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安全管理实用读本(第2版)
- 杨剑 张艳旗
- 8字
- 2025-04-15 01:17:45
二、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标、作用与原则
安全教育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标如下。
(1)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2)帮助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术。
(3)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安全教育承担着传递安全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任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主要的是依靠教育,教育不仅对文化有着传输功能,而且还具有放大功能。安全文化也是一样,安全教育把前人的安全经验、认识、思想等传递给更多的社会大众,使得安全文化的精神、思想、认识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形成安全文化的氛围。通过安全教育,使更多的人对安全文化的实质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使得安全文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
安全教育使得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精神需求不断发展,促进人对安全的认识观念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形成和改变,使人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生活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因此,安全教育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安全教育影响着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需求,促使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安全世界,认识安全的发展规律及其联系,自觉地、有创造性地实现和发展安全的目标,从态度、意识、观念上加强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使人们在安全意识上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观念转变,从而达到搞好安全生产和生活,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健康的目的。
(2)安全教育传授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从而提高和完善人的安全素质,学会消灾避难、应急救护的方法。安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灵丹妙药”,使人们逐步发展为理想的“安全人”。没有教育,社会的安全文化必定是落后的,人的安全素质必定是低下的。只有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安全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安全氛围才能得以形成,员工的安全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3)安全教育是为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端正安全行为动机,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消除不安全行为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员工进行各种生产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安全教育与训练,就能有效地防止人们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或缺点。
安全教育能提高人们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通过安全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法律法制意识。
安全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安全文化的质量,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就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效果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安全教育是建设和发展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安全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任务,促使人的个性发展。通过安全教育塑造安全人,才是抓住了安全的根本。
通过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能使人们在自身安全方面的不足得到及时弥补,使员工掌握各种损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并掌握安全检测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减少人为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教育原则是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所应遵守的行动准则。
(1)教育的目的性原则。企业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各级领导、一线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职工的家属等。对象不同,教育的目的也不同。对于各级领导,安全的认识和决策教育是重点;对于一线人员,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教育是重点;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科学技术教育是重点;对于员工家属,让其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相关的安全知识等是重点。只有准确地掌握了教育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安全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进行安全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对事故防范,只有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行动,才能达到防范事故的目的。因此,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此,现场说法、案例分析是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
(3)调动教与育积极性原则。有人说,安全事业是“积德”事业。从受教育的角度来说,接受教育,利己、利家、利人,是与自身的安全、健康、幸福息息相关的事情。所以,接受安全教育应是发自内心的要求。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安全效果的间接性、潜在性、偶然性,全面地、长远地、准确地理解安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4)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安全知识,一方面随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发展而改变;另一方面,安全知识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是偶然的,这就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警钟长鸣”是安全领域的基本策略,其中就道出了安全教育的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