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遇

当一边城西的十三坞坊已经开始针对鱼龙帮有所部署时,鱼龙帮之内却还是毫不知情,一如常态地该干嘛干嘛,就比如由城南码头通往城东福禄巷的路上,余添、陈富贵一众人还是边赶着马车,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这些从城南码头卸下的大小货物,大多是些笨重的大宗行李。码头的装卸工作或许还能靠着年轻人的把式力气,但是把这些货物运往城中各地就离不开马匹牲畜的拉运了。

这些来自南方的商船上运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粮食、织布、瓷器,运往这青苍城主要是为了补充钢铁粮草等战略物资,都不是什么名贵器物,就算是这样也还会时不时引起周遭小人劫匪的惦记——尤其是在前几日与十三坞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鱼龙帮众人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以免遭到他人的劫持,保证货物安全抵达城东。

因此,虽说是只有短短几十里路,武琛却是思考良久,衡量再三之后,还是选择小心为上,派了不少帮中好手来帮忙押运货物。

与其他江湖帮派不太相同,武琛并没有在鱼龙帮设立堂主、长老之类的位置来负责管理之下的帮众,倒也是容易理解;鱼龙帮之中本就人数不多,收人的时候又是十分看重人品,所以鱼龙帮中并没有像十三坞坊中的虎那样的杀人无数、大奸大恶之人,平日里要办什么事情,也只是靠着几个“高层”日积月累积攒出来的声望,所以也就少了其他帮派那样以权相压的情况发生。

就比如城西的十三坞坊,便是设立了十二个堂口,各个堂口负责相对应的事情,共同运转之下才支撑起了这个数百人的巨大帮派,而其中各个堂口平时又是少不了各种纠纷利益冲突,全靠着燕双飞这个坊主的过人手段压制着十二堂堂主,才使得十三坞坊相对平稳地发展到现在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其实这才是江湖大派应有的管理方式,除了帮派这种因为各种利益纠葛而相聚在一起的团体,小到家庭宗族,大到天贾商会、甚至大周朝堂,都是脱离不开这种等级森严、层层划分的治理方式,也只有在这种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诞生出鱼龙帮这种另类帮派。

但明面上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虽然说鱼龙帮内氛围融洽,但毕竟是江湖帮派,聚集的都是些眼高于顶、傲气十足的家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谁都不听谁的,平日里更是免不了发生一些手脚冲突。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解决争端靠的绝不是看谁的嗓门大,谁会讲道理,而是看谁的拳头硬。

因为向来都是拳头硬的人说话算数。

十三坞坊占领城西的时候耍了无数的阴谋诡计,让本是鱼龙混杂的城西地下互相残杀,实力锐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终能够闪电般地拿下城西大小势力,靠的还是十三坞坊的拳头够硬,实力够强。

不仅是那十三坞坊占领城东是这样,鱼龙帮创立之时也是如此;青苍城如此,多年前的大周陈乾直逼北荒王帐亦是如此。

——声威来自于武力,只有当武力足以压制对手的时候,他才会跟你讲道理谈条件,武叔不太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也是知道权利来自于力量,就连当初创立鱼龙帮之时也是免不了武叔亲自出手武力镇压,手上沾了不少血。

而此刻,负责货物押运的,便是鱼龙帮中拳头还算硬的方苞。

方苞此时正躺在马车上的草垛上闭目养神,跟一旁正在跑步的余添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小余添,你光说要习武,但是你知道修行境界到底有几重么?”

“大概知道分为天、地、玄、黄四个境界,再多的就不能知道了。”

余添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回答道。现在是刚入秋季,日落之后的徐徐凉风使得现在正是青苍城一年中最舒服的傍晚时候,但饶是如此,余添上身的布衣却是已经明显被汗水浸透,小脸喘得通红,汗水还在顺着脖子往下流,怕是跑了有些时候了。

余添不适合练武这件事,和他脑子灵光、适合读书一样都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于已经是两米高、粗胳膊粗腿的陈富贵,余添还是显得太瘦弱了一些,他和父亲余明德一样都是吃不胖的体制,身上挂不住肉,自然也就没力气,更谈不上练武了。

但是余添是个别扭性子,竟决定硬是从最基础的跑步做起,锤炼身体,争取早日能够打好根基,能让鱼龙帮的几个高手旁敲侧击指点一二。

鱼龙帮中明面上的高手就这几个,余添腿上渐渐慢了下来,但是脑子却是转的飞快,浮现出鱼龙帮众人的面目,如数家珍一般地分析着这些人的性格,从细节小事之中推断出他们的实力。

武叔应该是最厉害的,虽然余添自打到鱼龙帮以来就没见过这个老头子出过手,反正求他肯定也是没戏,首先便可以排除掉;

肖云华肖大哥天天绷着个一张脸,跟吃坏了肚子找不到茅厕一样,真是亏了那副俊俏长相,天天闲着没事就看着那把一直背着的木棍发呆,注定了打一辈子光棍,求他还不如去求武叔;

高拱大叔倒是瞧着和善,不过任务繁多,天天城南城北地跑着,大多数时候都见不着人,虽然是好说话,但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余添想来想去,也只有方苞看起来有数,说不定能从方苞身上学到个一招半式。

方苞躺在草垛上,可不知道余添心思一闪便想了这么多,还顺带把自己给算计进去了,只是说道:

“没错,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四大阶,其中每阶又各自分为四个小境界,

——哎,跟上喽小余添,这才几里路就不行了。”

方苞吹了个口哨,见余添咬着牙又追了上来,倒也没在意赶车的陈富贵暗暗松了速度,接着说道:

