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查看卷宗
- 带崽和离,绿茶世子又争又抢
- 在逃咕咕精
- 2030字
- 2025-04-20 22:00:12
第二日一早,宋川便领着新来的乳母,敲响了越慈舟主仆的院门。
在察觉安安对乳母接纳后,越慈舟才匆匆换了衣衫出门。
此时,宋衡玉已经让人套好了马车,坐在里边等着。
见越慈舟提着裙摆匆匆上来,这才是吩咐车夫:“走吧。”
马车上,越慈舟一边整理装束,一边稍作解释:“我怕安安对新来的乳母不熟悉,便待得久些,没耽误大人吧?”
宋衡玉抿唇,许是今日前去大理寺,她特意穿的低调了些,一身靛青色对襟衫子,配同色系罗裙。裙摆上银线绣制的芦苇云纹若隐若现,发髻上也簪了支素银钗,衬得整个人如玉胜雪,这样打扮既不失庄重,又比平日更添几分沉稳。
莫名与他身上的官服有些相配。
越慈舟察觉到他的打量,抬头一瞬,也才发现她今日与宋衡玉的官服撞色。
就连下摆处的银线芦苇云纹,也和官服上那只栩栩如生的云雁相得益彰。
她干笑一声,随即静坐下来,不再言语。
两人到了大理寺,宋衡玉大喇喇就带着越慈舟从正门进去。
“宋大人晨安。”
门口的侍卫见到宋衡玉一一行礼,见到他身后跟着的越慈舟,都纷纷面露疑色。
虽然两人早有约定,但越慈舟就这么迈进大理寺的朱漆门槛,掌心还是微微发汗。
她匆匆与门外的侍卫们颔首示意后,便快步跟上了宋衡玉的脚步。
宋衡玉在大理寺有独立的办公地,两人迈进厅堂,越慈舟抬头便看到高高悬挂的匾额“执法如山”。
她放眼看过去,感觉和宋衡玉的书房差不多大小,文房四宝、律令书架俱全。
“卷宗我已命宋川去取。”宋衡玉见她四处观察,随手摘下官帽置于案边,在公案前坐下,“我还另有公务,你自便吧。”
越慈舟看着他公案上积压的案卷,识趣地点点头。
左右不过等候片刻,她寻了张靠窗的地方安静坐下。
大约过了一炷香时间,宋川便拿着一摞卷宗出现在越慈舟的面前。
“夫人,您需要的案卷都在此处了。”
宋川这一声“夫人”的称呼,让屋内的两人均是一愣。
越慈舟很快反应过来,双手将卷宗接过,“有劳了。”
宋川退出室外后,越慈舟端着卷宗自顾自找了个小几,便开始一一翻看起来。
她首先大致看了一下,大理寺的案件审核要比想象中的还要繁复。
北境一案牵连甚广,宋衡玉只允许她查看关于父亲的那部分卷宗。
是以越慈舟并不知北境一案的全貌,只能从现有的信息中拼凑。
从案件的启动文书来看,她父亲最初是被随行的粮草转运使举报的,其上还附了举报人的初步证词。
她仔细的将内容浏览一遍,那名举报的粮草转运使声称在押运途中发现药材掺假,而后顺藤摸瓜竟查到了她父亲,太医院院判越常山的头上。
为追查这批被调换的药材,辎重车队因此延误了一月行程。
越慈舟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面,继续往下看去,是大理寺的调查档案。
赃物清单、证人证言一应俱全。
她眉头紧促,翻看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个材料看下来,目前竟没有发现丝毫异常,让她胸口的那团郁气也越积越重。
再往下是大理寺对她父亲的审讯记录。
传唤文书中,写明了提审的时间地点,和刑讯过程记录。
目光触及到刑讯记录的那一刻,越慈舟瞳孔骤缩,她指尖颤抖着抽出这张纸。
其上内容只有两句话:笞刑、夹棍熬审三日。初无一言,刑讯至体无完肤,始书“天理昭昭”四字。
越慈舟再难压抑心中悲愤,快速向后翻看,其后的申辩书上,皆是触目惊心的血迹,一张纸上只有力的写着“天理昭昭”四个大字。
她伸手抚上这四个字,她就知道父亲一定是冤枉的。
泪水险些几近模糊了视线,越慈舟用袖口按住眼角极力克制,继续往下看去。
最后就是三司会审的审判文书,其上陈述了,她父亲越常山虽然写下申辩书,但并无有力的抗辩证据。
而最初举报她父亲的那位粮草转运使,提供了完整的人证物证,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越常山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将军用药材掺假牟利,致使押运粮草药物的辎重车队行程延误。
以至于前线大军压境,北境军为保护一城百姓,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城中粮草耗尽。
镇远侯世子裴序率轻骑夜间出城寻粮,遭遇北狄埋伏。
一队人在荒漠狂风中失去方向,等北境军再找到人时,只有镇远侯世子裴序一人侥幸生还,可双腿却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再不能站起来了。
且辎重车队到后不久,北境军中就发生了大规模疫病,死伤惨重不战而败。
越慈舟看到卷宗的最后,蓦然一僵,如此铁案,三司会审的结果是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的。
却在最终圣上御批的结果上,被特赦免死,抄家流放了。
越慈舟没想到北境一案如此曲折,她意外的看着最后的赦令,目前看来她们一家流放,竟成了不幸中的万幸。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宋衡玉放下狼毫笔,而后揉了揉发酸的腕骨。
此时堆积在公案上的文书已经矮下半截,他抬眼望向窗边的位置。
见越慈舟神情严肃,依旧埋头在卷宗之上,不禁轻咳一声。
“咳。”
房内突然响起的声音将越慈舟从思虑中唤回,她茫然循声看向宋衡玉,面露不解。
“已近午时,先用膳吧。”
听见宋衡玉如此提议,越慈舟想了想随即点头,“也好,卷宗我已大致浏览,今日我做东请你去邀月楼吃吧,稍后便不再来了。”
大理寺内部设有厨房,其属官员皆可用膳,宋衡玉原本想着在这里对付一口即可,没想到越慈舟如此提议。
便也顺势应了下来,“好。”
二人收拾好手里的东西,宋衡玉和宋川嘱咐了两句,由他在此看守,放心地走出了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