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入水镜庐

这一路上。

刘珩与赵云在车厢内,相谈甚欢。

他明白像赵云这种忠义又有本事的猛将,肯定内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信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的道理。

刻意去出言拉拢他反而不美,倒不如避开招揽之言,只论天下大势与武艺兵法。

这样一来,两人不仅有了共同话题不至于一路上发闷,而且刘珩还能利用自己熟知三国历史的优势,将天下大势的走向说一部分给他听。

等日后一一验证的时候,赵云便自然而然地觉得刘珩牛逼得不行。

一来二去,收服赵云也就指日可待了。

反正。

刘珩丝毫不着急。

果然,正如刘珩所预料的那般,经过一番交谈,赵云也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

言语间对刘珩的见识也愈发钦佩起来。

不多时。

马车便停在一处清幽宅院前头的不远处。

刘珩在红薯的搀扶下,下了轿子,其余亲卫皆是守在一旁,以免出现刺客的情况。

王寅则是腰间配着唐刀和赵云一起紧随刘珩的身后。

“水镜庐?笔力苍劲,当真是一手好字啊!哈哈哈……”

刘珩刚下车见到门匾上书的“水镜庐”三字,就故意赞叹道。

虽然他不懂什么书法,但这不影响他搞“人情世故”。

很快。

就有一童子推开栅栏的门,朝着刘珩这边走来。

见状。

刘珩当即整了整衣冠,面带笑意,内心暗道:总算要开始哥们的表演了。

一会儿喝茶的时候,我抄几首古诗,聊天下大事的时候,我再整一手《隆中对》,看不把你们统统都钓成翘嘴?

嘿嘿!

“请问,这位是刘荆州之子,刘公璞吗?”

那童子先是给刘珩行了一礼,然后才问道。

“正是刘珩。”刘珩也拱手回了一礼。

“刘公子里面请,我家主人已有交代。”

“多谢。”

刘珩先是应了这童子的话,然后便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赵云,接着道:“今日恰逢水镜先生邀约,子龙不妨与我同往,也好多结识几位俊杰。”

赵云点头,拱手道:“全凭公子安排。”

就这样。

赵云便作为随行客人的身份而王寅则是作为护卫的身份,跟着刘珩一同走了进去。

怡园位于水镜庐深处。

刘珩一行人随童子绕过太湖石堆叠的假山,穿过翠竹掩映的月洞门,不久后,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一池碧水映着天光,木桥下锦鲤悠然游过残荷。

不远处便是那立于怡园之中的八角飞檐凉亭。

刘珩刚到此地,站在木桥前头,便听得那檐角铜铃随风轻响,惊起几只白鹭掠过水面。

不由得从内心感慨了一声:还是这些名人雅士会玩啊。

“刘公子,别来无恙啊,哈哈哈。”

就在这时,亭中一位葛巾素袍的老者从亭内席上起身快步走过木桥相迎而来。

银须飘然似谪仙。

哪怕刘珩并没有见过司马徽本人,他在此刻都能猜得出来,这位应当就是此地的主人,水镜先生司马徽。

“刘珩见过水镜先生。”刘珩朝司马徽行了一礼,姿态摆得很低。

既然有了从这里挖人的打算,那就要做好礼仪方面的工作。

不然的话,就按照这些人的性子,恐怕还没聊上两句就要走人了。

“这位两壮士看着气度非凡,未请教?”

司马徽不愧被誉为三国第一HR,其看人眼光之毒辣,可见一斑。

“哈哈哈,这位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单名一个云字与我同行,这位王寅乃在下亲卫长。”

“赵云见过水镜先生,云虽在常山,然水镜先生之名,早已如雷贯耳。”

“嘶~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快,快请上座!哈哈哈……”

司马徽见到这等人物都愿意为刘珩奔走左右,不觉间也对刘珩高看了几眼。

连忙将三人往亭中相请。

很快。

来到亭中之后,司马徽便向众人介绍了刘珩和赵云,并且引二人坐在前列,刘珩坐在司马徽的右手边第一个,众人内心也皆有各自考量起来。

虽然刘珩这次前来并非像拜帖上所说的是为了研讨学问,实际上是来招揽人才,但其他在座的人,又有哪个真正是冲着探讨经典道理而来的呢?

“此乃颍川徐庶徐元直,剑术兵法皆了如指掌,近日刚为友复仇归来,当真是性情中人啊,哈哈哈。”

司马徽先是笑着看了众人一眼,随后轻拂麈尾,指向左侧青衫文士。

刘珩的目光也随着司马徽的指引,看了过去。

只见那徐庶,果然不凡,眉间犹带风霜,袖口隐约露出刑伤痕迹。

从腰间佩剑的位置能看得出来,此剑在他的手中,并非只是一件象征礼仪的工具,而是一件确确实实的杀人利器。

“元直先生。”

刘珩笑着跟他拱了拱手,他也笑着回了一礼。

“博陵崔钧崔州平,擅观天象。”

司马徽话音未落。

那披鹤氅的青年,已笑着自斟清茶敬了刘珩一杯。

刘珩自然也端茶回礼。

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童声忽然响起:“南阳诸葛亮,见过三公子。”

十岁出头的少年从席间起身给刘珩行礼,葛布衣摆还沾着草屑,双眸却澄澈如寒潭。

刘珩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回礼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小神童此番仪态,珩观之,今后必成大器也!哈哈哈……”

随着刘珩的笑声响起,在座的几人也都附和着笑了起来。

气氛又恢复到了一开始的轻松惬意。

众人开始有一着没一着的聊着天,但就是谁都没有提出类似“招贤纳士”的话题来。

这让刘珩不免也有些着急起来,但他又不能表现出来。

不然的话,那不就是落入下风了?

一旦落入下风,收服这些人要用的代价不仅增加,还容易出现收服不了的风险。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刘珩哪怕心里很是着急,但表面上依旧不露声色。

既然大家都乐意装傻充愣,那就一起呗,刘珩着急的同时,他们又岂能不急?

如果他们没有辅佐雄主做一番大事的心态,也不会聚在一起了。

“哟,哈哈哈哈,诸位稍后,尚有两位不速之客要来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