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一名孩童正缓慢的行走着。
以他那缝满补丁的穿着来看,他的家境状况很是不好。
此刻那孩童脸上的神情看上去明显有些难过。
他是一个学子,尽管看上去不像。
虽然他穿着残破,身后所背的布包亦很破旧,但他确实是一个学子。
他难过,只因在今日的学堂上,每个人都嘲笑他是一个没有爹的娃,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就连那满口仁义道德的教书先生对他也是不闻不问。
他不明白,明明每个人都是爹娘生的,为什么他就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孩童又怎会知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这世道本就不公。
…
不知不觉间,这段山路孩童已经走到了头。
由于最后这段小路长期无人走动,故而杂草丛生。
在孩童前方不远,是一座很小的茅草屋。
茅草屋看上去很是简陋,像是随意搭建。
仿佛一场大雨,一场骤风便会使其坍塌。
可那是孩童的家。
他在门外驻足许久,直至他将脸上的泪痕尽数抹去,他这才换上一幅笑颜从而迈开了步子。
只因,屋里有一位妇人,是他最爱最爱的娘亲。
…
“娘,涵儿回来了。”
听闻叫唤,一名妇女忙推开屋门走了出来。
“回来啦,今天第一次去学堂,在那里学的怎样?”
妇女从孩童肩上取下布包,温柔的询问道。
“先生教的涵儿都学会了,而且涵儿很听话,还交到了很多很多朋友呢。”
谎话信手拈来,谁能想到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撒起谎来会如此娴熟。
“娘就知道,涵儿是最乖的,来,今天娘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鲈鱼汤,赶紧把手洗了吃饭。”
“好嘞!”
…
望着桌上清煮的鲈鱼,孩童心中微微酸涩。
不知娘亲替人干了多少活才换来这一条鲈鱼。
夹起一块嫩肉小心的放到嘴里。
鲈鱼没放多少佐料,仅仅些许细盐。但这对于孩童来说已经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好吃吗?”
“当然好吃!娘,你也吃!”
“娘不饿,好吃那就多吃点,吃完了早点睡,明早娘还要给你一个惊喜!”
妇人宠溺的抚了抚孩童的头笑着说道。
对于她来说,能看着孩子大口扒饭便已经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了。
对于娘亲所说的惊喜,孩童虽然纳闷,但也没有细问。
毕竟期待这种情感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而一心干饭的孩童自然是没有注意到,在他娘亲的手指上却有着众多细小的伤口。
…
翌日清晨,孩童恍惚间于睡梦中醒来。
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映入眼帘的却是站立在床头的母亲。
“醒啦。”妇女宠溺的摸了摸他的头发,“还记得昨天娘说的话吗?你看这是什么?”
孩童睁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望着妇女手中的物件。
那是娘亲给他做的新衣服!
他突然明白了,原来他的娘亲并不是什么都不知晓。
不过想来也对,从来都只有孩子猜不透父母,哪有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的。
孩童抬起头,突然发现了母亲手指上的伤口与那发间多出来的几缕白丝。
这一刻,孩童没有忍住,哪怕他再懂事,他终究也只是一个孩子。
他紧紧抱着新衣服,随后一头埋进了娘亲的怀里。
“让娘亲操心了。”
“傻孩子。”
妇女笑着替他擦了擦眼角的泪,道:“你喜欢就好。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我家涵儿怎么能哭呢?快穿上给娘看看,究竟合不合身。”
“好!”
依然是那条山路,还是那道幼小的身影。
只不过此刻孩童一路行走的步伐很是轻快。
他摸了摸身上的新衣服,又回头望了一眼隐于树木中的茅草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眨眼已是两年过去,孩童如今也已十岁。
虽然人小,但好在他的体格还算不错,如今也可上山摘些草药补贴家用。
只是他的娘亲在一场暴雨过后不幸染上了风寒。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妇人的身子却是每况愈下。
记得那一日,屋外再次下起了大雨。
常年的辛劳过度,使得妇人最终还是病倒了。
屋外,雨下的很大,整个茅草屋也在微微地晃动。
此时的孩童正守护在床边,他紧紧握着妇女的手,眼中早已堆满了泪水。
但他始终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因为娘亲说过,他是男子汉。
流血可以,唯独不能流泪。
“咳咳。”
妇女虚弱的抚摸着孩童的脸颊,双眸中满是不舍,但她还是努力挤出了一副笑容问道:“涵儿……今天在学堂……有没有……听先生的话啊?”
孩童艰难的扯出一丝笑容,回应道:“当……当然有。”
“真乖,你先去学习,家里还有鱼呢,娘等会……等会就起身给你做……做你最喜欢吃的鲈鱼。”
这一刻,孩童莫名的涌上一股心悸感,然而他还没说什么,妇女却是用一种极为抱歉的语气道。
“是娘……是娘亲没用,没有能够……给你一个……一个完整的家。”
孩童使劲的摇着头,可无论如何却是开不了口,他怕,他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对不起啊。以后的路……娘不能再陪你了,娘不能……不能看着你长大了,以后……你要好好的,知道吗?”
那天,雨很大。
那天,孩童刚满十岁。
那天,孩童亲手在自家屋后挖出了一个大坑。
那天,孩童背着骨瘦如柴的娘亲,亲手将她埋进了土堆。
那天,孩童跪在土堆前淋了一夜的雨。他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嗓子沙哑的嚎哭了一宿。
那天,娘亲提前帮他取了表字。
也是那一个雨天,孩童再也没有了娘亲。
从那以后,孩童便厌恶了雨水。
孩童随母姓,姓古,名涵,字常乐。
那是他的娘亲离世之前对他最后的心愿。
常乐常乐。
愿吾儿逢雨有伞,夜黑有灯。
愿吾儿此生无忧,余生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