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传奇

校长办公室中的寂静震耳欲聋。

李源远想象过无数次自己拿到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样子,但绝没想过现在这种情况。

柳书真脸色由红转白。

李源远都能感受到他眼神中射出的懵逼、震惊和愤怒。

然后是沮丧,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最后是懊悔……

李源远的感受可简单多了——

畅快!

在那个年代,自主招生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这种十八线小城的学校来说,往往是想都不敢想的殊荣。

刘主任打破了持续了不知多久的沉默。

“好消息啊!今年金溪一高第一封录取通知书!还是排名前五的江洋大学!”刘主任笑靥如花,转向校长,“我建议下周的升旗仪式,李源远当升旗手,对李源远的优秀事迹进行表扬,这样不光能激励高三年级备考的同学,也是给高一高二的同学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就按刘主任说的办。”校长笑道,“刘主任,你出一篇通告,给我先看看。”

“校长。”李源远忽然发话,立在远处的柳书真明显抖了一下。

“我建议柳老师来写这篇文章,毕竟柳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李源远慢条斯理地说,“虽然我现在是章老师的学生了,但是柳老师的对我的付出我是一直感谢的。”

“李源远说得有道理。”刘主任道,她原本打算丢给汪伟东去写,但现在能把责任人直接转移了更好。

“那就这么办。”校长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李源远,“既然稿子是柳老师写的,到时候也让柳老师去宣读。”

柳书真的脸色由白转红,却不敢发作。

校长请走了几位老师,只留下李源远一人。

“我知道你心里还有怨气。”他说,“是我我也有。”

校长表情柔和,轻声道,“这样,他稿子一拿过来我就给你看,改到你满意为止。”

然后声音又严厉一点,“气,我可以帮你出,但是事情到此为止。明白吗!”

……

七遍,李源远整整让柳书真改了七遍。

改到第七遍,除了“李源远”三个字以外,已经没有几个字和第一版相同了。

然后,桌子一拍,用第一版。

李源远并不在乎稿子上说些什么,他只在乎柳书真的黑眼圈有没有一天黑过一天。

结果,不止柳书真,汪伟东的黑眼圈也一天赛一天的黑。

他真的是一条狗吧。

周一升旗仪式上,柳书真的发言十分炸裂。

并非由于他在通稿中把李源远吹得玄乎其神,而是因为他作为造谣者站,在众人的视线中间,为自己之前的谣言辟谣。

这个行为说明他与李源远在众人视线以外进行了直接冲突,并在更高维度的斗争中败下阵来,而且输得很惨,以至于被当众处刑,背后肯定还有着更严厉的刑罚等着他。

一夜之间,李源远成为了金溪一高中没毕业的传奇。

各种传言不绝于耳。

有的说李源远拿着单反相机跟拍柳书真一个礼拜,成功抓住了柳书真收家长红包和行贿的把柄,威胁他如果不公开辟谣,就把事情捅到纪委。

有的说李源远是本地黑帮老大的义子,李源远被踢出重点班的当天,全校所有老师的家属实际上都被控制起来了,直到商量出了这个解决方案,推出了柳书真这个顶锅侠以后,才同意放人。

有的说李源远九段是国手孟岚九段秘密收的关门弟子,年仅七岁就定段成功,十一岁就升至九段。只等高中毕业以后,就放在国际赛场上给樱国和棒国一个措手不及,重整夏国昔日围棋的荣光。李源远被踢出重点班第二天,孟老就亲自带着警察赶来学校,要以叛国罪把柳书真抓起来。

一个比一个离谱。

李源远不由得想,你们这么会编,去写网文多好。

又在想,要是林青青听到这些传闻,会不会笑着说:“李圆圆,你不会真是职业杀手吧?”

……

虽然关于李源远如何战胜柳书真这件事,大家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但有一件事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李源远拿了围棋的全国冠军。

当然,李源远自己清楚,这个所谓的全国冠军前面还要加上“业余”、“中学生”等等定语,导致这项比赛的水平已经不能用“有多少含金量”来形容,而是要改用“有几吨含水量”来评价了。

但有几个人能搞明白其中的门道?

所有人都只知道校长室门口的荣誉长廊尽头的橱窗里面,多了一面裱起来的、擦得锃亮的奖状。那上面写的就是——李源远,全国,冠军!

这股风甚至随着金溪冶炼厂家属大院的高中生吹到了大院里。

院大门上的“玉奚台车丿冢尸大完”现在被一条红色的横幅覆盖:“祝贺李源远获得围棋全国冠军!”

下面又一条横幅:“祝贺李源远考上全国排名前三的江洋大学!”

各方人等纷纷向李爸爸打听,“你儿子这又是冠军又是考上世界前三大学,双喜临门,给咱金溪冶炼厂争这么大光,这么高兴的事,咋还瞒着大家伙儿啊?”

“啥时候办酒?我红包都包好了!将来你儿子发达了,要抬兄弟们一手啊!”

李爸爸嘿嘿嘿地笑成一朵花花:“哈哈哈,高考还是要考的,分专业还要看分数呢。考完办酒。”

接下来又会唠一些不明不白的嗑,“可不能叫你儿子学冶炼,你看看咱们现在,完蛋成啥样儿。我告诉你,学土木,好着呢!老姜儿子,土木大专毕业去设计院,现在一个月七八千!尼玛……”

连本地最大的酒店仙来阁都给李爸爸打来电话,“李总,贵公子的谢师宴考虑在我们这边办吗?时间没定?不急着定时间,最大的厅,给您留着,您提前两天说一声就行。”

面对这些声音李源远一笑置之。

闹剧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人生总归是他自己的。

只是那些来八班门口朝圣的低年级信徒,那些鼓起勇气递来情书的学妹,让他有些困扰。他也只能报以微笑。

于是他获得新称号——谦逊而平易近人。

于是他的人气更高了。

……

周六下午,是高三唯一的休息时间。

李源远和刘叔坐在楼道口,摆一盘让九子的对局。

刘叔是大院第一个买电脑、连上互联网的人。他在网上找到了极关键的信息,可以说是李源远获得冠军,拿下自主招生的大恩人。

不过刘叔的棋力只有【5】。

“悔棋,悔棋!”刘叔求饶道。

李源远不管不顾,一颗白棋落下,提了刘叔整整十二子的一条大龙。

“哈哈,臭小子,什么时候又涨棋了。”刘叔笑道。

“指不定是你退步了呢。”李源远玩笑道。

“小兔崽子,瞧给你膨胀的。”刘叔笑得合不拢嘴,他未婚未育,李源远算他的共享儿子。

刘叔又说:“报什么专业想好了吗?”

李源远摇摇头,“没呢。”

“我听你爸说,土木好,学技术,越老越吃香。你怎么看?”

李源远低头沉默。

刘叔看他不说话,继续道:“刘叔觉得,选专业这个事儿,挺玄乎的。”

“你想,现在你去读大学,出来的时候已经四年以后了,到时候土木还好不好,谁知道呢?”

“就像刘叔当年学冶炼,也是老好了,越老越吃香,现在呢?我后来想明白了,那就是刻舟求剑。”

“用马克思思想说,就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你不如选个自己喜欢的,到时候就算行业不行了,至少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知道啦!”李源远笑道,“刘叔,我回来路上和下铺老中医学了一手看手相,我给你看看。”

“你这手相……肝气郁结,得少喝点酒了,赶明儿有空去医院做个CT看看吧。”

刘叔一摆手,“不喝酒,活着干什么呢?”

这时,李源远手机铃声响起,他接了电话,另一端的章老师声音带着点颤抖,“李源远,老师有件事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