第2章 开窍
- 家族修仙:仙君遗蜕筑百世之基
- 西风又起
- 2185字
- 2025-04-09 02:22:50
“这是?”
余安按下心中讶异,闭目探识,仅是意念微动,那部书籍便自动翻开。
【夫仙者,非身具灵窍而不可为之,今本座南海阴墟证道,成就仙君之位,特撰功法一卷,力求为凡体俗躯却颖悟绝伦者强开一线天机,凿窍启灵,横破仙凡之隔……】
开篇是闪耀金芒的端正楷字,行间仿若有灵炁流转,神异非常。
古籍有言,南海之南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为阴墟,天地灵机于此汇聚。其间多大兽、螭蛟,人族大修多于此地证道........
余安眉头微皱,“阴墟.....这地方不是在万年前便消散了么,另外这仙君又是?”
虽说身无灵窍仙缘,但余安十多年来好歹也听过许多仙奇传闻,关于仙人的境界划分也是十分熟悉。
那些仙人们将境界分为胎息、练气、筑基、绛宫、黄庭、紫府、金丹、道胎.......
强如正元仙朝的国主正元真君,也仅是于五十年前才堪堪成就金丹果位,至于更上一层楼的道胎境,整个玉京天都未曾听闻有人证得。
这部功法上所说的仙君,倒不知是一种境界还是名号,正元立朝两千余年,竟毫无记载。
“玄灵凿窍……世间真有这样的仙法么?”
虽说去年得知身无灵窍的消息令余安心灰意冷,但若有机会求仙,谁又愿一生庸碌,苟安于乡野田间,终日在土里刨食?
余安听过许多仙奇异事,诸如岐南山上有大蛇,枯修三百年,方证得人形。
又诸如青帝湖上有仙宗,终日云遮雾绕,忽隐忽现,其间有紫府真人,寿五百,神通如意。
但从古至今,仙凡殊途便是定数,凡俗之辈又岂能开窍?
带着怀疑态度,余安心念微动,识海中书籍再度翻页,正是那艰深法诀:
【天地氤氲,一炁潜生而化万物,故凿窍之要在炁。炁运肾水为渌婴,心火为姹女,使火降水升,万神不散,灵窍发动,得窥长生久视……】
“降火升水……说得玄妙,还不就是颠阴倒阳?”
余安并不觉得这法咒晦涩难明,仿佛有自然体悟,一眼便通。
依《凿窍诀》上所载,当即盘腿调息,凝神探寻自己体内那一缕先天炁。
先天一炁,人皆有之,不论是否身具灵窍。
下丹田内,一缕白毫窜动,在余安神念的控制下朝腰间缓移,最终钻入肾脏,周行不止。
胀痛感霎时袭来,好似锐物插入并不停搅动,余安疼得脸色发白,冷汗如豆滑落,却抑制不住兴奋起来。
“忒~哈哈哈~看来这仙诀真的有些说法!”
既然能令他生疼,想必是功法奏效了。
在先天炁的运转下,约莫盏茶功夫,肾水便滚滚如沸,已然到了诀中所说的火候。
肾水攀升,余安又引着那缕白毫绕行周天,来到心脏处。
心火燥乱炽盛,却在与先天炁相触那一刹沉寂下来,仿若鸣琴长啸,焦灼骤消,心火也随之沉入丹田。
“如此应算作火降水升了吧,却怎不见身体有什么异样?”
见仙诀毫无作用,余安不免有些失望,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柴渣,拿起木勺搅动着快要溢锅的沸粥,低低嘟囔着:
“罢了,终归是做凡人的命数,与其寄望于什么仙诀,倒不如明日多捞些鱼换钱,好给爷爷添补伙食,说来似乎很久未吃肉了,爷爷近日都消瘦了许多……”
“这珠子倒还神异,说不准是哪位仙家的法宝灵物一类,我拿在手里用处不大,赶明儿给镇里白先生掌掌眼,他关系多,看能否找个识货的买家……”
如此念着,余安铲灰将灶中火扑灭,又盛了两碗稠粥,从米缸旁的陶罐中摸出两个咸鸭蛋,这便是爷孙俩的日常饭食。
“爷,吃饭了。”
“好!”
院里,眉间愁云密布,正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目盲老人应了一声,伸手探向身侧的小桌。
熟练地摆好桌凳,余烈并未急于动箸,他顿了顿,小心开口:
“安儿,方才……夏家那妮子来过了。”
余安眼眸微动,将刚剥好的咸鸭蛋轻轻放入余烈碗中,自顾喝了两口粥,回应道:
“水苏来过?她要嫁人了,是个殷实户,听闻那男子开了两窍,日后不可限量。”
余烈端着粥,点点头苦笑一声:“做爹娘的,不求儿女尊荣,但求无妄无灾。据说那黄家家主已成胎息境界,夏家与其联姻,往后无人敢惹了……”
“你与水苏两情相悦,这是我与那夏家夫妇都心知肚明的事儿,不过倒怪不上人家,换我也会这样做。”
“倒是苦了安儿你,聪颖过人,却生在了祖上八辈都未曾出过灵窍的余家!”
所谓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玉京天中,修士修为越高,则后代生出灵窍的几率越大。
然而仙道渺茫,像余家这种上下八代皆无灵窍的家庭占了十之八九,是绝大多数。
这类家庭仿佛陷入了死循环,几乎是求仙无望,只能代代为凡,永不能触及大道。
余烈这番话听得余安心中酸楚,虽说他资质庸劣,但爷爷却不曾短他衣食。
年幼时他在镇上私塾受学,爷爷每日天不亮便要采茶摘菜,用农蔬换得银钱,以供他念学。
多行夜路,久而久之便落下了肉障眼眸的疾病,再后来,又成了如今这幅模样,完全看不见了。
余安也随之退学,挑起了担子。
“人有人的命,这世间岂有不求仙便求死的说法,我不也一样的活?”
“爷,你就多余想这些,待会儿将药喝了,早些上榻歇息……”
余烈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又喉咙微动咽了回去,只是微一点头,不再言语。
此刻兔升乌落,夜色弥天,周遭都蒙上一层晦暗。
院外草木中,可闻蛇虫窸窣,鸦雀鸣啼。
正欲起身扶爷爷进屋休憩的余安却发觉了异常。
他揉揉眼眸,不可置信地望向天上月亮,再环顾四周。
皎月高悬,分明已经入夜,视线中却光明大放如白昼,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连远处树上黑鸦的翅羽都纤毫毕现。
“感知清明了许多,竟还能夜视了?”
如此奇异的现象令余安不由脚步一顿,呆呆立在原地。
“莫非是那仙诀……”
正当心中讶然之际,眉心处又传来钝痛,好似有甚东西呼之欲出,想要冲破额骨。
“咯~咯~”
一阵如黄豆嘣响的声音在余安脑海回荡,他头痛欲绝,颅骨都被压裂了。
忽一声巨响,泥丸宫金光一动。
灵窍…被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