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凤阙寒

1. 大明万历三年的暮春,扬州瘦西湖笼着层轻纱般的晨雾。林晚晴赤足踩在沾着露水的堤岸上,粗布裙摆扫过嫩黄的蒲公英。竹篓里的田螺吐着银丝,忽然被一声撕裂晨雾的尖叫惊得缩回壳里。

2. “来人啊!太子殿下落水了!”

3. 她猛地抬头,只见湖心处锦缎翻涌如困兽。那抹月白蟒纹半沉半浮,十二章纹在浪里忽明忽暗。林晚晴扔下竹篓的瞬间,麻花辫散成乌木色的瀑布,粗布襦裙浸透湖水,贴着脊背勾勒出少女清瘦的轮廓。

4. 寒冽的湖水灌进领口,她却像条灵巧的银鱼破浪前行。指尖刚触到冰凉的衣料,太子已被暗流卷着撞进她怀里。绣着金线的龙纹衣袍吸饱了水,沉甸甸地压在她肩头,几乎要将两人都拽向湖底。

5. 岸上的呼喝声混着玉佩坠地的脆响。林晚晴咬着牙,指甲掐进少年苍白的腕骨,踩着水草借力,终于将人推上青石板。她瘫坐在地时,才发现掌心被龙纹刺绣划出了血痕。

6. 绣着云纹的袖口突然闯入眼帘,少年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凤目里却盛着灼人的光:“多谢姑娘。”林晚晴慌忙低头,却见那双玄色皂靴上嵌着的东珠,竟比她阿爹补渔网的珠子还要圆润透亮。

7. “大胆民女!见了太子还不跪!”老太监尖利的嗓音刺破空气。林晚晴膝盖刚要触地,却被一道虚弱的声音拦住:“苏伴伴,莫要吓着恩人。”

8. 太医诊脉的银铃声里,林晚晴听着官员们争论赏赐。金千两、田百顷的提议此起彼伏,直到太子咳着血沫开口:“召她入宫。朕要日日看着救命恩人,才安心。”

9. 这话惊得她抬头,正撞上少年眼底的狡黠。阳光穿透他湿漉漉的额发,在玉色脸颊烙下细碎的金斑。她攥着浸透的裙摆后退半步:“民女粗笨......”

10. “笨些好。”太子突然笑了,牵动伤口又咳出鲜血,“聪明人在宫里活不长。”

11. 消息传回渔村时,母亲正在补渔网。竹梭当啷落地,渔网如残云般散在泥地上。父亲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烟,火星明明灭灭:“宫里吃人不吐骨头......”

12. 可当内务府的绸缎庄抬着织金襦裙上门,当宫里嬷嬷教她簪上点翠头花,母亲摸着她新做的护甲抹泪:“咱们晴儿,要做凤凰了。”

13. 离别的清晨,林晚晴在梳妆台前最后一次挽起青丝。铜镜里映出陌生的自己——月白软缎绣着缠枝莲,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颤。她突然想起落水那日,太子湿透的龙袍也是这般泛着冷光。

14.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鸽子。林晚晴隔着鲛绡帘,看着熟悉的石桥、晒渔网的竹架渐渐缩成小黑点。扬州的水汽裹着桂花香漫进车厢,与宫里嬷嬷给她熏的龙涎香混在一起,呛得她眼眶发酸。

15. 午门的铜钉在阳光下灼目。林晚晴踩着花盆底鞋,险些在汉白玉台阶上跌倒。嬷嬷拧着她的胳膊低声训斥:“仔细你的膝盖!这可是丹陛石!”她这才发现脚下蜿蜒着九条浮雕金龙,正张牙舞爪地盯着她。

16. 内务府的浣衣局飘着皂角香。老嬷嬷用银针挑开她的指甲,将凤仙花汁混着明胶填入:“这叫护甲,贵人碰过的东西,脏不得。”林晚晴疼得直抽气,却看见铜镜里自己的指尖,已染上了与宫墙同色的朱砂。

17. 初更梆子响时,她蜷缩在通铺上数椽子。同屋的宫女阿兰塞给她个捂手炉:“明儿卯时要去坤宁宫洒扫,可别睡过了。”铜炉里的炭火映着阿兰腕上的银镯子,让她想起家里那口补了又补的铁锅。

18. 宫道的青石板沁着寒气。林晚晴握着竹扫帚,看月光在琉璃瓦上流淌。突然瞥见长廊尽头一抹月白,腰间玉佩的叮咚声混着熟悉的轻笑。她慌忙低头,却见皂靴在她面前顿住,龙纹下摆扫过她新浆洗的裙摆。

