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在设计:电商运营设计修炼手册
- 京东零售用户体验设计部-运营设计部
- 2237字
- 2025-02-23 04:06:45
第1章
认识电商运营设计
01 电商运营:“剁手”不停的“罪魁祸首”
文/刘欢
“双11”花的钱还没赚回来,“双12”又要到了。这让人不禁想要发问:到底这些没完没了的电商活动,是为了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运营的重要性开始聊起……
1.重运营,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纵观国内互联网发展史,从产品策略的角度梳理趋势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键的节点,如下图所示。

产品发展的节点
1)第一个阶段,诞生初期的混沌:1995—2005
互联网刚诞生的时候,互联网产品基本上以网页端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论坛聊天室等形态存在。那个时候,大家对互联网产品还没有统一标准,是一个混沌初开的年代。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如腾讯、百度等,都是从这个年代开始扎根并逐渐茁壮成长的。
2)第二个阶段,从网页到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2005—2015
这个阶段以2010年为分水岭,当年iPhone 4的诞生,成为智能手机普及的开端。从这个节点开始,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爆发。包括父母这一辈几乎不用电脑的人,也开始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
这个时期,拥有好的体验,就能给自家产品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后期体验的同质化,几乎大家的产品都能达到80分,这时对用户来说也不存在什么体验差异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新的增长点可以让你的产品与其他产品拉开差距呢?这就要聊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结果——用户时间碎片化了。
3)第三个阶段,移动互联网导致用户时间碎片化:2015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基础需求里的吃喝住行,已经都被满足得差不多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方式,随着4G网络的成熟,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各家的发力点,在基础需求饱和的情况下,都变成如何争夺更多的用户时间及注意力。具体如何争夺?我们可以看到:
● “标题党”大行其道,标题决定了文章阅读量的多少,题文不符根本不是问题;
● 短视频里,别人没玩过的新奇主题往往会带来新热度,进而带动商品售卖(抖音同款);
● “双11”的概念已经深入用户认知,线下店也纷纷加入,打上“双11”促销的名号蹭热度……
大家都想借助蹭热度的方式,来夺取用户的注意力。而花样百出的运营,正是其中一个有力的武器。
综上,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产品的运营已经是争夺用户注意力大战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回到电商的环境下,电商平台是如何利用运营来破局的呢?
2.电商,以精细化运营破局
对于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总额)公式,电商从业者想必都烂熟于心。我们就从这个公式开始,探寻电商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结合前文的互联网发展历史可知,如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释放完全,在这个背景下,“流量贵、流量增长趋于平缓”是不可避免的。对照公式来看,如何才能保证GMV的持续增长呢?有两种思路,如下图所示。

GMV增长的两种思路
一是仍然“死磕”流量,既然流量贵了,不增长了,那就去找更低成本的获得流量的方式;二是更高效地利用已有的流量,既然流量固化,那就去努力提升转化率、客单价。
要达成这两种结果,都需要更精细化地进行运营。具体来说有哪些常规的运营方式呢?各种电商运营方式如下图所示。

各种电商运营方式
针对低成本的流量获取,一是通过社交平台的低成本拉新来达成,如拼多多的做法;二是常见的电商造节,如“618”“双11”,通过令人有记忆度的大型促销活动,让流量自己回来。
而针对高效的流量利用,一方面是推荐的精准化,例如,通过千人千面算法给用户匹配更精准的内容,从而提升点击率及转化率;二是通过周期性的运营活动,来拉升短期的转化率。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电商运营做法,还有更多的就不展开了。总之,通过丰富的电商运营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流量的困局,达成更高的增长。
另外,从平台的发展来看,也能侧面证明精细化运营的发展路径。纵观京东首页的首屏变迁历史可以看到,一开始首屏只是一个工具集合界面;逐渐发展到现在,工具型的功能都藏在优先级较低的地方,而丰富的运营维度才是展示的首位。对流量从粗放到精细化利用的趋势,由此可见一斑,如下图所示。

京东首页的首屏变迁历史
3.创需求,为商家找到用户
电商平台,本质上是通过更好地匹配商家的产品与用户的需求,来达成商家的业务增长,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当然,在商家和用户之间,商家的业务增长需求是实打实的,而用户的需求,很多则都是通过电商运营被“培养、创造”出来的,如下图所示。

被培养、创造的用户需求
回想一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成了情人节?为什么在“618”“双11”会想要花钱?春秋上新、过季清仓为什么要买衣服?
因为商家需要激活你的购买欲。电商运营通过年复一年的线上活动、线下宣传及精心的节奏策划,去实现商家的种种需要。
直到今天,很难说用户的需求是否存在。因为这个需求已经被塑造并强化了这么多年,以至于我们的购买行为、价值观完全被改变了。现在再来问用户到底有没有真实需求,就像问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已经说不清了。
4.小结
综上,从互联网的行业发展、电商行业面临的问题与趋势,以及商家和用户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运营特别是电商运营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看到最后,你可能想问:道理我都懂,可我是设计师呀,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因为环境变得更复杂了,行业的寒冬已至,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
从本质上来说,无论角色如何,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交互或者运营等职位的差别,更多是手段的差异。如果能站在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了解运营在一个产品生命中起到的价值,就能够在面对项目时,更敏锐地发现问题、拥有更丰富的问题解决方式,而不仅仅只关注单一的设计视角,把自己关在设计师身份的小黑屋里,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