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来福的抽抽噎噎的生命在一个早晨划上了句号。他也许也有自己丰富的思维、敏感的情感,也许也有自己对生命的认知、感慨,也许也有对自己人生的无奈。可是一切在那个早晨,在他的呼吸终止的刹那随之终止了。人生的欣喜也好,无奈也罢,都随着生命的远去而消逝了。人们开始猜测着玉玲的归宿,都一致认为玉玲会离开这个家另嫁他人。

玉玲与婆婆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婆婆对她的行为感到恼怒,但是同为女人,在心底里又有着对她的同情。不过玉玲是她的儿媳,她不能将这种同情表露出来,她能表露出来的只有厌恶,因此她每天都对玉玲拉着脸。玉玲任劳任怨地干着家里的一切,对婆婆也是尊重的。她在婆婆面前像是一个干了坏事的小孩,低头默默地干着一切她能干的活。婆婆虽然厌恶她,但是还是会时不时地给她买回来吃的,穿的,买回来以后黑着脸一声不吭地将东西扔到玉玲屋里的炕上,然后就出去了。

这天婆婆为她买回来一件村里女人都穿不起的绸缎绣花衬衫,淡蓝的面料上绣着粉白相间的花,她穿在身上,在镜子里看着自己是那么得高贵、那么得优雅,她竟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而是一个水灵灵的、风华正茂的美丽少女了。她在脑海里构想着自己的浪漫的生活,构想着与自己的生活毫不沾边的另一种生活,她痴痴地想着,然后不自觉地笑了。她是一个爱美的女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可是什么是美好生活,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与她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她能体会到婆婆严厉外表下的关爱,婆婆的冰冷的心温热着她的温暖的心。她走过去找婆婆,想跟她道谢,但是走到婆婆身边后,又说不出道谢的话,只是红着脸说:“妈,那衣服一定很贵吧?”

“别管那些,女人能有几年年轻,趁年轻时候好看穿点漂亮的。”婆婆黑着脸说。

来福去世后,其实她们两人就成了相依为命的两个人了,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品味生活的五味杂陈。他们一起抚养着将他俩紧紧地维系在一起的来福的血脉——东东。

东东是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竭尽所有地宠爱着他。在这个村子里,东东是最幸福的孩子,他能吃着别的孩子吃不上的东西,他能玩上别的孩子玩不上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源自奶奶的实力与爱。奶奶在这个村子里是有名的铁娘子,从小参加革命,拿过枪,打过仗。解放后在公社里当干部,有着国家发放的固定的工资,是村里人人都仰慕的人物。

这天,一个外村的人来村子里找我妈。

“听说你们村有个死了男人的,正好我们村里有一个去年老婆病死了,年龄相仿。他家有一个女儿,人挺好的,家庭条件也挺好。你帮着说和说和?”那人跟我妈说。

“行吧,我帮你问问。”我妈答应了,她觉得玉玲应该去寻找属于她的幸福。

我妈跟玉玲提的时候,玉玲谢绝了,说她暂时不想考虑这件事情,她只想一心一意地把东东带大。

玉玲跟兰芝(有望婶)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农忙的时候,他们两家的活都是一起干的,根据兰芝的提议,他们都是先干玉玲家的活再干有望家的活。每次干活时,兰芝都是自己先挑不好干的活,把好干的省时省力的活留给玉玲。每到该吃饭的时候,兰芝就会说:“玉玲,别干了,坐在地头歇一会。我先回去做饭,你们一会儿回来吃饭。”如果遇到难得的吃肉的时候,兰芝会给玉玲多盛几块,而自己的碗里则一块也没有。玉玲看在眼里,打心底里对兰芝激发出无尽地感激,于是趁兰芝不注意的时候,夹块肉放在兰芝那没有肉只有菜的碗里。兰芝敬玉玲一尺,玉玲回兰芝一丈。有望叔有时默默地看着这两个女人,似乎她俩是把他摒弃在外的,而不是因为他而连接在一起的。他有时心底甚至会升腾起一种嫉妒,因为她俩对彼此的关爱而忽略了他的感受。

玉玲在村子里是属于会穿衣、会打扮、爱美的人,她的一头秀发会变换出来无数种花样,加上婆婆时不时地给她买漂亮的衣服穿,因此她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是美丽的、大方的、有魅力的。她是一个对美好生活有无限向往的人。而兰芝则跟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是属于比较随意的人,在穿着打扮上不会刻意地去花心思,一是因为没钱,其实最主要的是没有那样一种追求美的心境。玉玲跟她说:“人应该过一种向着美好奔赴的生活,而不是原地踏步。每天早上起来,看看明媚的太阳,绿油油的树叶,奔流不息的河水,想着我们的生活是无限美好的。然后对自己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呀,我要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

她让兰芝闭上眼睛,再睁开,看看明媚的太阳,绿油油的树叶,然后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呀,我要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

“心理有变化吗?”她问兰芝。

“真的好神奇,感觉整个人就是不一样了,心胸开阔了,感觉前面一片光明。”兰芝兴奋地说。

“我帮你梳头吧。你的头发挺好的,就是你不好好打理,我给你盘一下。”玉玲说。

玉玲将兰芝的头发一点一点地梳顺了,然后用她的巧手灵活地盘绕起来,玉玲的手每碰一下兰芝的头发,就会牵动一下兰芝的神经,从而使兰芝越发紧紧地跟她连接在了一起。

玉玲一边给兰芝梳头,一边又说:“其实,你也应该给凤霞打扮得漂亮点,一个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多好,她那么好的头发,让她留长了,扎个漂亮的小辫多好。”

“我生孩子那会儿,我还真希望是个姑娘。”玉玲笑了笑说,“我想像把一个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花枝招展得多好,结果生了个儿子。”

“哎,不过儿子也挺好,我们东东特别的懂事,很少惹我生气。他好像特别懂得心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