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要想发挥企业的创造能力,关键并不在于是否聘用某个人,而在于能否设计一套机制、一个系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通过这样系统的作用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大多数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潜力。企业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了潜在的创造力。因此,企业的环境和机制是激发企业员工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企业普遍实施科技方面与流程方面的知识管理,经营者对知识能量的相关管理与衡量仍然相当缺乏,企业盲目地评估知识能量,极易造成员工掌握的知识与能够胜任指派的任务的关联性不强,结果是未能有效地收集、利用与管理企业的知识,故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企业知识相较于个人知识而言更难储存,因为通过项目团队方式来执行或规划的团队任务,会牵涉到许多人际沟通、领导、协调、团队默契及协同合作等内隐的知识。即使被记录在文件纸张上的知识,企业若缺乏有效的知识储存管理,很容易因为员工的离职、死亡、提早退休或是遗忘而消失殆尽,使得重要知识没有留存。项目团队在任务完成后解散,或企业流程再造等组织改组因素也会让原本储存不够健全的知识更加容易流失。

知识资产其实是一种能量的概念,为了有效率地管理组织知识能量,若只是将现存的知识资产清楚归类是不够的,因为知识资产是动态的,知识的创造可经由现存的知识能量,由个人层次,逐渐扩散至团队层次,最后是组织,甚至组织之外的知识,不断经历整合的活动,而创造出新的组织知识能量,所以,组织必须详细规划知识能量的积聚,并了解个人、团队及组织等各层次知识能量的形成过程。

本书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企业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利用管理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逻辑推理、典型相关分析、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等。针对知识能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从企业间合作创新、知识整合与知识分享媒介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量概念与理论发展,理论综述与假设提出,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企业知识创新模式及其应用,企业间合作创新,企业员工知识分享机制,企业知识整合的实现机制等。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引用了很多管理理论、研究论文的思想和观点。在总结以往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在研究企业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近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著成此书,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的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有所贡献。

本书的主要内容源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Y12G01002:技术知识特性、整合、知识能量与组织学习对企业间合作创新能力关联性研究),以及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项目(开发区企业集群知识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沈运红副教授、李道国教授、蔡丹红教授、范作冰教授、王晓耘教授、张宁教授、刘广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董进才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王炳雪副教授参与该成果的课题研究并撰写部分书稿,对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提供了许多帮助,另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廖粲同学撰写了4.3节书稿,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肯定有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和同行们斧正。

著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