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工地事故

清晨六点,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范晨和韩小美已经等候多时。

“你确定那位老护士今天值早班?“范晨问道。

韩小美点点头:“昨晚查过排班表了。她叫张淑芬,已经在这家医院工作三十年,是急诊科的老人了。“

不一会儿,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走向医院大门,韩小美立即上前:“张阿姨,您好,我们是警察,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

老护士警惕地看着两人:“什么事?我要上班了。“

范晨出示了警官证:“是关于两年前徐氏集团工地送来的伤员,我们需要更详细的信息。“

张护士叹了口气:“跟我来吧,进休息室说。“

在一间狭小的护士休息室内,张淑芬回忆道:“那天晚上很混乱,送来了三个人。一个是工地上的普通工人,叫孙望,从高处摔下来,脊髓受损,下半身瘫痪,还有头部创伤。另一个是工程师马荣,胸部被钢筋穿透,当晚就去世了。还有一个是工地的工头,姓赵,只是轻伤。“

“赵?“韩小美和范晨对视一眼,“是赵德广吗?“

“对,就是这个名字,“张护士点头,“他伤得不重,但情绪激动,一直在说工地存在安全隐患,是徐志远强行要求赶工期导致的事故。后来有人来把他带走了,好像是徐氏集团的高管。“

“当时还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吗?“范晨追问。

张护士犹豫了一下:“有一点奇怪。事故发生后不久,徐志远亲自来了医院,但他并不是来看伤员的,而是和院长长谈了很久。之后,医院对这起事故的所有记录都进行了特殊处理,只留下最基本的信息。“

“您知道孙望后来去了哪家疗养院吗?“韩小美问。

“好像是郊区的'松涛疗养院',那是一家高档私人疗养机构,普通人负担不起。听说是徐氏集团承担了全部费用。“

离开医院后,两人立即向戴晓轩汇报了这些信息。

“松涛疗养院,“戴晓轩若有所思,“小韩,查一下这家疗养院的背景和孙望的详细信息。范晨,你去调查一下那位死去的工程师马荣的家属现状。“

与此同时,秦若霜正在追查孙强的背景。通过军方关系,她确认孙强确实有军事背景,曾在特种部队服役多年,专长包括爆破和反恐。更关键的是,孙强的户籍中有一个弟弟,名叫孙望。

“找到关联了,“秦若霜向戴晓轩报告,“孙强是那个受伤工人孙望的哥哥。他离开部队后直接进入徐氏集团担任保镖,时间点正好是在工地事故发生后不久。“

这一信息让整个案情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专案组迅速集中,分析新的线索。

“目前看来,“戴晓轩在白板前分析道,“爆炸案可能与两年前的工地事故有关。孙强的弟弟孙望在事故中重伤,而孙强作为有爆破专长的特种兵,有能力策划这起爆炸。动机很可能是对徐氏集团的报复。“

“但有一点不合理,“秦若霜提出疑问,“如果孙强想报复,为什么要在事故后加入徐氏集团,并等待两年之久?“

“也许他一开始并不知道事故的真相,“胡阳猜测,“或者他是在等待某个特定的时机。“

“还有赵德广,他也很可疑,“刘一凡补充道,“他作为事故当事人之一,对事故真相肯定知情,但他不仅没有离开徐氏集团,反而在短暂调离后重新担任了工程部主管。“

正在讨论时,韩小美从电脑前抬起头:“有新发现。我黑进了松涛疗养院的系统,查看了孙望的病历。他除了脊髓损伤外,还有严重的颅脑创伤,导致记忆和语言障碍。但最近半年,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尤其是记忆功能正在逐渐恢复。“

“记忆恢复……“秦若霜若有所思,“这可能是触发点。如果孙望开始回忆起事故的真相,并告诉了他哥哥。“

就在这时,范晨的电话打了进来:“我找到马荣的遗孀了,她名叫李梅,在松涛疗养院工作,是一名护工,主要负责……孙望的日常护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非巧合。

戴晓轩打破沉默:“看来我们需要立即前往松涛疗养院。秦队,你和范晨去,务必谨慎,不要打草惊蛇。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孙强和赵德广的监视。“

陆乘风插话道:“特警队可以协助监视工作。如果他们确实在策划更大的行动,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并阻止。“

