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军火交易③
-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 竹山居士123
- 3830字
- 2025-05-13 00:03:51
“钱货两清,这样你我都能放心一点。”王凌道:“不然等事后发现问题,也不利于咱们下一次的交易。”
陈专员对旁边的军械师道:“那就听王长官的,让弟兄们去搬东西。”
“迷龙,你带着陈专员的弟兄们一起过去。”王凌也适时的吩咐道:“让不辣他们也帮一下忙!”
“是!”迷龙和陈专员的军械师应了一声,然后带着那三百多民夫去搬东西去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临时仓库里的军械都给搬出来了,一个团的装备,满满登登的摆满了整个院子。
摆在最中间的是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之后是二四式重机枪,剩下的就都是装在箱子里的轻机枪、花机关、长枪、短枪和弹药了。
陈专员拍了拍82迫击炮的炮管,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好啊,好炮,都是好炮!”
“按之前说好的,2门82迫击炮、8门60迫击炮、12挺马克沁、30挺启拉力轻机枪,长枪共1400支、短枪和花机关各100支,以及相关的配件和配套的弹药。”王凌道:“一个团的装备全都在这里了,一颗子弹都不差!”
“陈专员可以清点一下。”
陈专员也笑道:“清点就不用了,我相信王长官的信誉,您说不差就肯定不差!”
王凌坚持道:“陈专员,我刚刚就说过了,还是清点一下吧,这样你我都放心一点,也能为下一次交易打好基础。”
陈专员的眼睛一亮:“那我就冒犯了!”
说完,他就吩咐身后的一个人去清点武器数量,然后让人把驮马身上的箱子开始往下卸。
“王长官,这是我们购买这批物资的货款。”陈专员道:“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每匹驮马作价八百大洋,二百五十匹黔西南驮马冲抵二十万的货款、另有二十万换成大黄鱼。”
“现在大黄鱼兑大洋已经到了1:400的比例了,所以大黄鱼一共有五百根,装了两个箱子。”
这个兑换比率倒也合理,一两的小黄鱼兑大洋差不多是40个大洋,十两的大黄鱼兑400也正常,虽然明知道滇军自己兑肯定不是这个比例,但那是人家的本事,所以王凌也不打算计较了。
也就是现在还能有这个比例,要是再过两年那就就更低了,等到46年、47年的时候,小黄鱼、大黄鱼什么的,都没美刀那个纸币值钱了。
看王凌没有提出异议,陈专员继续说道:“剩下的六十万全都是现大洋,我们付的是半开,一共一百二十万个半开。”
“所有的货款全部都在这里,也请王长官清点一下。”
王凌点点头,对迷龙道:“迷龙,你去通知一下参谋长,然后把戴胜希、林译和孟烦了都叫过来,一起清点一下货款。”
“是!”迷龙小跑着出去叫人去了,很快就把人给叫来了,互相寒暄了几句之后,快速的进入到了清点的状态。
在众人互相清点的时候,王凌取出了一包香烟,分了一支给陈专员,又拿出一个让陈专员眼热的全金属打火机给两人的烟都点上,抽了一口之后幽幽的问道:“陈专员,不知道山炮和药品,贵部需不需要?”
军火贸易实在是太暴利了,王凌现在有些舍不得放下这一产业,并打算继续发扬光大。
于是,他向陈专员抛出了一个诱饵。
陈专员弹烟灰的手一顿,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王凌:“王长官,您的意思是……”
陈专员有些不敢想,那可是山炮啊,在国内都不能用稀缺来形容的超级稀罕的物件——除掉迫击炮、战防炮、机关炮这些小炮,全国一共六百五十多万大军一共不到一千门的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这你敢信?
想想看,整个滇军一共四个军十二个师,还有数十个地方保安团,二十多万大军,一共只有不到50门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火炮数量低到让人落泪。
就这,滇军都算是地方军当中装备比较好的了。
可想而知,国内火炮的稀缺程度了,那真的是让人闻之落泪的地步。
山炮这东西可不比迫击炮,那基本上是不可能流露出去的,大家现在用的都是以前的存量,哪怕没炮弹了、膛线磨光了,也宁愿留在手里当摆设,不可能拿出来卖的。
这位王团长,哪怕背后有个战区司令长官做靠山,也不可能这么败家吧?
面对陈专员探寻的、不可置信的目光,王凌笑道:“我手里有一批沪造克式75mm山炮和配套的炮弹,但是这个炮我不喜欢,所以打算出手,不知道贵部感不感兴趣?”