“四个小境界分别是低、中、高、巅峰;虽说是小境界之间没有四大阶那样泾渭分明,但每层之间差距仍然是十分悬殊,除非是从小修习的世家天才,否则很难出现越级挑战还能赢的情况。”

“但也事无绝对,每个人强弱的要具体到每一个方面,除了好胜心、战斗经验、招式手段这些因素之外,最重要还是要数一个人修习的‘道’;

道法万千,世间万物都蕴藏着无上大道。

传说有些人天生便得到老天眷顾,道体自成,大路近在眼前,境界提升青云直上,可以说是毫无瓶颈可言,天阶触手可得。

——他们中的有些人或许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道自在我心。

比如那剑仙李太白以诗笔为剑写尽诗酒豪情,或是菩提树下佛祖三日悟道创立佛宗,道祖兼修阴阳两道终于浑然一体自成一派,这些都是些百年不出的绝世天才,自然可以拎开不说,直说我们普通修道之人的强弱之分;

说是道无高下,但是若是真打起来,相同境界之下,主修刀剑之人自然要比其他人占便宜一些;

兵器被打造出来便是为了杀戮争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寻常武夫大多选择以此入道,选择一呼吸法门,先淬炼肉身,再通过一呼一吸体悟天地规则。”

一旁微风吹拂着,马车上的方苞简直快要睡着着,说话也没有什么条理,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余添却是照单全收,嘴里念念有词,把那些听懂的听不懂什么道啊,道祖佛宗之类的一并死记硬背了下来,尤其是又一次听到了那太白剑仙的故事,心中不由得又是向往了起来。

驾车的陈富贵看着余添累着,有些不忍,却没有加以阻拦。

他一直是最懂余添的人,尽管他不太爱说话。

陈富贵原来是想下车跟着余添一起跑,却被方苞一句话给打发了。

“你就算是背着余添跑到福禄巷,也起不到炼体的作用——还是老实赶你的车去吧。”

上边的方苞一遍絮絮叨叨地讲着,一边却是眯起眼睛看向了高大的陈富贵,眼神有些异样。

余添和陈富贵都不知道,当初武琛收留自己和富贵,并不仅仅是因为看两个孩子可怜,更是惊叹于陈富贵的异于常人之处。

武琛当年在豫州号称世代剑家的吴家修炼,巅峰之时甚至半步踏入了地阶的门槛,眼力自然不会差。

——温水村众人看不出来,大周骑兵看不出来,鱼龙帮众人看不出,但是却逃不出武琛的眼睛。

陈富贵根骨非凡,肉身力量极为恐怖,甚至到了不能用一般修炼法门来修行入道的地步,但若是日后找到合适的修行法门,以力证道,将来成就绝不在自己之下。

而且陈富贵又是与其他天资卓绝之人不同——陈富贵甚至不需要过早的修炼,仅凭身体成长,气力便可远超常人,日后加以修炼,甚至可以碾压同阶高手,怕是只有顶尖剑修可以在同一境界一争高下。所以相比于世家中懂事时便要开始修行的少年们,武叔并不急着去培养陈富贵。

拔苗助长的结果多是适得其反,这点在吴家长大的武琛最为清楚。

方苞想起武叔的交代,又想到武叔若是没吹牛,可是一只脚踏进了地阶的高手,陈富贵这小子竟然比武叔天赋还好,那怕不是几十年后大周又要多了一位天阶高手?

若真是那样,说不定还真能做到只身入北荒,为温水村众人报仇。

人比人气死人,方苞想到自己困在玄阶低境多年,不禁有些郁闷,看着前面给余添递水的陈富贵,在马车上翻了个身,又躺下了。

…………

等到余添和陈富贵把货物运到城东,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因为天贾商会的存在,福禄巷上遍布各大大小商铺,在这向来荒凉的大周北境,倒也称得上是一片繁华之地。

不论是城南运来的码头货物,还是城北北荒远道而来的商人,最终大都要聚集于此。不论是天贾商会旗下的拍卖行,还是个体经营的小本商铺,甚至青苍城最大的花楼,都使得夜晚的青苍城东显得热闹非凡。

福禄街上酒馆花楼都打上了灯笼,街上店小二的揽客声、小贩独特的吆喝声,甚至花楼门口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姑娘们,构成了大周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市井气息,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方苞看着众人把货物卸到了各大商铺,成功完成任务,便就地宣布先在城东休息一夜,明早再赶路打道回府,然后给众人摊了银两,让大家散了去。

临走时,方苞还拍了拍还在大喘气的余添的肩膀,然后吹着口哨便走进了百花楼。

余添有些无奈,看着被姑娘们簇拥进去的方苞,又灌了一口水,心想武叔怎么派了这么一个没谱的来办事儿。正想招呼着一旁的陈富贵去集市上吃些东西,却瞧见陈富贵也是直着眼,瞪着方苞刚刚消失的百花楼门口,现在还站着几个姑娘时不时刻意漏出春光。

“不是吧富贵,怎么连你也……”

余添嘴角抽了抽,顺着陈富贵的目光看去,好奇到底是那种姑娘能入的了这个榆木脑袋的法眼。

定了定神,余添突然不说话,他眼神不比陈富贵,这才注意到,陈富贵看的不是那百花楼门口,而是刚刚从百花楼出去,与方苞擦肩而过的,一身黑衣,背影高挑的少年。

高挑的少年在青苍城并不少见,余添身边就站着一头更大只的。

余添和陈富贵都看到的,是那少年腰间,挂了一把实在好看的剑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