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本就是矛盾共同体,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误会或摩擦在所难免。面对矛盾和误会,如果能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妥协、主动地做出合理让步,生活中就会少一些怨愤,多几分和谐。相反,如果总是锱铢必较、针锋相对,那么只能是七分伤敌,三分伤己。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事例验证。
Lily研究生毕业后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进入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做了责任编辑。凭借极强的工作能力,Lily很快适应了出版社的工作流程,在短短两个月内就推出一套书,并且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可是,3个月的实习期过后,业绩不凡的Lily却被辞退了,其主要原因是她的特殊癖好。
为了追求所谓的自信和安全感,Lily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另类和不羁:冲天的爆炸头,吓死人的烟熏妆,闪光的亮皮包,夸张的手机吊坠,窗帘布一样的裙子,各种颜色的指甲油……面对Lily这种特立独行的打扮风格,同事曾经多次提醒她,社里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是领导的穿着很朴素,他应该接受不了这种太另类的打扮。但是,Lily坚持认为,自己的穿着打扮是个人爱好,与工作无关,领导管不着。于是,她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这个癖好成了她职场生涯的致命伤,这让Lily百思不得其解。
一点小问题就辞掉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员工,很多人同Lily一样,对领导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这是不是太过分呢?对此,Lily的领导解释道:“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是要做到价值观的统一。Lily坚持自己的另类打扮,而不适应企业的潜规则,这表明她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因此,这并不是穿衣打扮的小事。”
Lily被辞退,表面看是因为领导不喜欢她独特的打扮,实则却是因为她对自己过分坚持,没有学会妥协的艺术,更没有学习主动去适应和接受社会,从而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最终致使其在职场上碰壁。
职场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地方,职业人成功的前提是不断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妥协的艺术。在职场中生存,不能奢望世界为我们的存在而改变,而是要努力学习向这个社会妥协,做到上善若水,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并让这个社会容纳和包容自己。
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素质、脾气秉性等方面的不同,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法也不同。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较真,要学会适当妥协和让步,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一个回转的空间。电影导演陈凯歌曾一度执着于对小众电影的创作,直到经历连番失利后才终于悟出妥协中所蕴含的道理。一次采访中,他说:“妥协这词,大家都觉得特别不好。其实妥协是什么?妥协就是妥当的协商。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什么事儿都不妥协是很不妥当的。”
妥协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软弱可欺,也不是没有立场的一味退让,而是一种用退让的方式避免冲突和争执的方法。妥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谐,然而,没有原则的妥协绝不等同于和谐,反而会制造出更大的冲突。
乔丹是北京某广告公司的新员工,工作积极努力,就是特别喜欢较真儿。在一次文案的讨论会上,他的女上级提出一个方案,其他人都不置可否,只有乔丹一人勇敢地站出来,当面指出这个方案不行。这件事之后,女上级对他怀恨在心,经常找机会对他进行挖苦和打击。这时乔丹才认识到自己得罪人了,但为了能留在公司,他决定妥协。对于女上级的挑衅,他每次都牺牲尊严,默默忍受。于是,办公室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米八高的乔丹站在那里,低着头,听着一米五高的女上级的咒骂,“上次这个问题我说过的,怎么又犯?你出来工作没带脑子啊?”“这种东西太幼稚了,真亏你还写得出来。”……
一次开会,女上级又当着众人的面,对乔丹挖苦嘲讽半天。平日沉默寡言的乔丹终于忍不住了,猛然爆发,抡起椅子就向女上级砸去:“别太欺负人了,大不了老子不干了!”结果,乔丹被公司当场开除,又被公安机关以打架斗殴和蓄意伤害罪备案,履历上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遗憾。
乔丹的遗憾是因为他不懂妥协艺术,没有真切体会到妥协的深刻内涵,把握好妥协的尺度,错误地把妥协等价于软弱可欺、无立场、无原则,该妥协的时候没有妥协,该坚持的时候没有坚持。
其实,妥协不仅仅是简单的让步,更是一门富有哲理的思辨课,正确把握好妥协的尺度,才算是学会了妥协的精髓。对于妥协,著名学者张维迎教授曾经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妥协是一种原则,但原则是不能妥协的。”上例中,乔丹妥协的失败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妥协的尺度,没有把妥协当成一种原则,而是放弃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但是这种放弃原则早已失去了妥协原有的意义,换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人际和谐,而是更加极端的反面。一开始,在文案讨论会上,女上级的提案或许不合理,但是身为下属有义务维护领导的权威。然而,乔丹却据理力争,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反驳领导的提案,让领导下不了台。后来,女上级对他进行多次是非不分的批评,甚至是牵涉人格、自尊的辱骂,这个时候,乔丹应该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可他却一再妥协、忍让,到最后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才会最终失去理智而爆发。
妥协的意义在于,如何在有限的限制中实现最大化的无限追求;如何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找到最佳平衡分割点,实现人际间的和谐交往,甚至是社会的和谐与共。但妥协绝不意味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随便附和,失去自己的处事原则。妥协应该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正确的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做到《论语·子路》里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努力将自己融合在大环境中,不流于媚俗,追求真正的和谐之美。
跟乔丹同在一个部门的聂聪则是一个懂得和谐之道的人。聂聪的性格开朗活泼、成熟大方,虽说部门里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事时有发生,可她对任何人都不卑不亢,对于领导或同事的错误,她会委婉地指出,不会无原则地忍受。最可贵的是,每次完成工作后,她都会以给自己充电为理由主动给上级帮忙,帮她准备好素材,指出方案的方向,让上级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很轻易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聂聪还有很多圈外好友,节假日会和朋友们去旅游,回来后还不忘记给同事带礼物并分享旅途的趣闻。因此,不仅同事们把她当成无话不谈的好姐妹,连苛刻的女上级也特别看重她,一有培训的机会,总是推荐她。
聂聪得到同事的认可,上级的赏识,而上级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同事能以聂聪为窗口收获更多快乐。对于聂聪来说,妥协是一个积极的举措,而不是消极的行为,适度的妥协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可见,妥协是一种理性,一种策略,一种社交智慧。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面对社会环境所保持的健康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剂良好的润滑油。妥协还是一种超然于局外,脱俗于世风的处世哲学。
懂得妥协艺术的人,在生活中,能轻易做到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在工作中,能够不畏强权、不卑不亢。他们会懂得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退让,进退有据,使得他们能够在坚韧与无畏中坚守并成长。
世界上除了黑白还有更多的灰色地带,那里有很多东西没有绝对的黑白分明,所以,我们要学会妥协。但要注意的是,妥协要有其原则性,要坚持自己的底线,不盲从,不放任。对于触犯自己原则的行为要敢于抵制和纠正,不能因为妥协而丧失了原则,也不能因为妥协而偏离了妥协的最终目的。愿大家都能在互相妥协解决问题的境况时,各方都能主动后退一步,使彼此间的妥协能够真正成为一种大的“和谐。”
» 感悟心语
18.每个领导身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智囊团”,聚集着一批“关系好”的谋士型人才。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领导不可能处处都是超群出众的,他可能有胆识、有远见、有能力,但他不可能事事都能预料到。而“关系好”的谋士却可以指点迷津,帮助领导分析当前的形势及未来发展的趋向。下属除任劳任怨地工作取得领导的信任外,要尽快成为其“智囊团”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