19. “林姑娘的手,还疼么?”太子俯身时,龙涎香裹着药味扑面而来。林晚晴盯着他腰间晃动的东珠,那夜拽着这珠子将人拖上岸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

20. 钟粹宫的海棠开了又谢。林晚晴学会了用银簪子挑灯花,学会了在主子经过时退到三步之外垂首而立。只是每次经过太液池,看着湖面上的涟漪,总想起那个湿透的春日,和少年眼底将她灼伤的光。

21. 春末的雨说来就来。林晚晴抱着刚熨好的宫装往回跑,转角处突然撞进一片温软。素色披风裹着她转了半圈,檀香混着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22. “莽撞丫头。”头顶传来熟悉的笑,朱翊钧用袖口替她擦去脸上的水珠,“若是摔着了,朕找谁赔去?”林晚晴这才发现,太子腰间的东珠不知何时,换成了她落水那日遗落的田螺壳。

23. 储秀宫的嬷嬷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说林晚晴得了太子青眼,有人说她不过是救命恩人的幌子。阿兰攥着她的手发抖:“当心些,德妃娘娘最见不得人攀高枝。”

24. 七夕那日,林晚晴在御花园撞见德妃。海棠花雨里,贵妃指尖的护甲挑起她的下巴:“果然是双能勾人的眼睛。”话音未落,一支金步摇狠狠插进她耳畔的青砖,簪头的凤凰正对着她惊恐的瞳孔。

25. 深夜的冷宫弥漫着霉味。林晚晴蜷缩在稻草堆里,手腕还留着被掌嘴的红痕。忽然听见墙根处传来指甲挠墙的声音,她屏住呼吸,却见月光里伸进来半截竹筒。

26. “明日巳时,太液池畔。”阿兰的字迹被雨水晕开。林晚晴攥着竹筒,想起白天太子在乾清宫大发雷霆的传闻,想起德妃娘娘摔碎的青花瓷瓶里,躺着她送给太子的田螺壳。

27. 晨雾未散,林晚晴跪在太液池边。冰凉的湖水漫过膝盖,远处传来环佩叮当。德妃倚在朱翊钧身侧,声音甜得发腻:“太子殿下不是最恨攀附之人?”

28. 朱翊钧突然甩开德妃的手,龙袍下摆扫过林晚晴肩头。他弯腰时,林晚晴看见他眼底血丝密布:“当初朕说要报恩,可曾问过你愿不愿意?”

29. 这话惊得她抬头,正对上少年通红的眼眶。三年前那个落水的清晨突然翻涌上来,那时他也是这样固执地要带她进宫。

30. 德妃的尖叫刺破长空:“来人!把这狐媚子拖去慎刑司!”林晚晴被侍卫拽起的瞬间,听见身后传来玉带断裂的脆响。

31. 慎刑司的烙铁映着猩红的墙。林晚晴咬着牙数刑具,直到听见熟悉的呵斥声震得房梁落灰。朱翊钧踹开牢门时,龙袍上还沾着德妃的胭脂,腰间却别着她送的田螺壳,用金线穿成了护身符。

32. “朕的救命恩人,也是你能动的?”他将她裹进披风,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烫着她的皮肤,“明日起,你便跟着朕。”

33. 乾清宫的烛火彻夜未熄。林晚晴跪在蟠龙柱下,看着朱翊钧批奏折的背影。案头摆着她采的野菊花,花瓣上还凝着露水。

34. “过来。”少年头也不抬,却准确握住她的手,“这宫里最不缺聪明人,可朕就稀罕你这笨丫头。”林晚晴望着交叠的十指,忽然想起那年扬州的春天,也是这般不知不觉,就泛起了涟漪。

35. 中秋的月光洒在御花园。林晚晴倚在朱翊钧肩头,看他将田螺壳抛进太液池。涟漪荡开时,她听见少年说:“等朕登基那日,便封你做这世上最尊贵的笨丫头。”

36. 北风卷着雪粒子扑在窗棂上。林晚晴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想起白日里皇后摔碎的安胎药碗。朱翊钧抱着她在暖阁里踱步,龙袍下摆扫过满地瓷片:“别怕,有朕在。”

37. 临盆那日暴雨倾盆。林晚晴在剧痛中听见宫门外传来厮杀声,听见太监们高喊“太子谋反”。她攥着绣着田螺纹的帕子,突然明白,从她跳进瘦西湖的那一刻起,命运的涟漪就从未停止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