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企业情景案例:提升教育培训有效性的利器
培训有效性一直是企业教育的痛点,如何提升培训有效性也是我一直关注的课题。2014年,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引进出版《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第3版)》一书,在方法论上回答了如何将培训转化为商业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HOW的问题;那么,到底企业学什么更有效,这是WHAT的问题。本书基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实践的情景案例给出了不二选择。
近年来,就企业案例与多个机构和专家交流,闻祥老师是最具实践精神的案例工作者之一,他植根企业,视界宽广,与学术界有广泛联系,融会贯通,自成一派。我们有幸一起做项目,深感闻祥老师功力深厚,对案例的把握恰到好处,带领学员做出的案例超出企业期望。我曾多次鼓动闻祥老师将其经验变成图书,让更多的企业共享,为推动中国培训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智力资本将成为新时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智力资本由个人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其中的结构资本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企业经验的总结,情景案例就是其载体。结构资本是企业的一种协作机制、一种整合机制、一种协调机制,在企业管理运作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它都在发挥着作用。结构资本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和对知识进行管理运用的能力,它可以将个人所专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集体所拥有的财富。结构资本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使各类要素(尤其是人的要素)迅速处于激活状态并持续地为组织做出贡献。反过来,这种贡献所促成的优质结构资本也会进一步增强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愿望,最终在组织平台上形成一组组闭环,在相互推进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翻开这本书,你如同进入一个课堂,听闻祥老师娓娓道来关于情景案例的前世今生。书中还有经典案例供你参考,这些案例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果你能掌握情景案例方法论,为企业开发出一系列情景案例,这将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学习和研究情景案例,不断实现智力资本的增值保值,对接《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第3版)》理论,需要做好六项工作。
一、案例研究
情景案例的基础是案例研究。企业经营案例研究首先要具备商业思维,要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经营问题的方案。
二、案例规划
在研究的基础上要做好案例规划。做案例规划需要有设计思维和产品思维,从组织的视角来规划做多少案例,做什么案例。“预则立”,在案例开发之前规划工作必须做好。
三、案例开发
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一部分。在实际案例开发阶段,需要整体作战、团队作战,内外融合、持续迭代。闻祥老师多年来在案例开发方面的经验都凝结本书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书+工作坊”的模式可以让你也成为一个案例开发专家。
四、案例转化
案例开发仅是过程,转化才是关键。要实现情景案例的商业价值,推动转化、学以致用才能实现智力资本的增值。让组织智慧可见、可传承,这是情景案例的魅力所在。未来的培训不会再讲所谓名企的经验,而是身边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培训更有效、更有价值。
五、案例评价
只有评价,才能有改进;只有持续迭代,情景案例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情景案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定期进行情景案例的评价,总结案例在工作中的转化效果,发现其不足,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建立一套学习转化的案例机制,实现常态化运作。
六、案例文化
情景案例是需要人人都能掌握的一套方法论,只有变成全体员工共有的语言,情景案例的价值才能最大化。让案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深入经营管理之中,这是我们所倡导的。
虽然这六个方面在书中都有涉及,但仅仅靠一本书是不够的,闻祥老师还有后续作品推出。最近与闻祥老师经常一起讨论情景案例产品化的问题,也能感受到情景案例的巨大潜力,未来也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可以深度交流,在闻祥老师情景案例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并走向国际,彰显中国智慧的力量。
张善勇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畅优学习项目与版权课程研究院院长
2018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