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比陈秀芳想象中还要大。她在一家小饭馆找到了洗碗的工作,晚上就睡在厨房的稻草堆上。老板娘是个寡妇,看她可怜,偶尔会给她些客人吃剩的饭菜。
就这样过了半年,有天饭馆里来了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叫王德福。他是来县城买农具的,吃饭时多看了陈秀芳几眼。
“那姑娘多大了?“王德福问老板娘。
“十七八吧,怪可怜的。“老板娘叹了口气,讲了陈秀芳的大概经历。
那是个槐花飘香的五月傍晚,陈秀芳正蹲在饭馆后院洗堆积如山的碗碟。忽然有片阴影落在她沾满泡沫的手上,她抬头时,被夕阳晃得眯起了眼。
逆光里站着个高大的男人,轮廓被金红色的晚霞镀了层毛边。他微微弯着腰,像是怕自己的身高给人压迫感似的,双手规规矩矩地贴着裤缝。最醒目的是那道高挺的鼻梁,在侧光里像山脉的剪影,反倒让这张庄稼汉的脸奇异地显出几分正气。
“姑娘,“他的声音比想象中轻柔,“能给碗面条吗?“
陈秀芳慌忙在围裙上擦手,瞥见他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指节虽大却不像常打人的那种粗蛮。他递钱时甚至特意用双手,粗糙的掌心里躺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币——这在乡下汉子中实在少见。
老板娘后来告诉她,这人叫王德福,是十里外王家庄的,三十出头还没娶亲。“别看他生得高大,性子最老实不过。“老板娘挤着眼睛说,“家里有五亩好田,去年新起的砖房,就缺个女主人。“
三天后王德福又来了,带着一篮还沾着露水的草莓。他坐在门槛上等陈秀芳忙完,高大的身躯缩成拘谨的一团,连说话都只敢看自己的鞋尖。“我、我会对你好。“他结结巴巴地说,高鼻梁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我娘说过,打女人的男人都是孬种...“
那一刻,陈秀芳看着他被太阳晒得发红的后脖颈,那里有颗小痣随着吞咽上下滚动。她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一个月后,王德福带着聘礼来了。两斤红糖,一匹粗布,还有三百块钱——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
“跟我回家吧,“王德福搓着手说。“
陈秀芳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十五岁的男人,他眼神躲闪,身上有股泥土和烟草混合的味道。她想起周瘸子醉醺醺的拳头,又想起小花柔软的小手,最终点了点头。
王德福的村子离县城有二十里路,比陈秀芳老家富裕些。三间砖房,一头牛,五亩地,在村里算中等人家。新婚之夜,王德福笨拙地爬上她的身体时,陈秀芳盯着房梁上的蜘蛛网,想起了母亲说过的话:“女人就是地,男人是犁,忍忍就过去了。“
第二年,她生下大儿子王建国。王德福高兴地宰了一只鸡,请全村人喝了酒。
在王建国满月酒上,有人开玩笑说孩子不像爹。王德福的高鼻梁在油灯下突然显得锋利,他捏碎酒碗的瞬间,瓷片扎进掌心,血滴在陈秀芳刚擦净的地板上。
第三年,二儿子王建军出生。王德福的笑容淡了些,但还是去村口小卖部买了瓶白酒庆祝。
怀上第三个孩子时,王德福开始喝酒打牌,常常半夜才回家。有次他输光了买化肥的钱,醉醺醺地踹开房门,揪起熟睡中的陈秀芳就是一顿打。陈秀芳惊愕地发现,那双曾温柔捧来草莓的大手,打起人来竟如此精准——专挑会被衣服遮住的地方。
“扫把星!生不出闺女光生赔钱货!“王德福的拳头雨点般落下,陈秀芳护着肚子蜷缩在墙角,像只受伤的动物。
那晚,七岁的建国躲在门后,看着父亲施暴,吓得尿了裤子。五岁的建军则躲在被窝里发抖,把拇指咬出了血。
王春梅出生在一个暴雨夜。接生婆把孩子洗干净后惊喜地叫道:“是个闺女!“
躺在血泊中的陈秀芳虚弱地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婴儿的小脸。这个小生命有着和她一样的杏仁眼,和父亲一样的高颧骨。
“就叫春梅吧,“陈秀芳轻声说,“春天开的梅花,命硬。“
王德福对女儿的到来反应平淡。他蹲在门槛上抽完一袋烟,说了句“做饭去“就出门了。那天之后,他的脾气越发暴躁,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对陈秀芳拳脚相加。
春梅五岁那年,陈秀芳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那天晚上,她给三个孩子做好晚饭,等他们都睡下后,收拾了几件衣服,悄悄离开了王家。
这一次,她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