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 窃国
  • 一只懒狗
  • 2133字
  • 2024-08-03 19:31:21

杨姓宦官还说到,朝廷现在战和不定,部分官员建议割地与蛮人议和,暂免兵祸。也有一部分建议放弃京师,向南迁都,还有一部分则表示万万不可投降、不可议和,也不能迁都,坚决主战。

三派在朝会上争论不休,根本没拿出一个统一意见。

这骇人听闻的消息就像一盆冬天的冷水,猛然浇灌在何谋全等人头上,心中击溃高迎风的喜悦被现实无情砸碎。

第二条消息,则看不出是好是坏。

七月初九,独占鳌头、霸占朝纲十余年的权臣徐太岳,于京师郊外梅庄病逝,寿终七十六岁,谥曰“文忠”,朝廷追赠靖王。

徐太岳的死,使得本就暗流涌动的朝野形势更加诡异,各派党争之势愈发明显。

第三条消息则离得较远,发生在嵊州、天南州,嵊州剑南节度使田季安公然作反,僭越称王,剑北节度使李师道遥相呼应,称盛王。

与此同时,天南州刺史公孙白向朝廷进表,言辞中颇有为李师道开脱洗罪之调。

情势很明显,两镇一州,三人遥遥呼应,摆明了不再接受朝廷中央号令,要扯旗造反。

最后一条消息则是关于晋阳的。

晋王府二世子刘宏弑父,杀晋王刘肁,刘玄得报,震怒,大骂纲常崩坏,父子乱伦。

刘玄发怒,结果自然也能猜到。

宗人府宗正令传刘玄诏令,晋王刘肁通奸儿媳,不堪入目,不堪入耳,实为宗庙之耻,赐死。鉴于其已经被其子杀死的情况,宗人府将刘肁从皇族中除籍,贬为庶民,坟冢不得僭越王侯葬制。

世子刘宏,嚣张跋扈,为恶晋阳,勾搭娼妓,品行败坏,而且亲手弑父,人神共愤,天难容之!宗人府着其自尽。

同时,朝廷宣布罢晋王,降为晋阳县侯,王田并府,并没收了晋王府的全部财产。

“短短半个月,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何谋全如大梦初醒,一脸不可置信。

北疆形势为什么突然恶化到了这步田地,连汉廷最精锐的北疆军都连吃败仗,蛮人就真的战无不胜么?

为什么,为什么突然这么强了,何谋全登时无语。

还有晋王府的事,不禁让何谋全暗自心惊,心道那铁鹰卫士赵洁妃、贺恨寒等真是太有手段了,只是半个月时间,就让晋王府父子仇杀起来。

天底下最难缠的藩王—晋王刘肁,恐怕到死也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铁鹰卫士只是派出两个美人,就把晋王府搞了个分崩离析,魂归九泉,而始作俑者—赵贺二女,将会以铁鹰卫士的身份,接受刘玄和掌刑房的嘉奖。

何谋全皱着眉头沉思时,杨氏宦官又道:“大人,还有一件事,咱家也得一道说了。”

“杨公公但说无妨。”

“皇上已经下制,有斩贼首高迎风黄温首级者,赏万金,赐万户侯。”杨氏宦官说到这,脸上露出喜色,有些兴奋道:“咱家听说武定一战中,高迎风已经授首,这可是封侯之赏,十年未有之盛事,却不知是哪位将军的功劳?”

“杨公公误会了。”何谋全摆了摆手,解释道:“我们当时虽然杀到了高迎风近前,却并未得手,还险些遭了流寇毒手,只是撤离之时,洪相封击中了高迎风脊椎,这并不致命。”

“据传,是汪兆麟趁机杀害了高迎风,随后汪兆麟被高迎风义子高信一斩杀,如今的贼王,正是高迎风长子高进。”

“哦……原来是这样。”

他脸上的喜悦一闪而过,渐渐消失。

何谋全情绪低落到极点,也没有再多问,挥了挥手,命人带天使下去休息。

韩令孜看着杨氏宦官离去的背影,走到何谋全身边问道:“公子如何打算?”

“如何打算……”何谋全眼神里流露出坚定,平静道:“自然是奉诏,高迎风一死,流寇之间矛盾重重,而且又损失了那么多人,短时间内掀不起风浪,有洪承武在,五边形势暂不用担心。”

“可是黄温主力尚存,此人不可小觑……”韩令孜脸上一片担忧,沉吟道:“恐怕黄温不会轻易死心。”

何谋全摇了摇头,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高黄二贼,犹如二虎,如今高军相对势微,难保黄温不会有吞并高进的想法。”

“再者,下阴关方向就是云州徽州,这两地官军应该也会与五边呼应,攻袭黄温后方老巢,迫使其退兵。”

“黄温肯定也不会因为武定而丢了自己的老巢,毕竟他在云徽经营已久。”

韩令孜点了点头,他只是一想,也就明白了。

何谋全望向北方,捏紧拳头:“京师危险,此乃头等大事,我必须立即起身北上保卫京师,与皇上同生共死。”

韩令孜点头,深以为然,京师的消息传来,他同样震惊,只是长久以来息怒不形于色的习惯让他没有表露出来。

韩令孜说道:“既然五边不用再考虑,公子当务之急应立即交接手头事务,还政晋阳府。”

“杨和虽然已死,但朝廷尚未决定出新任五边总督,我们一走,恐大权旁落他人之手。”何谋全面露忧虑,刘玄还没有挑出五边总督人选,当然也可能是朝廷党争阻碍,导致新任五边总督迟迟没有选出。

如果自己不安排好,就一走了之,恐怕会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夺了五边总督的位置。

“老奴倒是以为,左光先可暂且担此大任。”韩令孜出谋划策,分析道:“左光先能当上武定大副,是徐太岳一力保举,武定一战也证明其文武双全,忠义无双,左光先的确有总督之才干,公子以为如何?”

韩令孜明知左光先是徐太岳的人,却毫不避讳,反而还推荐此人。

“也是。”何谋全想了想,说道:“左光先虽为徐氏委任的大副,但对朝廷是忠心耿耿,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应该放下党争偏见。”

三两言,便敲定了人选。

随后,何谋全找到杨氏宦官,说明想委任左光先为五边总督的事情,可杨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直言不能任用徐党一派的任何官员、将领!而且,一旦有机会,还要夺了左光先的兵权。

何谋全无奈,只得说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在武定的见闻事无巨细说给了他听,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杨氏宦官才勉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