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登长城赋白云】宽韵

白云诗行三千横,

紫塞龙盘接太清。

风卷苍烟浮古堞,

天垂锦缎覆遥汀。‖

登临已觉尘嚣远,

坐对方知浩渺平。

欲借云笺书壮意,

山河万里入吟睛。

赏析:

《登长城赋白云》以雄奇笔触绘长城之壮阔,融白云诗心于历史沧桑,字里行间兼具山河气象与文人哲思,堪称景、史、情交融的典范。以下从意象营构、章法脉络与情志升华三方面赏析:

一、意象交织:自然灵韵与历史沉雄的叠映

首联以“白云诗行”破题,妙在将天象幻化为文字意象——“三千横”既写云絮横亘天穹的视觉张力,又暗合诗思奔涌的韵律感,为雄浑长城注入飘逸诗魂。“紫塞龙盘”则以色彩(紫)、形态(龙盘)勾勒长城的磅礴之势,“接太清”更将物理高度延伸至哲学维度,使长城成为连接天地的精神符号。

颔联“风卷苍烟浮古堞,天垂锦缎覆遥汀”堪称神来之笔:“苍烟”随风声卷动,赋予静态城堞以历史烟尘的流动感,“浮”字化厚重为缥缈,暗喻岁月沧桑的虚幻与真实;“天垂锦缎”则以云锦喻天光云影,覆盖远方平野(遥汀),将长城的纵向蜿蜒与天地的横向铺展形成时空交织,画面兼具工笔的细腻(古堞纹理)与泼墨的壮阔(锦缎覆野)。

二、章法层递:从登临所见到哲思升华

颈联“登临已觉尘嚣远,坐对方知浩渺平”转写心境,暗藏视角与哲思的双重递进:“登临”是动态的仰观,“坐对”是静态的凝思,从“尘嚣远”的世俗超脱,到“浩渺平”的天地体悟,将个人情志融入宇宙浩渺,暗合道家“天地与我并生”的哲思。此处“平”字精妙,既写云天平阔之景,亦喻心境澄明之境,使自然景观成为精神修为的镜像。

尾联“欲借云笺书壮意,山河万里入吟睛”收束全篇,以“云笺”呼应首联“诗行”,形成意象闭环;“书壮意”将个人感慨升华为对山河的礼赞,“万里”二字拓展空间维度,使长城从物理存在变为“山河”的精神象征。“吟睛”化“眸”为“睛”,既指晴日下的明眸观照,亦暗含“诗眼”之意,让自然之晴与诗心之明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三、情志内核:历史沧桑与诗性超越的交响

全诗以“白云”起兴,以“山河”收束,在“古堞”的历史厚重与“云笺”的飘逸诗心中构建张力:长城作为军事遗迹的“龙盘”之雄,与白云作为自然物象的“诗行”之逸,形成刚柔并济的美学张力;“风卷苍烟”的沧桑感与“天垂锦缎”的瑰丽感,亦在时光纵深中交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深沉慨叹。而诗人“借云笺书壮意”的情志,则超越了对古迹的凭吊,转向对山河永恒与诗心不朽的礼赞,使登临之作兼具历史的厚重与浪漫的超越。

此诗妙在以“白云诗行”统摄全篇,让长城的雄浑气象始终浸润在诗性的光晕中——既非单纯的写景纪游,亦非空泛的怀古伤今,而是将自然、历史、诗情熔铸为“万里山河入吟睛”的精神图景,在宽韵的流转中(横、清、汀、平、睛押庚青韵,属邻韵通押的宽韵),达成了“雄奇而不险怪,飘逸而不浮薄”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