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
林国栋蹲在堂屋门槛上抽烟,劣质烟草味混着昨夜未散的酒气在口腔里发酵。天还没亮透,屋檐下挂着的冰棱子泛着青光,像一把把倒悬的刀。
“国栋哥,生了!“接生婆撩开油腻的布帘子,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是个......“
“赔钱货?“林国栋猛地站起来,烟头砸在泥地上溅起几点火星。他一把推开接生婆冲进里屋,血腥味和产妇的呻吟声扑面而来。
李秀娟瘫在木板床上,脸色灰白如灶膛里的冷灰。听见脚步声,她下意识用身体挡住襁褓,这个动作彻底激怒了林国栋。
“又是个没把的!“他抄起门边的铜盆,昨夜洗脚的水还晃荡着,“老子今天就让你们娘俩知道,浪费林家粮食的下场!“
婴儿突然爆发出啼哭,细弱的声线像根针,刺破了屋内凝滞的空气。林国栋一把掀开妻子,抓着婴儿的腿倒提起来。新生女婴浑身通红,皱巴巴的脸朝下,眼看就要被按进水盆——
“要出人命的啊!“接生婆扑上来拽他胳膊。
李秀娟从床上滚下来,额头磕在床沿发出闷响。她死死抱住丈夫的腿:“潇潇!她叫絮潇潇!下一个准是儿子!“
铜盆咣当砸在地上,水泼湿了半片泥地。林国栋喘着粗气,像头被激怒的公牛。女婴被甩回妻子怀里,哭声已经弱得像猫叫。
“半年。“林国栋抹了把脸,手指在李秀娟鼻尖前点了点,“要是再生不出儿子,你们都给老子滚蛋!“
布帘子啪地甩下来,带起的风扑灭了煤油灯。李秀娟在黑暗里发抖,怀中的婴儿突然停止哭泣,漆黑的眼睛望着漏风的屋顶,那里有颗星星在闪。
絮潇潇活下来了,带着额头上一道月牙形的红痕——那是铜盆边缘留下的印记。
半年后的晌午,蝉鸣撕扯着燥热的空气。李秀娟在灶台边搅动猪食,铁锅里的糊状物冒着酸腐的泡泡。竹编摇篮里,潇潇正在哭闹,小手在空中抓挠,像是要握住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哭哭哭,就知道哭!“林国栋踹开院门,酒气随着踉跄的脚步在院子里弥漫。他今天又去乡里打听生儿子的偏方,回来时在村口杂货铺灌了半斤散装白酒。
李秀娟加快搅动的速度,铁勺刮擦锅底的声音刺耳。摇篮里的哭声更响了。
“老子说话你当放屁是吧?“林国栋抄起门边的柴火棍,“说了多少次,这赔钱货哭就往她嘴里塞灶灰!“
柴火棍抽在背上时,李秀娟没躲。结婚六年,她早已摸清规律——反抗只会让殴打持续更久。但这次林国栋的怒火格外旺盛,棍子雨点般落下,有一棍打偏了,掀翻了摇篮。
潇潇摔出来的姿势像只被掀翻的乌龟,额头撞在灶台角的声音像熟透的西瓜落地。血立刻涌出来,和地上未干的猪食混在一起,变成诡异的粉红色。
李秀娟的尖叫惊飞了院里的鸡。她扑过去抱起女儿,血糊了满手,温热黏稠。潇潇居然没哭,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母亲,血顺着稀疏的胎发流进眼睛里。
“死了干净。“林国栋扔了棍子,摇摇晃晃往屋里走,“晚上我要吃腊肉,别拿野菜糊弄老子。“
李秀娟用围裙按住女儿的伤口,血很快浸透了粗布。潇潇的小手抓住母亲的一缕头发,攥得紧紧的。
当夜,李秀娟打包了两件换洗衣服,抱着昏睡的潇潇逃出林家。潇潇的额头用破秋衣裹着,血已经止住,但秋衣变成了铁锈色。
回娘家的山路走了整整一夜。李秀娟的兄嫂站在院门口,像两尊门神。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嫂子把着门框,“带着个丫头片子回来,算怎么回事?“
哥哥低头搓着手:“国栋说了,要是收留你们,他就带人来砸房子......“
天蒙蒙亮时,李秀娟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发呆。潇潇醒了,正安静地啃自己的手指。槐树皮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李秀娟突然想起去年腊月,有个来村里拉山货的货车司机,曾在这棵树下歇脚。
“妹子,这树上的字是你刻的?“司机递给她一个烤红薯,“我姓王,叫建军,跑长途的。“
当时她摇摇头,但王建军还是留下了地址:“要是有山货想往外卖,可以捎信到王家村。“
李秀娟从记忆里挖出这个片段,像在洪水里抓住一根浮木。她亲了亲女儿结痂的额头:“潇潇,娘带你找活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