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十万官军下湖口

  • 窃国
  • 一只懒狗
  • 3281字
  • 2024-08-03 19:31:21

书接上回。

经过众人商议,何谋全决定放弃郦郡左光先,管他是生是死,暂且不救。

何谋全大军收复勉县后,再扑长宁!

在高贼的后方要地好好放一把火,不仅能打击二贼的攻势,同时也能间接缓解左光先、洪承武等将面临的攻势。如果高贼没了粮,郦郡之围不救自解,至于左光先守不守得住,这并不要紧。

何谋全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认定云懿提出的假想——高贼缺粮。如此一来,作为武定节度使仓库的长宁必失,高迎风肯定会派大军前去围攻,或是征粮。另外,如果高迎风主力在久攻郦郡不下或者攻下郦郡的情况下,也必然会派人马守住通往长宁的鸳鸯坪、前安、湖口、双虎山等地。

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是往长宁、出长宁的必经之地。

另外一个方便何谋全出兵的因素则是,勉县刚下,高成败走武定。勉县距离武定少说也得四天,这四天,已经足够何谋全发兵长宁!

如果能夺回长宁,占领双虎山、前安等地,何谋全的近十万大军还能威胁驻扎在长宁附近以及郦郡方向的流寇主力,可谓是一剑数雕。

当然,云懿的这个计划风险性也极大,如果郦郡、武定全部被攻占的话,何谋全此行就是孤军深入,极有可能被流寇形成战略包围。

可以说,这一次的行动完全是刀尖上跳舞,以何谋全自身为饵,吸引流寇的火力!但与援救郦郡、武定郡两地相比,则风险又大大降低,接下来的一切,就看何谋全怎么处理了。

命令颁布,十万官军下湖口!

定初元年七月十五临近卯时,清晨的第一缕晨风拂过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勉县县城,在太阳还未升起时,何谋全率军放弃已被高成屠城的空城,出城后向西南方向开进。

目标直指长宁。

但何谋全不知道的是,志得意满的高迎风与黄温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意见。随后,在高迎风部下谋士罗汝才、黄温麾下第一大将李小过的建议下,正摩拳擦掌准备发动一场打破郦郡僵局的战斗。

定初元年七月十五午后,高迎风遣长子高进为将,将兵五万,于夜色下离开郦郡悄悄赶赴前原,策应鸳鸯坪、湖口、前安、双虎山等地流寇;黄温以邓国能为将,发兵三万,助力高迎风,同赴前原!

下午,流寇派人从左光先出城的地道出去,出城后探寻到了左光先的踪迹,往三屯寨方向而去。高迎风得知消息,叫来高信一,让他带三万前往三屯寨,务必捉拿左光先。

二贼准备发动前原战役的原因则起源于高迎风义子——高信一,他从送县的伏击场传来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

七月初七,带走了何谋全麾下全部骑兵的徐定昭、杜至焕二将在振武会师,并于郦郡、晋州交界处的送县追上了驻步不前的洪承武所部;徐杜二人向洪承武说了何谋全的安排,并把何谋全大军已经失踪的情况也一道说明。

本就愁眉不展的洪承武听说何谋全的主力不见踪影,和杜徐两人断了联系,心中更加烦躁!这还怎么去救郦郡?何谋全误本公大事矣!

何谋全大军消失,无疑给洪承武带来了沉重打击。但郦郡必救,否则前西州刺史高阶的下场就是自己的明天,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退无可退的洪承武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七月初九,徐杜洪三兵会师后近四万的精锐骑兵在洪承武的命令下从送县再次出发,抄小路向东南方向而去,人衔枚,马裹蹄。

即便如此谨慎,即使他各种绕路翻山,但是大军的行踪还是暴露了。在如今遍地流寇的武定,岂容洪承武瞒天过海?

哨兵向高信一报告了晋阳方向有大队官军马兵进入郦郡境内的情报,高信一问有多少,哨兵只道,无边无际,不可胜数。

在细细分析后,作出了这必然是何谋全主力的判断,当即放弃了埋伏的想法!

如果只是洪承武的孤军,那吃掉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官军何时有这么多马兵?高信一头一次感觉,事情好像不是晋阳传来的消息那么简单……

仅凭自己麾下的人马,即使算是精锐,想要伏击数量如此巨大的官军马兵,无异于痴心妄想!于是立马昼夜兼程,亲自赶回郦郡,向坐镇中军的高迎风说明了何谋全主力进入郦郡境内的消息。

得知洪承武率数万骑兵回援,志得意满的高迎风头一次感到了坐立不安,立即与黄温见面,两贼会面后,李小过、高信一、罗汝才、高进、邓国能等流寇重要将领也各自发表了意见。

除去相异部分,这些将领都认为,如今郦郡虽然已下,但左光先却逃走了,人虽只有一个,但是这个冷血屠夫却对义军充满了威胁,不可放任不管。另外,何谋全主力已显,那么不如在前原方向与晋阳官军决战!

