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电子商务专业思政元素挖掘

3.1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是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运用互联网及信息化工具,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领域从事网络编辑、网站运营、产品运营、新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与网络推广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太多惊喜、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爆炸时代来临,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涌现,网络传播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这些都对当代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将来不仅是网络信息的阅读者,更可能是网络平台的工作者、网络信息的编写者和传播者。因此,对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行为的规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2 电子商务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

电子商务专业思政元素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挖掘:一是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归属;二是依据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岗位职业素养要求;三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其背后的文化优势;四是结合国际国内时事。

3.2.1 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归属的思政元素挖掘

结合电子商务专业面向的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重大成果、突出人物、目前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挖掘其在发展实践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使命感与责任感,砥砺奋进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思政元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例如,在“电子商务导论”“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中,以权威数据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又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的报告、《互联网趋势报告》等发布的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和评价、预测信息表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总额的40%以上;中国互联网独角兽公司的数量领先全球,全球26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3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出现的20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企业占据了9家,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通过科技创新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赋能传统零售行业新模式,新模式下的智慧新零售业务领先全球;等等,在增强学生对专业发展自信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再如,借助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展示的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成果:移动支付、无人零售、共享单车、快递业智能分拣和智慧物流体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介绍我国短短二十几年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国家自信、自豪感。在电子商务领域突出人物中,以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的创业故事为题材,通过介绍其怀揣梦想、几起几落、艰苦创业直至成功创建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故事,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使命感与责任感、团队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用他的人生故事激励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心存高远、砥砺前行。

3.2.2 依据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岗位职业素养要求的思政元素挖掘

从职业素养养成的角度挖掘育人元素,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包括职业内在的要求和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

以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思政元素的挖掘为例。作为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从业人员,熟悉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网络行为,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30余部。在“互联网运营能力综合训练——网络营销模块”“职业岗位综合实践——微信编辑与公众号运营模块”等相关课程中,以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如网络名誉权侵权案例、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网络“刷单”行为、中外信息博弈案例等,使学生知晓相关法律规范,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反动、虚假信息;具有职业操守和诚信品格,能分辨正常营销与恶意营销的界限;遵纪守法,确立法纪观念及公民意识,同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2.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其背后的文化优势的思政元素挖掘

选取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治国理政、军事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挖掘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和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课程中,在介绍仓储概念时,以我国的仰韶遗址作为导入点,介绍我国古代人类对于仓库的早期运用,说明我国人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运用智慧提高生产技能,并以此改善物质条件及生活环境;再融入先秦诸子百家提出的“重储”思想,管子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提高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引入青岛海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引入《道德经》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培养学生踏实工作、勤奋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运输管理”课程中,介绍我国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交通建设奇迹,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培育学生懂乡情、知国情、爱家乡、敬祖国的情怀。

3.2.4 结合国际国内时事的思政元素挖掘

特别关注与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提升其分析问题能力的思政元素,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中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例如,在“职业岗位综合实践——微信编辑与公众号运营模块”课程中告诉学生,不仅要掌握微信图文信息编辑发布技术,更要知道作为微信平台工作者、网络信息的编辑者、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责任重大;必须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比中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凸显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