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出游

看到这般场景,蔡邕牙唇耸动,早已气的七窍生烟。

老头看了涂镐良久欲言又止,最终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了。

涂镐离开地窖,上来狠狠地戳了戳阿琬的额头。

“又在蔡师面前陷害我。”

阿琰仰着脑袋连连后退了几步,随后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怎么会呢?这都是姊姊的安排,是吧?”

涂镐看向蔡琰,她寒冰雕琢般的绝美面容平静淡雅。

微风吹拂着鬓角的漆黑的头发,她伸手拢了拢,眼神中不经意间的凌乱,更显妩媚诱人了。

“是……姎的意思。”她吞吞吐吐的说道。

涂镐故作生气:“好哇,原来你们两姊妹一起害我。”

“非也……只是有些话不方便让兄长听到,好啦……这事儿全都是姎与妹妹的错,来日自当给兄长赔不是,㸙㸙那边,姎稍后会解释。”

妹妹将手举得高高的,道:“偷酒一事,我也会去解释……嘿嘿。”

“阿琬还是别添乱的好啊。”涂镐无语了,虽不知发生何事,可看蔡琰那闪躲的眼神,涂镐便能猜到,估计是这姊妹俩拿自己当挡箭牌了。

“也难怪蔡师那般生气。阿琰,你是将我之前与你说的那些话告诉了蔡师?”

“怎么可能……兄长说的那些荤话,能说与㸙㸙听吗?”蔡琰瞬间脸红起来。

“哦?说了什么荤话?”阿琬看热闹不嫌事大,刚要打听,却被蔡琰一把按住了面门。

“好了,夜色已深,早些休息。”

“明日,我们去丹阳郡。”

星光隐隐,浮云苍渺。

涂镐回到屋中,青鸾早已等候多时,一进门她便上来为主子宽衣。

“郎君今日出门,与蔡公一起见识了不少人物吧。”

涂镐点了点头:“吾师乃士林名流,为我引荐了不少吴地士人,可惜我们明日就走了,认识再多也没意义。”

“说不定来日会对郎君大有裨益呢。”青鸾服侍主子睡下,房间只有一个木榻,青鸾只能扭头去打地铺。

涂镐扭头道:“江南不同于北方,此地素来卑湿,不可席地而眠。”

青鸾颔首道:“那婢子在木榻上坐一夜吧。”

“不是那个意思。”涂镐往里挤了挤,招了招手:“过来。”

青鸾朱颜发红,娇恼的后退了两步,心口亦是随之荡起几层涟漪。

“婢子不去,郎君老想吃荤的……”

“我不吃荤,难道吃素吗?”涂镐白了她一眼:“早点休息,明日若半途昏昏欲睡没了精神,我便把你丢在吴郡的。”

“呀,郎君别,婢子来就是了。”青鸾小心翼翼的躺到榻上,见涂镐半天没了动静,僵硬的身躯这才渐渐软化下来。

可还没等她安心的闭上眼,黑暗中一只手悄悄爬了上来。

侍女登时浑身悸动……

……

翌日晴空万里,微风荡漾,正是出行好时节。

吴郡太守芮祉与顾雍、及受过涂镐恩惠的游侠、美人皆来相送。

一行人神采奕奕,除了青鸾顶着一对黑眼圈以外,其余基本都笑呵呵的。

“此去京都,不比三吴,兄便照顾不到你了,少游务必要谨言慎行。”

顾雍带着随从与涂镐话别。

“切莫忘了,兄早先与你讲的,要把蔡师的事儿放在心里啊。”

顾雍确实是个好师兄,好弟子,临别前,一直挂牵两人。

“师兄放心,弟会谨记在心。”

“如今世道不太平,到处都是贼匪,蔡师北上泰山,少游也得走兖州入雒阳,不妨你们二人同行。打算你多护送蔡师走一段路吧,去雒阳轻车快马,都是坦途,也用不了多久的。”

顾雍将过所和符传一应出行的必备品都包好了,转交给涂镐。

这些玩意儿就相当于通关文牒,汉代控制人口流动很严格,走哪去都得有公府开具的凭证。

当然,如今时局大乱,规矩破坏了不少,但有了文牒,也算是有备无患了。

“我知弟终非池中之物,此去京都必能高就,兄祝弟一帆风顺。”

涂镐也拱手道:“兄之情,弟谨记于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元叹兄,来日,再会。”

顾雍作揖道:“蔡师,少游,再会。”

江左士人遥相望,多少游侠泪沾裳,更有大小女子看着涂镐离去哭红了眼,自此镜中凋朱颜。

涂镐驱车北上,望苍山,暮霭沉沉。

渔歌江渚的闲散时光至此彻底结束。

重回北国,那一路,必将是霞光万丈。

……

马队自吴县出,北上经无锡、毗陵、曲阿三县,随后转道西进丹阳郡,抵达句容县境内。

眼看车队偏离了方向,蔡家姑子撩开车马两边的纱帐,对外问道:“兄长,我们再往哪里走?”

“去泰山,不应该走京口北渡江都,直接去广陵郡吗,走水路从徐州入泰山郡不是更近些?”

涂镐勒马,回头对着蔡琰解释道。

“本来是打算这么走的,怎奈元叹兄走时与我说,丹阳郡北边出了个水贼,那厮是沙门出身,在京口聚了一帮僧众,沿江抄掠,众人无不避之。”

蔡琰蹙眉道:“北方大乱,这些年唯有江左稍显太平,竟不料果如兄长所说,南方也起兵祸了。”

涂镐摇头道:“沿海之地,多水盗倒也正常,新莽末年,吕母便入海,招合亡命自称将军,攻杀县官。”

“到了孝安帝年间,海盗张伯路侵略沿海九郡,朝廷血战两年方才平定,就是吴郡的孙文台将军也是平海盗胡玉而发的家,至于青州水贼如管承之流,如今更是多如牛毛,朝廷早就制不住了。”

阿琬听闻此言,接了句:“水贼不少见,沙门当水贼却是独一无二啊。”

涂镐颔首道:“那贼据传名为笮融,如今还不成气候呢。”

“不过,咱们人少,还是避开贼窝,走大道的好。”

三人一路言谈,坐在最前方轺车上的蔡邕却是一言不发,他好似还在生闷气。

一个弟子,两个女儿都不让人省心,老头心里很委屈。

行至正午,车队在野外扎营。

鲍出与杨阿若两位游侠捕了只野猪,正拔了鬃毛,放在火上烤呢。

忽闻远方也来了马蹄声,一车,两马陪从,带上车夫一共四个人。

车队在营外停驻,车上的男子衣着光鲜,举手投足尽显士人礼态。

那人微微打整一番衣着,下车后便看向了涂镐。

“真巧啊,竟又遇到了涂郎。”

此人甚是面熟,涂镐想了想,好似在吴郡见过的。

这不正是盛孝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