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人行,必有一只电灯泡
- 龙族:兄长路明非不会成为情圣
- 正月初九的冰棍
- 2017字
- 2025-05-11 02:21:50
柳淼淼接过学生证,将门票递给路家兄妹,三人慢慢走向检票口。
这里的夏天完全是另一幅模样,阳光温暖,风也很温柔,全然不似滨海小城那样一到夏天就搬进蒸笼。
检票口排着不短的队伍,旁边另外立着一个亭子,招牌上写着“电子语音导览器租借处”。
路明珞拉住路明非的袖子,“哥,我们要不要租一个?找导游好麻烦的。”
“好啊。”路明非点点头,“那就租是三个呗。”
路明珞狡黠地眨眨眼,“两个就够了,我们俩用一个就够了。”
柳淼淼跟在他们身后,路明非自然地掏出钱包支付押金,只租了两个导览器。
所谓的语音导览器其实就是个小小的MP3,只是可以通过接触特定的区域播放解说语音。
路明珞将一个导览器递给柳淼淼,自己熟练的将耳机插头插入导览器,然后将其中一个耳机递给路明非,自己戴上另一个。
柳淼淼的心里莫名涌上一股奇异的情绪,路明非和路明珞共用一个导览器,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几乎肩膀相贴,耳机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型的纽带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三人慢慢晃悠,穿过午门,眼前豁然开朗。
太和门前的广场上,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远处的太和殿巍峨耸立,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哇——”路明珞发出一声惊叹,“这可比电视上看到的要壮观不少嘞。”
路明非也仰着头,眯起眼睛看着这座整个世界上古代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柳淼淼站在他们身旁,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那个.......”柳淼淼忽然出声,“我的导览器好像坏了......”
“没事,让哥哥给你转述一下呗。”路明珞回头看向柳淼淼,狡黠的眯了眯眼。
路明非举手,“我没意见,但柳淼淼你得离我们近一点。”
“太和殿太和殿,快来。”路明珞拉着路明非的手向宏伟的宫殿奔去,“哥哥记得给淼淼讲一讲哦。”
柳淼淼小跑着跟上路家兄妹的脚步,清风将路明非的解说带入耳中。
“太和殿高35.05米,面积2377平方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路明非转述道,“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来多次被焚毁又重建......”
路明珞忽然拉了拉路明非的胳膊,“哥,我们去那边看看!”
她指着广场一侧的铜狮,路明非被她拉着向前走,柳淼淼跟在他们身后。
那一对威武雄壮的狮子,浑身上下都是金属的光泽,俨然是铜铸的。
路明珞好奇地伸手摸了摸狮子的爪子,入手冰凉。
“导览器说,这对铜狮铸造于明代,左雄右雌,雄狮踩绣球,象征统一寰宇,雌狮抚幼狮,象征子嗣昌盛。”
路明非继续转述。
柳淼淼站在一旁,路明非和路明珞的互动方式在她内心掀起一点奇异的感觉。
路明珞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自然而然地靠近路明非,有时是拉住他的袖子,有时是轻轻碰他的手臂,而路明非则总是耐心地回应她,没有丝毫不耐烦。
跟她以往见过的兄妹之间都不太一样,她见过的兄妹大多一副仇人的样子,关系绝对没有这么和谐。
“我们去太和殿殿内看看吧。”柳淼淼提议道,试图打破自己像个局外人的感觉。
路明非欣然接受,三人沿着中轴线向太和殿走去。
踏上汉白玉台阶时,路明珞忽然停下脚步,“哥,你听。”
她轻声说。
路明非也停下来,柳淼淼不解地看着他们。
“有什么声音吗?”柳淼淼问。
“现在周围有些吵,可能听不太出来。”路明非轻声道,“仔细听,它们很细微,是回声。”
柳淼淼静下心来,这才注意到周围游客的脚步声在宽阔的广场上产生了奇妙的回声,像是某种古老的韵律。
“这是古代建筑师特意设计的声学效果。”路明非解释道,“导览器说,太和殿前的广场地面铺设方式能产生特殊的回声,皇帝上朝时,大臣们的脚步声会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节奏。”
“走吧,我们去看看大殿里面。”路明珞牵起路明非的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也可以去天坛,那里的设计更明显一点。”
柳淼淼点了点头,跟上路明非的步伐。
太和殿内光线幽暗,金碧辉煌的宝座在中央高高在上,游客们挤在栏杆外拍照,三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好位置。
“这就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啊。”路明珞小声说,“感觉好威严。”
路明非仰头看着高高在上的龙椅,忽然说:“坐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孤独吧。”
柳淼淼转头看她,“为什么这么说?”
“这么高的位置,离所有人都那么远。”路明非轻声说,“连亲人都要小心翼翼的提防.......那种生活难道不孤独吗?”
柳淼淼有所思地点点头。
路明珞却忽然说,“哥哥在担心什么呢?哪怕哥哥坐在那个王座上,也会让我坐在旁边吧?孤家寡人们都成了历史上的冢中枯骨,可我们活在当下。”
柳淼淼看向路明非,少年的看向龙椅的眼神带着奇异的神情,目光中满是她读不懂的情绪。
为了不让这种奇妙的情绪蔓延,路明珞拉着路明非的手迅速跑出大殿,奔向后方。
三人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北,面前的宫殿同样的雕梁画栋,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路明珞指向前方,好奇的出声问道,“那就是乾清宫吧?‘正大光明’就放在那里?”
路明非点点头,“对,你想看的那个秘密立储的匾就在那里。”
柳淼淼好奇地问:“什么秘密立储?”
路明非解释道:“清朝从雍正开始,不再公开立太子,而是用满汉蒙三语书写密诏,一份藏在皇帝身边,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等皇帝驾崩后才取出来对照宣布。”
“好神秘的做法。”柳淼淼感叹道。
路明珞显得异常兴奋,“我一定要看看那块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