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初到乾隆二十二年:试律诗学的发轫期
恐怕没有哪一种社会制度能比得上科举对士子心灵造成的冲击。从隋代创制以来,科举越来越成为士子精神生活的指挥棒,士子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准备考试和考试中度过。它决定了士子的审美取向,强化了他们的思维模式。科举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和信仰追求,掌握科举就等于抓住了士子的精神命脉,从而掌握了整合社会秩序的关键。清朝入关,承袭明制,以八股取士。后来虽有几次制度改革,但八股取士的基本国策从未动摇。然而,康熙十八年的博学宏词科给士子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以诗取士,将试律纳入选士制度是科举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信息提示八股独尊的地位即将被扭转,对士子而言不啻狂风巨浪。从清初直到乾隆二十二年,试律正式纳入科举体系之前,这一阶段的试律诗学理论探讨围绕着选士展开,也逐渐拉开了清代试律诗学批评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