“这批火炮是沪厂的最后一批产品,出厂之后还没有使用过,都是全新的。”
沪造克式75mm山炮属于前清的老古董,最早仿制于1905年,那时,袁大头正在组建北洋新军,他的眼光锁定了克虏伯公司生产的两款新式火炮,分别是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野战炮,并将这两款火炮的生产技术引入国内,由沪海兵工厂进行生产,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火炮。
袁大头也在努力的实现这两款火炮的国产化,其中山炮的生产任务被交给了沪海兵工厂,沪厂在汉斯工程师的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该款火炮的国产化。
以后20余年中,沪海兵工厂一直在大量生产这款火炮,到1937年7月份的时候,该炮总计生产了500门左右,广泛分布于各个军阀派系当中。
这款沪造克式山炮战斗全重仅386千克,炮身长1050毫米,火线高662毫米,行列全长4600毫米,高低射界-8度到15度,左右射界各2度,采用14倍口径,榴弹重5.3千克,炮口初速为280米每秒,最大射程4300米,但要达到这个射程必须将炮架垫起,使其仰角提升到23度才行。
沪造克式山炮以其轻便实用的特性而著名,其独特设计使其能轻松拆分为四部分,便于骡马驮运,到达战场后可以迅速的重新组装,投入战斗,火炮安装木轮,如果使用骡马拖曳,仅需一匹马就能轻松拉动,即使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人力搬运也勉强可行。
沪造克式山炮曾一度是各军阀派系的主力火炮,在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役当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毕竟已经是40年代了,75mm口径的火炮已经沦为边缘角色,105、155口径才是战争的主流。
更何况,其最大射程只有可怜的4300米,连对稍远一点的敌军进行火力压制都做不到。
在现在的战争环境下,沪造克式山炮除了轻便、实用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人关注的优点了。
不过如果你换个角度看,把这款火炮从师级下放到团、营一级,充当步兵炮使用,那就相当的合格了,绝对能把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按在地上摩擦,打的他们毫无脾气。
或许有人也想过这样的做法,但因为重火力的稀缺,做不到这样的奢侈而已——你跟一个师只有一两门小山炮的部队说把小山炮下放到团、营,那个师的师长绝对不会感谢你,反而会给你一个大比兜。
王凌也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把这款火炮列入到自己的装备清单当中的——他打算给每个步兵营配备一个步兵炮排,装备两门这样的山炮,用以压制鬼子装备在大队一级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这款火炮在系统商城当中的价格是130积分每门(虽然是75山炮,但毕竟性能落后、年代久远),跟毛熊的M1930式37mm反坦克炮(仿的德式PAK战防炮)、M1938式120mm重型迫击炮是一个价,就是炮弹的价格不一样,一发沪造克式山炮用的75mm高爆炮弹就需要1积分。
通过这次军火交易,王凌想着,或许能把这款火炮摆上货架。
陈专员喜出望外:“不知道团座能提供多少?”
“一个标准炮兵营!”王凌竖起一根手指,道:“12门山炮,5000发炮弹!”
“火炮作价5万大洋一门,炮弹不分种类,统一作价200大洋一发,但保证高爆弹的数量在三分之一上下。”
“连炮带弹总价一百六十万大洋,但结算方式要改一下,其中一半我要现大洋,另外一半用驮马结算。”
“驮马的价格就参照此次的价格,一千匹同等品质的驮马冲抵八十万大洋的货款。”
王凌看向陈专员:“不知道陈专员觉得这个价格如何?”
这个价格是王凌根据后世看到的一些数据资料来制定的:抗战初期的时候,汉斯卖给果脯的克虏伯150mm重榴弹炮的单价是87万大洋,一门进口博福斯75mm山炮(国内称野战炮)的价格是8万多大洋、一门晋造仿日制41式75山炮的出厂价格也要3万大洋……
这些重型武器,就没有一个是便宜的,就这,还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还得拿出人家感兴趣的东西才行。
要不怎么说阎老西是晋省土财主呢,人家手底下可是实打实的有着十几个炮兵团几百门火炮的!
而在现在这种外援几乎被断绝的情况下,火炮的价格只会更高,一门沪造克式山炮卖5万大洋是绝对不能算贵的。
相比之下,小鬼子卖给我们的火炮价格更贵,一门九二式步兵炮就敢卖5~6万大洋,四一式山炮要8~10万大洋,三八式野炮和九四式山炮更是要卖到12万大洋以上!
炮弹的价格也是如此,果脯在36年进口德式武器的时候,一发PAK战防炮的37mm反坦克炮弹的报价是150大洋,一发150mm榴弹的报价更是高达500大洋。
相比之下,自己一发75mm炮弹报价200大洋,已经属于良心价了——你别管他是什么样的炮弹了,你就说它是不是75mm的吧。
所以,王凌认为自己的报价对方肯定会接受。
而这些火炮和炮弹,在系统商城里购买只需要6560点积分就能拿下,依旧属于暴利的行业,利润甚至比这一笔交易还要高一些。
要不怎么说“战争就是烧钱”呢,就这,王凌的军火交易还属于低端一点的,真要是把100mm口径以上的重炮拉出来卖,一门炮赚他个五十万大洋简直轻轻松松。
总之,只要手里有货,王凌以后就不担心没钱养军了。
之所以会将其中一半的货款折换成驮马,是因为他发现陈专员送来的这匹驮马的质量还是很可以的,又是山地马,正适合他的部队使用,用军火换马匹,可以加快他的部队的骡马化的建设进程——他现在还不敢想去建设一支机械化部队。
陈专员当即应道:“可以,这个价格没问题!”
开玩笑,这可是一个营的山炮和将近十个基数的炮弹啊,卖一百六十万大洋贵吗?
怎么可能会有人嫌贵,只会砸锅卖铁的掏家底,然后把钱捧给对方而已。
再者说,王凌毕竟现在属于中央军派系,他的报价低了,陈专员不但不会觉得捡到便宜了,反而会觉得王凌是在钓鱼执法。
也就是王凌对这些东西还不是很了解,参照的对象只是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数据而已,他要是知道这些被大队长不停打压的地方实力派的真实处境和陈专员心里的想法,报价高低还得再翻一倍上去。
因此,陈专员答应的这么爽快,反倒让王凌有些吃惊了:“这么大的一笔数字,陈专员不需要回去跟上峰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我就能做主!就算上峰不同意,我也一定会力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