最后,由高迎风拍板,援前原!防止洪承武狗急跳墙。

在这之前,郦郡保卫战也值得一提。

流寇数十万大军打一个只有不到两万官军驻守的郦郡,居然打了十二天才攻下来!

李小过甚至从附近的村庄抓了上万的老百姓,开战时,将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赶到流寇军前,为流寇大军作挡箭牌。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威胁左光先,你姓左的不是武定副使么?我看你敢不敢杀你治下的百姓!

结果出乎李小过意料的是,左光先看到流寇驱使百姓攻城,竟然面不改色。挥手下令,任何敢于登上城头的,杀!毫无疑问,这些百姓尽数身死,除了死于左光先箭下的,还有一一小部分是在跟流寇反抗时被杀死的。

李小过的计策失效,他也没想到,这左光先竟是个没爹妈的孤儿,面对百姓都能痛下杀手。

七月十三日黄昏,左光先打退了流寇的第二百八十一次攻城。

这十一天,左光先用诈降、夜袭、火牛阵、放金水等各种方式,在二十余万流寇的包围下坚守了足足十一天!

夕阳下,烽烟冲天,尸横遍野,旌旗残破,这一次官兵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

左光先下令,召集了还能动弹的所有官兵。清点人数以后,还剩了不少人,共计一千四百七十八名官兵。

左光先站在台上,望着台下的士兵,久久不说话。

他头顶的发髻被流寇削掉了,现在是披头散发,脸上还有一大片触目惊心的伤口,结着黑痂;盔甲残破,上面沾满了的鲜血在风吹日晒下已经变成了黑色。

自七月初三高贼围城以来,城中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二名镇兵,四千三百余屯田兵坚守郦郡,与数倍于己的流寇血战十一天。两万三千人,战至今天七月十三,只剩了一千四百七十八人。

很惨么?是很惨,因为那一万多战死的弟兄永远都不回来了,从此以后就要长眠在这异乡的地下,于九泉之下为皇上守边。

左光先看着眼前的弟兄,满是欣慰。

但他还是要说出那些残酷的话,他站住脚步,抬头遥望东方,那是晋阳方向。

左光先说道:“我们固守郦郡十一日,弟兄们几乎死绝,除汝信和我、判官,武定节度使校尉以上的将领全部战死,但我们也歼敌七万有余。以不到两万兵马对二十万,我们杀了七万多匪兵,这下高迎风也该知道,武定镇不是那么好打的!”

话音落地,也引起了反响。

“让那姓高的亲自来,看老子不一箭射死他!”

说话这兵是个弓箭手,这十一天的守城战,他足足射杀了一千一百余名流寇,声名大震。

“小的就是郦郡人,这里是小的家乡。小的当了十一年兵,要是流寇还敢来,小的肯定还得弄死十来八个垫背!”

……

“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左光先抬手虚按,众兵士顿时安静了下来,左光先继续说道:“我早就知道有些弟兄在谈论密道,想逃出城。夏培成还活着的时候,曾向本使建议炸了密道,本使没炸。因为我给你们说过,如果七月初七援军不到,咱们就走,结果没成想第四天夏培成就战死了,他殉国以后,将士们请命留守,与贼军血战到底,为夏培成报仇。”

“这一打,就是十一天。将士们用事实证明了,武定兵不是好相与的,但……”左光先话锋一转,道:“坚守了十一天,援军都没有到,附近大营也都被贼兵歼灭,我看是没人来救咱们了,咱们得走了。”

“留后相公呢?他怎么可能不管弟兄们?”有人问。

左光先点头,解释道:“留后率兵前往晋阳相助钦差,如果何谋全执掌了五边,相公早就该回来了。但是如今相公与何谋全都没踪影,本使估计,应该是周延益已经杀了相公和何谋全,否则断断不会直到今日还没踪影。”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留后和何谋全在来的路上中伏了,损失惨重,已经失去了救援郦郡的能力,这也是最大的可能。毕竟,晋阳到郦郡的路上有太多的地方可以设伏,他们救人心切,一时中伏,也在情理之中。”

左光先话说完,台下众兵士已经没人说话了,悲观绝望的情绪迅速在军中蔓延。

“尽人事,安天命。”左光先道:“城池没有再守下去的必要。”

说完,左光先看向江玉龙,道:“江书记,把官邸的财宝都分给弟兄们,然后烧了粮仓、军械,走密道出城。”

“军械已经没了,聊胜于无,粮仓必须烧。”江玉龙道:“只是……大副,咱们出城以后去哪里?”

“往三屯寨,那里还有的一部分兵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