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阳站在路边,看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心里有些无奈。清晨的凉风拂过脸颊,带着几分潮湿的气息。
几个老人神神秘秘地让他来车站等人,却连对方是谁都不肯说。这种老小孩般的神秘兮兮,让他哭笑不得。陈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昨晚为了这事,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小阳哥,我饿了。“陈溪玉扯了扯他的衣角,”咱们再去昨天那家吃蒸饺吧,他家的蒸饺太香了“
陈阳看了看时间,还早,便点头道:”去吧,正好我也饿了。“
早点铺的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看着几人进来,连忙热情的打着招呼,然后他熟练地揭开蒸笼,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面而来。
陈亮倒是也不客气,一口气点了十几笼蒸饺。那副饿死鬼投胎的模样,惹得周围食客频频侧目。他毫不在意地大快朵颐,蒸饺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塞。
”老板,再来一笼!“陈亮抹了抹嘴,声音中带着满足。
甜甜坐在一旁,掰着手指头数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蒸笼,小脸上写满了崇拜。她时不时偷瞄一眼陈亮,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这都第几笼了?“陈溪玉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第十三笼。“甜甜立刻答道,”我数着呢。“
陈溪玉拉着哥哥的衣角,脸颊通红:”哥,你够了没有?都快把人家店里的蒸饺吃完了。“
”怎么了?“陈亮咽下嘴里的食物,笑着说,”你也想吃?老板,那再加一笼!“
”哼!不理你了!“陈溪玉气呼呼地转过头去,但眼角还是忍不住瞄向那香喷喷的蒸笼。
陈阳看着这对活宝兄妹,不禁莞尔。一个人狂造了好几笼,这蒸饺确实小了点,一笼才四个,一块钱一笼的价格倒是实惠。老板的手艺不错,皮薄馅大,咬一口汤汁四溢。
结完账,几人沿着空旷的街道慢悠悠地走着。清晨的小镇还未完全苏醒,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紧闭着卷帘门。偶有几个穿着睡衣的路人匆匆而过,脚步声在安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路过一家茶楼时,陈阳注意到里面已经坐了几位晨练归来的老人。他们悠闲地品着五毛钱一杯的清茶,配上一小盘葵花子,神情惬意。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阳,到底是接谁啊?“干等着快小半个钟头,陈亮有些坐不住了,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
”我也不清楚。“陈阳苦笑着摇头,”几位老人只说让我在这等着,具体是谁都没说。“
就在这时,陈阳的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他掏出手机,是个陌生号码。
”喂,请问是陈阳先生吗?“
”是我。“
”您好,我是物流公司的,您的货物已经到了,请问您在哪里?我们好送过去。“
陈阳愣了一下,他最近并没有买什么东西啊。正要说明情况,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没过多久,一辆皮卡停在了众人面前。
”请问是陈阳先生吗?您要的东西到了,麻烦签收一下。“司机递来一叠单子。
陈阳愣住了,陈亮瞪大了眼睛,陈溪玉捂着嘴巴,甜甜和玲珑则兴奋地扑了上去。
这是一辆全球鹰皮卡,虽然不是什么豪车,但七万多的价格在小镇上也算不错了。车身崭新,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我去!小阳你这个骗子!“陈亮眼冒金光,围着皮卡转了好几圈,”借我开两天补偿我受伤的心灵!“
陈阳这才明白过来,前些日子几位老人给他看的汽车画册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份心意太重了,他得想办法补上一部分钱才行。
”来吧,你先开。“看着陈亮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陈阳无奈地让出了驾驶位。
陈亮欢呼一声,熟练地发动了车子。引擎的轰鸣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响亮,引来不少路人的注目。虽然兴奋,但他开得并不快,显然也知道分寸。
转了几圈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 皮卡后备箱空间有限,根本放不下两辆四轮摩托。几人站在车旁,一筹莫展。
”小阳哥,我帮你开回去吧。“陈溪玉主动请缨,”正好我想去村里看看孙莹。“
于是一行人分成两队:陈阳骑着摩托在后面,前面是陈溪玉开着皮卡,甜甜和玲珑骑着另一辆摩托时不时超车。每次超过去,甜甜都要做个鬼脸,把陈阳逗得哭笑不得。
清晨的阳光洒在路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蝴蝶飞过,为这平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回到杏林,孙老等人已经等在那里。他们站在村口的大树下,看到车队到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阳,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的一点心意。“孙老走上前,拍了拍陈阳的肩膀,”你缺辆车,这皮卡虽然不贵,但拉货挺方便的。“
”孙伯,这太贵重了...“陈阳有些局促地说道。
”什么贵不贵的,收着!“孙伯在一旁帮腔,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陈阳无奈,只能等陈刚回来再说。果然,陈刚回来后和几位老人商量了许久,最后让陈阳出了五万块钱,算是折中的办法。
虽然有了皮卡,但陈阳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用。短途有摩托够用,这车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他站在院子里,看着这辆崭新的皮卡,心里五味杂陈。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陈阳骑着摩托,带着渔网来到了水库。他打算下几个大眼笼,这样孙莹那边应该不会说什么。
水库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激起一圈圈涟漪。陈阳站在石堰上,看着飞鸟掠过水面,心里一片宁静。
找了处水草丰茂的浅滩,他小心地放下笼子。为了防止上次的意外重演,这回除了尼龙绳还加了细铁丝固定。水面上漂浮的树叶随着波纹轻轻摇晃,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弄完这些,陈阳沿着山路向望云楼走去。山路两旁的野花开得正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远远就看见几个女孩在搭建葡萄架,歪歪扭扭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陈阳!快来帮忙!赵芳眼尖,第一个发现了他,“这架子怎么就是不牢固啊!”
“我看看。”陈阳走近细看,发现问题出在根基上。
他重新挖坑,把竹竿埋实,用绳子打紧,做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加了几根辅助的枝条。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看着逐渐成型的葡萄架,心里还是有些成就感。
“毛线有吗?葡萄藤现在需要固定。”陈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问道。
孙莹递来一团线,陈阳总觉得眼熟,好像是自己放在杏林的那个。不过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帮葡萄藤固定在架子上,生怕弄伤了嫩芽。
阳光渐渐变得炽热,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徐芳应该已经做好饭了,空气中似乎飘来了饭菜的香味。
“走吧,回去吃饭。”陈阳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几个女孩骑着摩托,速度一点不比男人慢。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惊起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陈阳跟在后面,不禁感慨现在的姑娘们,骑车技术都赶上甜甜了。
回到村里,果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食指大动。陈阳看着满桌的菜肴,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这就是家的感觉吧,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