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余灰》

《劫余灰》,吴趼人著,题“苦情小说”,《说部丛书》第二十一种。原载《月月小说》第10—24号。缺版权页。全一册,凡176页,定价洋六角五分。上海广智书局于宣统元年(1909)最先出版单行本,后群学社于宣统二年(1910)三月出版发行。群学社版【天津图书馆藏】

该作为长篇小说,文中间有眉批,凡十六回,有回目,依次为:

第一回 谱新词开卷说痴情 借导言老人商了愿

第二回 订新亲文章欣有价 惊噩耗快婿忽无踪

第三回 南海县演出无头案 朱婉贞初遇丧心人

第四回 心旷神怡贪观花埭景 手忙脚乱遍觅掌中珠

第五回 祸起萧墙恶人施毒手 羁身暗室淑女悄投缳

第六回 返芳魂再遭磨折 筹妙策强作周旋

第七回 机警芳心百般运计 淋漓箴血一纸呈词

第八回 李明府推敲知底蕴 朱婉贞仓猝又沉沦

第九回 遇救援一命重生 完节操三番就死

第十回 情扰成魔魂游幻境 死而复活夜走尼庵

第十一回 老尼姑粲说淫欲情 朱婉贞历遍灾晦病

第十二回 三折肱名医愈烈女 一帆风侠士送娇娃

第十三回 朱婉贞归家诉别绪 陈六皆劝酒试奸徒

第十四回 信胡言访求到西粤 寻劣弟踪迹走湖南

第十五回 奸诈人到底藏奸 节烈女奔丧守节

第十六回 苦志廿年旁枝承嗣续 归人万里意外庆团圆

卷首有作者的长篇大论,摘录如下:

离合悲欢,消磨尽,青春年少。回首处,前尘如梦,中心孔悼。万里追随形共影,寸衷保守贞和孝。鬓萧萧、留得女儿身,芳晖耀。

遍涯角,充覆帱。凭到处,情丝绕。凭海枯石烂,独标清操。记事幸存稗史在,写真笔看文人掉。到而今,剩得劫余灰,供凭吊。——右调《满江红》。

情,情,写情,写情,这一个情字,岂是容易写得出,写得完的么?还记得我从小读书时,曾经读过《中庸》。那第十二章上,有两句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又有两句道:“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这一章书,本来是子思解说“君子之道”的说话,然而这两句,我却要借重他解说一个“情”字。

大约这个“情”字,是没有一处可少的,也没有一时可离的。上自碧落之下,下自黄泉之上,无非一个大傀儡场。这牵动傀儡的总线索,便是一个“情”字。大而至于古圣人民胞物与、己饥己溺之心,小至于一事一物之嗜好,无非在一个“情”字范围之内。非独人有情,物亦有情。如犬马报主之类,自不能不说是情。甚至鸟鸣春,虫鸣秋,亦莫不是情感而然。非独动物有情,就是植物也有情。但看当春时候,草木发生,欣欣向荣,自有一种欢忻之色;到了深秋,草木黄落,也自显出一种可怜之色。如此说来,是有生机之物,莫不有情。然则,我借重《中庸》的几句话解说“情”字,是不错的了。但是“情”字也有各种不同之处,即如近来小说家所言艳情、爱情、哀情、侠情之类,也不一而足,据我看去,却是痴情最多。说到这里,我且先和看官们说一件可笑的故事。

看官,像这种人的举动,便可叫做痴情。如此说来,非独人对于人有情,即人对于物,物对于人,亦是有情的。你说这“情”字所包,广不广呢?自从世风不古以来,一般佻少年,只知道男女相悦谓之情,非独把“情”字的范围弄得狭隘了,并且把“情”字也污蔑了,也算得是“情”字的劫运。到了此时,那“情”字也变成了劫余灰了。我此时提起笔来,要抱定一个“情”字,写一部小说,就先题了个书名,叫做《劫余灰》。闲话说完,言归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