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气管把喉与肺连接起来,可以净化吸入的气体。发生于气管的疾病很罕见,但由于它们所引起的症状呈现非特异性,误诊或延迟诊断也不罕见。因此,气管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非常关键。气管镜及活检仍是确定病变性质的主要手段,但在明确肿瘤的范围、侵袭的深度以及了解肿瘤与邻近纵隔结构的关系方面,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气管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CT、MRI等,临床上在检查、诊断气管疾病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气管疾病的X线表现作为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的体现,需紧密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从而做出正确诊断。随着高千伏摄影技术的应用,通过仔细观察气管的形态、位置和轮廓可以发现气管本身和纵隔病变的重要信息。CT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检出微小肿瘤,判断瘤体内部有无钙化、坏死、囊变并发现颈部、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多种三维重建,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给诊断带来更多的信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CT增强扫描可对瘤体造成的血管或气道等邻近组织结构的侵犯予以清晰显示,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有重要的价值。目前,MRI对气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尚少,但在部分领域也可以起到对CT的互补作用,尤其由于其没有辐射,对气管疾病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可应用到儿科气管疾病诊断上。

(叶兆祥 李洁兰 高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