在前往疗养院的路上,秦若霜和范晨讨论着案情。

“如果李梅是马荣的妻子,而她现在照顾的正是同一事故中受伤的孙望,这太巧合了,“范晨说,“她可能知道很多内情。“

“问题是,她为什么要去照顾事故中的另一个受害者?“秦若霜思考着,“是出于同情,还是有其他目的?“

抵达松涛疗养院后,两人以例行走访为由,询问了有关孙望和李梅的情况。疗养院的管理人员表示,李梅是两年前应聘而来,工作勤恳,特别照顾孙望已有一年多。

“李梅今天请假了,“一名护士告诉他们,“她说有家事要处理。孙望在三楼的特护病房,但他不太能说话,理解能力也有限。“

秦若霜和范晨决定还是去看看孙望。在特护病房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发呆。看到有人进来,他缓慢地转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警觉。

“孙先生,您好,“秦若霜温和地说,“我们是警察,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

孙望的表情变得紧张,他艰难地发出几个含糊的音节,似乎想说什么,但无法清晰表达。

秦若霜注意到病床旁的小桌上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零散的文字和图画。她轻轻拿起来,发现那是孙望的康复日记,记录着他逐渐恢复的记忆片段。

“我能看看这个吗?“秦若霜征询道。孙望犹豫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

翻阅日记,秦若霜发现了几处关键信息:

“工地……危险……赵工警告……老板不听……“

“马工……好人……坚持……安全……“

“钢筋断裂……马工推开我……“

这些零散的记忆片段逐渐拼凑出事故的轮廓。秦若霜和范晨交换了一个眼神,意识到他们正在接近真相。

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询问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了谈话。是疗养院前台打来的,通知有紧急情况。

“刚才有一个男子来找李梅,“前台工作人员紧张地说,“当得知她请假时,他显得非常焦急,还要求查看孙望的房间。我们按规定拒绝了,他就离开了。但他看起来很可疑,所以我们调取了监控。“

“那个人是谁?“范晨问道。

“是徐氏集团的工程部主管赵德广。“

秦若霜立即通知戴晓轩这一发现。戴晓轩迅速组织人员,分头行动:一组继续监视孙强,一组前往赵德广的住所,同时加强对远胜广场的安保。

此时,在临江市某个偏僻的仓库内,三个人正在进行秘密会面。

“计划有变,“赵德广焦急地说,“警方已经找到了孙望,很可能已经知道了事故的真相。“

李梅面色凝重:“那我们必须加快行动。远胜广场还有更多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按计划开业,后果不堪设想。“

“设备都准备好了吗?“孙强问道,表情冷峻。

赵德广点头:“按照原计划,在开业当天,我们会公开远胜广场的所有安全隐患,包括事故的真相和徐志远篡改安全报告的证据。如果他仍然坚持开业,那么……“

“那么我们就用行动证明这座大楼有多危险,“孙强冷冷地说,“这不仅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阻止更多无辜者受害。“

与此同时,临江市公安局的专案组已经掌握了更多信息。通过对赵德广和李梅的背景调查,他们发现两人在事故发生后都经历了重大变故。赵德广原本是徐氏集团的资深工程师,专责工地安全监督;而李梅则失去了丈夫,幼子也因此辍学打工。

更关键的是,胡阳在分析监控录像时发现,在爆炸前一天,孙强、赵德广和李梅曾在远胜广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短暂会面。

“三人确实有联系,“戴晓轩确认道,“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计划了更大规模的行动,尤其是针对即将开业的远胜广场。“

“我认为有这种可能,“秦若霜分析道,“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如果他们的目的是揭露远胜广场的安全问题,那么第一次爆炸可能只是警告或试探,真正的行动可能计划在开业当天,以造成最大的社会影响。“

戴晓轩当机立断:“立即启动预案,疏散远胜广场周边居民,同时加强对三名嫌疑人的监控。我会再次联系徐志远,坚决要求推迟开业。“

陆乘风也表示,特警队将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并协助搜查嫌疑人可能藏匿的爆炸物。

然而,徐志远再次拒绝了推迟开业的建议,他坚称远胜广场已经通过了所有安全检查,不存在任何问题。他甚至威胁说,如果警方没有确凿证据就干扰开业,他将追究法律责任。

天色渐暗,临江市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警方的追捕网正在收紧,而三名嫌疑人似乎也在加速着他们的计划。远胜广场灯火辉煌,预示着两天后即将举行的盛大开业仪式。然而,在这座摩天大楼的某处,可能隐藏着足以导致灾难的危险。

秦若霜站在公安局的窗前,望着远处的远胜广场,心中充满了不安。她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次案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报复行为,更涉及到了商业利益、个人仇恨和公共安全的复杂交织。

而在未知的某处,孙强正在检查一份远胜广场的详细平面图,上面标记了几个关键位置。他的眼神中既有坚决,又有一丝犹豫。他知道,接下来的行动将永远改变他和所有人的命运。

“为了小望,为了那些无辜的人,“他低声自语,“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