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好是北方小年。
今年的年味比任何一年都来的都早,年味那叫一个浓!随处可听见大喇播里循环播放的歌曲,就跟不用花钱似的,更加渲染了新年新气象,是年味浓的一个重要原因。
真的庆幸,这几年的流行歌曲特别是港台音乐就像开了挂,一首比一首帅!男女老少都跟着唱,哪一首歌都能哼唱几句,但又没有一首歌能完完整整唱全。跑调了也没人笑话,就图个乐。
全民享受着流行音乐的滋养。
这不,小院外边不时传来孙楠那首令人心潮澎湃的《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寥寥数语道尽骄傲与自豪,令人深情满满地热爱着我的国;
《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让人不拼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为你我受冷风吹》:林忆莲迷死个人;周华健为《射雕英雄传》演唱的《神话情话》“爱在迷迷糊糊,盘古初开便开始”,旋律一响,神魂颠倒。
就这些歌,任一首拎出来,都是封神级别的。
享受着歌曲,活儿一点也能少干。按照当地习俗,小年这天,吃过早饭,家家都要进行卫生大扫除,寓意:去污除尘,辞旧迎新。小孩子也干,不过干不长时间就被小伙伴喊着叫着疯去了。男人,主要外出购物,以“外”事为主。所以说,所谓的全家大扫除其实就是中年妈妈们和年龄稍大点的女儿们在“除尘”和“辞旧”,男人和男孩们则负责“迎新”。
房屋内的角角落落,掸去蜘蛛网;一遍遍擦拭家具上的陈灰,铺上新买的桌布;更难的是洗衣服:此时的小镇上,洗衣机还没几家有。一堆堆的衣服,盆里总也淘不净的冰冷的水。“皮猴子”“狗孩子”,妈妈们累极了,嘴里不停的骂着,“也是怪了:想穿时找不到一件衣服,洗时却堆成山”。骂是骂,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
这个时期的人们,跟打了鸡血似的,奔跑者,超越者,停不下来!
这时候,爸爸们一般也该从集市上回来了,勤快的男人会主动洗肉剁馅子,女人们和面包,一起包饺子。晌午时分,家家餐桌上飘着猪肉饺子的香味,馋的小孩子直吸喽口水,“我还要吃!”。
“秦老师还没吃饭吧?来来来,尝尝我的手艺。”秦老师的媳妇生气回了娘家。
刚到小院门口,就看到因身体原因已申请“内退”的高明老师夫妻俩正让着秦老师——昨晚“真不要脸的”的那人,“午夜风月传闻”事件的男主。
高明一直是民师身份,工资很少。倒是他媳妇有力气能干,为人醇厚。家里的五六亩地都是她春耕秋收,一路艰辛,两个孩子,儿子读高中,小女儿读初中。夫妻俩感情很好,有种患难见真情的相扶相持。
“弟妹没在家,你一个人,来我家也就添双筷子的事儿,正好我也想跟你啦啦呱。”可能最后一句起了作用,“我憋屈啊!”秦老师没再半推半就,直接跟着进了高老师家。
“吃”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有着别样的温暖。
在北方,不同日子里,饺子的历史使命是不同的。当今天的饺子吃完,新年的序章便正式开始了!
——过了今天,大规模的走亲访友便开始了。你来我往的,亲戚间好不亲热。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你来我往,是以男方家为主的,看望老姑,老舅,老姨,一般都被留下来吃饭,撮几口小酒,一年来的家长里短就唠叨一遍。
估计着哪天亲戚可能不会来的时候,女主便偕同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看望爹娘——这是春节期间花钱最多的亲戚。
是的,亲戚!你没听错,结婚后,女儿女婿便成了亲戚,特别是女婿,正儿八经的贵客。对女婿好一些,女儿在婆家应该好过一点吧——娘家人最淳朴的,卑微的爱意。
晌午时分,我们将买的几样稀罕菜(就是自家菜地里不常种的菜)打包装起来,特别是婆婆点名要的优质白砂糖,仔细包起来。婆婆事先交代过:今天务必回来,祭灶神,“马虎不得”!
祭灶神,是小年这一天中最为神圣的一件事。这个习俗的,我是知道的,但具体操作,从没关注过。
“水饺也包好了,就等你们来了就下锅开吃”,公爹见到我们很是高兴,“我调馅儿技术是最好的,徐晴,等会儿尝尝,保你喜欢吃”。
章稳顺势上午带我去给大姑家送节礼的事简单交流了一下。
婆婆干活麻利,出活。脚不沾地地忙里忙外,还跟我絮絮叨叨,一句话没落下:从起床就如何如何的忙。是的,我看到了绳子上的衣服,干净的水泥地院子,现成的水饺。嗯,应该是很累的。章稳说了去大姑家送节礼的情况,似是汇报工作,又像是维护我,我觉得。
公爹把提前炒好的两个菜端上了桌,水饺也盛好了。
我去叫婆婆吃饭。哈哈,哈哈,婆婆这边的景象是:厨房的墙上已经贴好了灶王爷像,婆婆正郑重地摆放上酒、糖果,和热乎乎的水饺等供品,满满当当的。然后又点上三根香,一根一根插在香炉里,虔诚的跪拜,嘴里念念有词。“这白砂糖一粒一粒的,真干净,不错不错!”
婆婆用手捏着白砂糖,她捏着白糖小心翼翼地涂抹在灶王爷像的嘴部:“灶王爷多多美言,多多美言。”这个意想不到的操作可让我开了眼了,很好奇,专注地看着,心里止不住的想笑。
就在这时,婆婆一声::“徐晴你也该来跪拜!”啊?我竟一时没反应过来。“成了婚的妇女,都得求灶老爷,保佑自家人新的一年有饭吃,保佑自家男人工作顺利,挣钱多。”
我的心扑腾扑腾的要跳出来了,我不会啊!也不想啊!我魂都吓得飞了。这太尴尬了吧!我求救似的看向了章稳。
“他们年轻人不懂这些规矩,别惹了灶王爷不高兴,你一人就能代表了咱全家”公爹立马回了,又给我安排了一个活儿,“你给煤球炉子换碳去。”
煤球炉子在堂屋,熬粥,炒菜都用,而取暖才是冬季最主要的功能。
被婆婆惊吓之后,感觉魂还没跟过来。我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向厨房看。但忍不住眼角扫过:婆婆依旧跪着,将旧的灶神像烧了,说着“做的不够好,请灶老爷原谅!恭送灶老爷上天!恭送灶老爷上天!”
饭后,我抢着洗刷。还是有些客套和拘谨的。又想起刚才婆婆口中,用在我身上的“妇女!”这个炸脑子的虎狼之词。心里那叫一个别扭,但,有什么不对吗?
回不去的不仅仅是时间。
所以,对女人来说,要学会快速适应,因为女人似乎一生都在流浪。明白了流浪的宿命,女人就能明白:我从小长大的家,忽然一天,咋就成了娘家!而婆家,却成了自己的家。
有时候,人的成长是瞬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