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 窃国
  • 一只懒狗
  • 2035字
  • 2024-08-03 19:31:21

前原卫城北,一处临溪密林边,堆起了两座高大的土堆。

左边坟堆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何谋全亲手用剑掉刻的几个大字。

太子率卫,不寿男赵真定之墓。

右边坟堆前,也同样立着一块方正的石碑。

上书“蛇台尽忠铁鹰—银蛇之墓”,乃蛇台鹰首紫韵亲手刻画。

除了坟堆与草草赶制的石碑外,各自坟前还放着两束野花,是何谋全亲手采摘。

再往前一些,是赖狗残破发黑的人头,放在一个木盘里。

云懿、韩令孜等击杀赖狗后,摘走了他的首级,如今正放在这里,祭奠亡故的赵真定;对于银蛇来说,全歼前原卫的流寇,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里就是赵真定与银蛇的埋骨处了。

葬礼很是简朴,背靠青山,面朝流水,是一处难得的清净地。

赵真定的佩剑,两套破旧的换洗便装及一套太子率卫的戎装,也随同他一起葬进了坟墓。

银蛇自小孤儿,铁鹰卫士抚养长大,并没有什么牵挂和身外之物,要说牵挂,也只有子规与顶头上司紫韵;随他葬进去的,也只有半截断剑和两套常服。

在赵真定、银蛇的坟旁,左右两边分别是陷阵营千总李泽清、朱湘,西平营副将沈平的衣冠冢。

这三人临终已有遗言,战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

贺隆臣、严道遵照遗愿,依照几人官位、从军履历的顺序依次而立。

何谋全为首,率先三鞠躬。

而后,在何谋全的提议下,在场的五边将领贺隆臣、严道、于为年等人和韩令孜、武敬、刘求仙等,以及撑着伤势来到现场的子规、柴襄等,随何谋全起头,齐齐轻唱送别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长亭外,古道边……”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最难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来时莫徘徊……”

一阵阵风吹过,歌声飘扬在溪流边,在灰蒙蒙的天色下,送别为国尽忠途中不幸先行离世的友人。

一曲终了,子规伏地,抱着银蛇的墓碑,嚎啕大哭。

“师兄,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回京师述职的么,你还让我教你筑梦术,师兄,你醒醒啊!呜呜…… ”

她重伤当夜,又惊见陈长廷,昏死过去,直到今天早上醒来,才知道银蛇已经死了一天一夜了。

其中惊讶,哀痛,谁能知道呢?

紫韵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见了这一幕却仍是身体一震,双目赤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子规,不哭。你师哥在天上看着你呢,你师哥这么疼你,你这么哭,岂不令你师哥伤心?起来,咱们要留着力气杀贼……为你师哥报仇。”

“呜呜呜……师兄!”

子规脸色惨白,双眼通红,哭得背了气,牙关打颤。

紫韵抱着她,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拍着她的背,给她顺气。

两人如此,即便在场的都是大老爷们儿,也心有不忍,但又不知如何劝慰,只好默默站在一边,时时说些人不能复生之类的话。

子规哭了好久,才稍稍缓和了一些,她顿了顿,像是想了起什么,转身看着何谋全。

眼神却不再明亮温和,而是充满了憎恨和消沉。

“都怪你!”子规看着何谋全,大声道:“我们铁鹰卫士根本不归你管,没有缉事房的命令和皇上的旨意,谁的话我们都不用听!要不是你寻到蛇台,师兄根本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你想当大英雄,想平定天下,让我和师哥给你打仗!为了你的雄心壮志,有多少豪杰将士埋骨沙场,甚至尸骨无还?”

“你害死了师兄,你这个罪魁祸首,何必在这里装出一副悲切切的样子……”

紫韵心疼的抱紧了子规,劝道:“不可胡说,是大人救了你,再说……铁鹰卫士迟早都有一死,免不了,你我都有那一天,不要再说了。”

子规哭道:“前原卫死了几十万人,还差子规一个么?他要,子规还他就是!”

“子规,此战非本差之罪。”何谋全说道:“按计划,流寇在西门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是有人泄密,才致使你们陷入险境。但银蛇之死,本差难辞其咎,本差答应你,一定找出那个叛徒,为银蛇报仇。”

“报仇?”子规苦涩道:“报了仇,师兄就会活过来么?何谋全,你告诉我,你能让师兄活过来吗?”

在场众人见子规如此无礼,直呼何谋全名讳,纷纷变色,想出言呵斥,却不想陈长廷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别人不清楚此间事,陈长廷是清楚的。

银蛇加入铁鹰卫士早子规三年,却恰好分在一个小队的。是一起练功,一起挨打挨骂,一起长大的。

两人自小都是孤儿,名为师兄妹,实际上银蛇早已经把子规当成了亲妹妹看待,子规又何尝不是把他当亲哥哥看待呢?

陪护自己十几年,如师如兄的银蛇,这下却突然死了……

面对子规的质问,何谋全无言以对。

他知道,即使他现在舌绽莲花,说破天也改变不了银蛇已死的既定事实,心神伤悲的子规也听不进去。

既然说什么都没用,他选择了闭嘴。

闹得这么不好看,老好人贺隆臣看不下去了,出来打圆场道:“子规姑娘,高黄二贼袭击武定,大人也是被迫征战,哪里是为了他自己呢?莫说寻常将士,便是大人的心上人都已经卧床不起,大人自己也多次亲赴前线,参与战斗,哪里有什么私心呢?”

严道也劝慰道:“大人身经百战,屡屡身陷险境,身上的刀伤剑伤无数,保护了多少无辜百姓免受流寇屠刀,你还是冷静一下。而且你刚刚醒来,切不可悲愤过度,伤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