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型关节!‘大地行者’蓝图出炉!
- 直播造机甲,求国家赶紧收了我!
- 超不想码字
- 2450字
- 2025-04-13 00:02:15
【叮!消耗10000积分,成功兑换【高扭矩仿生关节(中型)】核心技术!】
积分余额:19850 - 10000 = 9850点。
拿到核心技术后,苏辰立刻投入到了腿部结构的设计之中。
他将这个设计命名为——“大地行者”!
寓意着它将如同行走在大地上的巨人,稳定、强大,无所不至!
在他的设计中,“大地行者”腿部单元不仅采用了更强大的中型仿生关节,还优化了结构布局,使其拥有极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击性。
同时,他还参考了多种生物的腿部结构,比如猎豹的爆发力、山羊的攀爬能力、鸵鸟的高速奔跑……
试图将这些优点,通过仿生学和系统黑科技,融入到设计之中。
几天后,一份充满了科幻感和力量感的“大地行者”腿部单元设计蓝图,以及配套的下一阶段研发计划,被提交到了“盘古计划”的决策层面前。
会议室内,全息投影展示着“大地行者”的每一个细节:
粗壮有力的大腿结构,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灵活而坚固的膝关节与踝关节,采用了复杂的多重联动设计,兼顾了稳定与灵活。宽大而布满传感器的脚掌,可以根据地形自动调整抓地力和受力面积。
“……根据我的初步模拟计算,‘大地行者’腿部单元,将能够支撑起超过一百五十吨的重量,并且在负重状态下,理论最高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甚至可以完成短距离的跳跃和攀爬动作!”苏辰自信地介绍着。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支撑一百五十吨?!
时速一百二十公里?!
还能跳跃攀爬?!
这……
这还是腿吗?!
这简直是怪物!
李院士和王院士看着那复杂而完美的设计图,激动得难以自持。
“不可思议!”
“他对仿生学的理解,对力学结构的运用……已经臻至化境!”
“中型仿生关节……”
“原来如此,怪不得能达到这种性能!”
上将老者更是目光灼灼,他仿佛已经看到,装备了这种“大脚”的钢铁巨人,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场景!
“批准!”
老者大手一挥,没有任何犹豫。
“‘守护者’计划第二阶段,‘大地行者’项目,立刻启动!”
“所有资源,继续最高优先级供应!”
有了最高指示,苏辰再次获得了海量的资源倾斜。
比之前制造手臂时更加稀有、更加庞大的材料被源源不断地运进实验室。
更大型、更精密的加工设备也被紧急调配到位。
苏辰站在巨大的实验室中央,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顶级材料,又看了看全息屏幕上那充满了力量感的“大地行者”设计图。
他知道,接下来的挑战,将比制造手臂更加艰巨!
但他的眼中,只有兴奋和自信!
巨人,将从脚下开始!
......
“大地行者”腿部单元的制造工作,全面展开。
其难度和工程量,果然远超之前的【雷神守护臂】。
首先是规模上的巨大差异。
【高扭矩仿生关节(中型)】的每一个零件,都比小型关节大了好几圈,结构也更加复杂精密。
支撑腿部结构的骨架材料,需要用到强度更高、韧性更好的特种合金,消耗量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实验室里,那些刚刚运抵的、全国最顶尖的大型激光熔覆打印设备、超高压液压成型机、以及数台大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火花四溅,轰鸣不断!
苏辰就像一个精力无限的指挥官,坐镇中枢,不断下达指令,协调着各项工作。
他将之前获得的【能量传导优化(中级)】技术,也全面应用到了腿部单元的设计之中。
面对更加恐怖的能量需求,他必须尽可能地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他重新设计了腿部内部的能量传导线路,采用了新申请到的、导电性能更优异的超导材料,并且优化了线路布局,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能量负载,同时将传输损耗降到了最低。
“根据仿真测算,应用了中级优化技术后,腿部单元的能量传输效率提升了大约18%,有效降低了峰值功率下的能量损耗。”
苏辰看着超算给出的结果,满意地点点头。
这点提升看似不起眼,但在整体能耗基数巨大的情况下,已经相当可观了。
然而,随着两条巨大的金属腿部结构逐渐成型,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难题,也如同乌云般,开始笼罩在“盘古计划”的上空——
能源!
恐怖的能源消耗!
这天,技术助手们按照苏辰的要求,尝试对其中一条初步组装完成的腿部单元,进行基础的通电和关节活动测试。
仅仅是为了驱动几个中型关节进行低速、小范围的屈伸动作,从实验室主能源网络接入的那条特种高压输电管道,其输出功率就已经瞬间飙升到了一个骇人的数值!
“报告苏工!”
“一号腿单元进行30%功率关节屈伸测试,瞬时峰值能耗已经达到了8兆瓦!”
一名助手擦着冷汗汇报道。
8兆瓦!
这还仅仅是一条腿!
而且只是30%功率的基础动作!
如果两条腿同时运转,再加上未来要安装的上半身、武器系统、防护力场……
总功率需求简直不敢想象!
李院士和王院士得到数据后,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这个能耗……太惊人了!”
李院士忧心忡忡,“我们基地的能源供应虽然充沛,但主要是为了满足整个基地的科研和防御需求。”
“如果‘守护者’平台全功率运转,恐怕会直接抽干我们很大一部分能源储备!”
“更关键的是,”王院士指出了核心问题,“这还是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
“如果想要实现真正的‘移动平台’,它必须拥有自己的、能够提供如此恐怖功率的……移动能源核心!”
移动能源核心!
这个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下,能量密度最高的移动电源是什么?
锂电池?
能量密度太低,根本带不动!
氢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不够,而且安全性存疑!
核裂变电池?
功率太小,只能给卫星供电!
似乎……
无解?
苏辰“适时”地表现出了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忧虑”。
他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在基地的内部数据库里,查阅各种关于“高能量密度材料”、“新型能源技术”的资料,并且向两位院士“请教”相关问题。
当然,暗地里,他的目光,早已锁定了系统商城里,那个虽然灰色无法兑换,但却指明了方向的选项——
【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概念版)】!
“看来……能源问题,才是限制‘机甲’诞生的最大瓶颈啊!”苏辰心中感慨。
他知道,解决能源问题,将是他接下来必须攻克的最大难关!
但眼下,他需要先完成这两条“泰坦之足”的制造和初步测试。
实验室外,关于能源危机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实验室内,苏辰则心无旁骛,继续着“大地行者”的组装工作。
两条充满了爆炸性力量感的巨大金属腿部结构,已经接近完工。
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巨大的支架上,仿佛沉睡的泰坦,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