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集市卖药

老牛拉着残破的木板车慢慢驶出山谷,向着百里内最繁华的小城驶去。

牛车上坐着两个人,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在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一个十八岁的青年,高高瘦瘦的,衣衫单薄,但看起来有一股自强不息的气质。

牛车驶过泥泞的小路,牛铃发出清翠的叮当响,让人心生愉悦,可是牛车上的两人脸上却没有半分表情,毕竟谁也不知道路上发生什么的事。

世道艰难,强盗横行,烧杀抢掠,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好像人命在这个时代里没有那么宝贵。

你会隔三差五就会听到哪里被抢劫,谁家丢了性命,还有谁家的小娘子被贼人污了清白。

牛车驶过坑洼的路面,车上的货物抖了一下。

木板车上的药材还算绑着结实,没有太大的问题。

板车上的药材,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药材,可是在这个艰难的时代,当你有点小钱都会被那些贪婪的贼人记惦上。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更何况是这一堆能换银子的药材。

牛车慢慢行驶在路上,景色很迷人。

但是廖歌一刻也不敢放松,谁也不知道茂密树从里会藏着什么,可能下一刻就有冲出来要你命的贼人,它们不会管你是谁,而就放过你一马。

毕竟药材吗?不能用到也可以拿去换钱,谁会嫌钱多。

牛车上货物是廖歌和徐老头整整三十天的心血,到底能卖出去怎样的价钱未知,但是不要半路就没了,那就尴尬了

谁也不想一腔心血付之东流。

牛车经过长时间的跋涉,经过城外广阔的稻田,慢慢驶入小城里,来到了集市,

房屋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分布在城里。

集市正中间,有一个硕大的广场。

广场地上铺上硕大的石条砖,地上因为行人来往,脚下的磨擦而变得光滑。

因为廖歌和徐老头来得比较早,所以集市上还有一些空位。

廖歌环视四周后,选定一处人流量比较大的空位,把牛车上的药材货物卸下来,在摊位前摆开,等待有缘人的购买。

这些补气药材都是市面上的平常用得到的药材,也不怕没有人买。

这世道上人们普遍尚武,各种舞刀弄枪都有。

你不买,也总会有人来买的。

你不强大,被别人欺负你都没有还手的机会。

出门在外,你不会两手,你想跑都没有地方跑。

所以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是很重要的事,至少不会被别人欺负,有还手的底气。

平常人们都会去学上那三招二式,有钱的去武馆拜师学艺,没钱的自己瞎折腾。

太阳正中,阳光毒辣地地照在廖歌身上,虽然头顶上带了草帽,可汗滴依然不断地流过廖歌的脸上。

虽然是正午时分,集市上,也挡不住人们的购买的热情,街上依然人来人往,呐喊声不绝于耳。

商贩的叫卖声,充杂在闹市之中。

半日功夫,廖歌摊位前就少了一半多药材了,都是一些补气补血的,都是一些练武的,体弱的人所购买,人们对于练武的热情还是很憧憬,谁还没有一个武侠梦。

时光在人来人往之中不断流逝。

不久后,就有一位留着八字胡须的眼神精明的老汉路过,看着小摊前的一支老山参,问起来了价格。

小胡子蹲下了,看着摊位前的老山参,拿起来掂了掂量。

“老哥,这一支老山参卖多少钱”

徐老头抖了抖烟斗,吐出最后一口烟。

说道“五两银钱,少一分都不卖”

这一支老山参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一定年份,也是在这一堆药材里最贵的,这一支老山参也是卖了很久都没有卖出去,也算是镇摊之宝了,要说徐老头手里还有没有私货,廖歌就不知道了。

平时里有年份的药材也不多见,毕竟老年份的药材用一份就少一份。

小胡子回了一口价,“三两银钱行不行”

徐老头皱了皱眉头,说道“这是最低价格了,你可以去药店看看,相近年份的老山参,就没有低于五银钱”

小胡子“四两钱行不行”

“不行”

“四两十文”

……

小胡子不厌其烦地回价。

徐老头呸了一口“妈的,巴子!买不买,不买就有多远滚多远”。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廖歌默默地退到一旁。以免被牵扯到自己。

面前的小胡子被徐老头气的五孔生烟,脸涨着通红,气急。

“你……”

周围人都看着,最后小胡子灰溜溜地离开。

徐老头轻蔑看一眼小胡子的背影。

哼了一声。

想买就老老实实的把钱掏出来。

想白漂,门都没有。你有本事你去药店去捡漏啊。这什么人啊?

徐老头也是脾气古怪的一个人。也不怕人把他摊子砸了。

小胡子那单薄的身子,也不敢真去砸。

回春城里还是有规矩的。

回春城虽然不大,是百里内最大的一个集市,并由城里的几个大家族共同掌控。

共同维持着城里的秩序,敢闹事,被抓到,不死也脱层皮。

那几大家族里可是有武道三重境武师存在镇守着,谁敢去闹事啊!

除非你想去当那个出头鸟。

这几大家在这小小回春城里的说一不二的。

武道境界共分为九重境界,分别为下三重,中三重和上三重,第九重境为极限。

夕阳西下,摊位上还有剩余一小部分药材,还没有卖出去,还好晒干药材能长期保存,不易坏掉。

廖歌把牵到远处马厩的老牛赶了过来,把余下的药材都搬到木板床上,赶着老牛,载着徐老头慢悠悠地往西城门走去。

牛车慢慢驶出城门,向着谷中驶去,回头看去,矮矮的城墙里藏着繁华似锦。

穿过村落,晚霞时纷,房屋袅袅升起炊烟。

远处劳作的人,也陆陆续续地结束一日辛苦的劳作,往家里的方向走去。

经过一柱香的时间,廖歌与徐老头也回到山谷里的出口。

山谷里只有几十户人口,百亩水田,产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刚刚好够山谷里人们一年的口粮。

山谷很美,西下的太阳已经被大山所遮挡,只剩下火红的晚霞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平静而美好。

牛车慢慢驶进谷内,田野上还有拿着锄头还没有回家的皮肤漆黑的汉子。

牛车一直往西边走,在一条小路的路口处,廖歌跳下了慢悠悠的牛车,和徐老头打了声招呼,就往家里走去;徐老头住在最西边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