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诸天金榜,各朝反应(上)

一声龙吟破壁而来,震得九重天阙都在嗡鸣。

刹那间,风云倒卷,星河摇曳。

所有历史平行世界,苍穹同时撕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

混沌气流在裂口中翻涌。

紧接着,一道横贯万里的金色卷轴缓缓舒展。

其上神文闪烁,仿佛有龙凤在文字间,盘旋起舞。

【盘点十大意难平帝王】

九个鎏金大字骤然亮起。

万丈金光穿透云层,映照在每一寸土地上。

无论是繁华帝都的琉璃瓦,还是边陲小镇的茅草屋,都被这神圣的光芒笼罩。

即便是深宫内院的烛火,在这金光面前也黯淡如萤火。

大秦·咸阳宫。

青铜鼎中,龙涎香袅袅升腾。

秦始皇嬴政正伏案批阅奏章。

听到龙吟时,他猛地抬头,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金光下流转着威严。

当看清金榜内容时,这位扫六合定乾坤的始皇帝,瞳孔骤然收缩,手中的玉圭险些捏碎。

“意难平?”嬴政的声音低沉如鼓钟,带着金石碰撞的质感:“上天此举,莫非是在暗讽朕有失德之处?”

他缓缓起身,负手立于丹陛之上,目光穿透宫殿的梁柱,望向万里之外的疆域。

那是他亲手打下的江山,从渭水之畔到东海之滨,从长城脚下到南海诸岛,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秦人的热血。

“朕十三岁即位,诛嫪毐、罢吕不韦、亲掌朝政。二十二岁始,以十年之功扫灭六国,终结五百余年战乱,使天下黔首不再受兵戈之苦!”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朕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使华夏真正成为一体。”

“北筑长城以制匈奴,南征百越以拓疆土。”

“朕之功业,亘古未有。”

殿内的赵高、李斯等人皆匍匐在地,不敢直视帝王盛怒。

赵高喉结滚动,颤声道:“陛下圣明,自三皇五帝以来,未有如陛下这般开天辟地之功绩。此金榜所谓‘意难平’,绝非指陛下,必是后世庸主无疑。”

嬴政冷哼一声,目光扫过群臣。

“朕之眼光,岂容凡俗揣测?朕创皇帝尊号,欲传之万世,大秦江山,当与日月同辉!”

说罢,他望向金榜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

“且看看,究竟是哪些帝王,配得上这‘意难平’三字。”

……

西汉·长安未央宫。

汉高祖刘邦正与张良、萧何议事。

听到龙吟时,他把嘴里的肉干一吐,大大咧咧地走到殿外。

看到金榜上的字,这位布衣出身的帝王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得廊下铜铃叮当作响。

“他娘的,这天倒是会凑热闹!”刘邦摸了摸胡须,一脸不以为然:“意难平?乃公从泗水亭长做到大汉天子,亡秦灭楚、定三秦、败项羽,这天下是老子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有啥好不平的?”

萧何拱手道:“陛下布衣起家,手提三尺剑定天下,废除秦之苛法,与民同休,恩加四海。如此功绩,自然不会入这榜单。”

刘邦得意的晃了晃脑袋。

“你说的在理。”

“运筹帷幄,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这三杰都肯为吾所用,这就是本事!”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想当年,吾见始皇帝仪仗,曾叹‘大丈夫当如是也’。如今看来,吾不仅如是,更有过之!这榜单,定然与吾无关。”

……

西汉·长安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正对着西域舆图沉思,案上摆放着张骞带回的葡萄藤标本。

龙吟响起时,他霍然起身,腰间的斩蛇剑发出嗡鸣。

当金榜上的文字映入眼帘,这位以雄才大略闻名的帝王,眉头微蹙,指尖在舆图上的河西走廊划过。

“意难平……”

刘彻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

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朕即位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文治国;北击匈奴,收复河套,打通河西,以武安邦。卫霍在世时,匈奴远遁,漠南吴王庭,朕之功业,不输先祖!”

他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金榜,语气中带着一丝怅然。

“只是……去病早逝,未能亲眼见匈奴臣服,贰师将军虽勇,终究未能彻底荡平漠北。”

“轮台诏下,朕已毁征伐之事,若能再有十年,定要让胡马不敢南牧!”

身旁的霍光低声道:“陛下开创汉家盛世,威名远播四海,纵使有小憾,亦非‘意难平’可比。”

刘彻摇摇头,目光投向漠北方向:“朕倒是想看看,这榜单上的帝王,都有哪些未了的心愿。”

……

大唐·长安太极宫。

唐太宗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对弈。

听到龙吟时,他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抬头望见金榜,这位刚刚经历玄武门之变、登基未久的帝王,脸色瞬间变得复杂。

“意难平……”李世民苦笑一声,眼神中闪过愧疚与挣扎。

“颉利率十万铁骑兵临渭水,逼朕签下城下之盟,此乃国耻!国内藩王蠢蠢欲动,山东士族心怀不满,朕这个皇帝,当得确实不易。”

长孙皇后放下棋子,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二郎,莫要妄自菲薄。你扫平群雄,救万民于水火,登基后轻徭薄赋,任贤纳谏,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玄武门之事,实乃无奈之举,若不先发制人,死的便是你与我们母子。”

她的指尖温暖而坚定:“臣妾相信,二郎定会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让大唐的旗帜,插遍四夷,让后世子孙,只知贞观之治,不晓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望着妻子澄澈的眼眸,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

他站起身,推开窗户,任由金光洒在身上。

“观音婢说的对!”

“朕虽有过,但绝不会让大唐因盛而衰竭。”

“颉利的耻辱,朕必百倍奉还。”

“天下的质疑,朕必以功绩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