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事很多,惊动了武帝,武帝命大内总管赴藏经殿查看,那宦官调查了一番,最后奏请武帝封锁藏经殿。
武帝准,于是藏经殿被封,魔剑手卷也被封禁在了藏经殿顶层,宫里还请了很多得道高僧、有名术士作法设阵、超度,费了很多手段,诡异的事才慢慢没有了。
可以说,魔剑手卷就是皇宫里的禁忌传说,那藏经殿,也被宫里的太监宫女传成了“闹鬼的宫殿”。
直到现在,黄昏以后都没有人敢在附近逗留,藏经殿静静矗立在七大内皇宫中,成为了一个常人不敢涉及的禁地。
刘仙之、刘道之、刘疑等人请命刘玄,要求取出魔剑手卷铸剑,看来他们对其中秘辛了解得也很多,至少比自己知道的多得多。
也许这把剑出炉之际,就能为汉廷与蛮族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画上一个句号。
前些年,雪原蛮人与汉廷关系多好啊。
两家互开边市通商,汉人以蛮人稀缺的丝绸、布帛、盐铁交换蛮人盛产的战马、毛牛、毛羊,汉地的商帮也常常派出商队,去雪原上做生意,蛮人那边也有商队来京师、内地卖马、卖自己其他的特产。
官方方面,蛮族大首领的女儿嫁给了汉朝皇帝,被册立为贵妃。许许多多的蛮人从雪原来到汉地居住、经商、种地,甚至参军入伍,成为汉朝军队的府兵。汉朝这边也有很多读书人、士子前往雪原讲学,教化那里的人,也有很多手艺人闯北口,带着家人与自己手艺去雪原谋生计,带去了先进的耕作、冶炼、纺织等技术。
逢了灾年,汉帝国这边也会对蛮族施以援手,给予粮食,或是派人前去指导灾后重建……
一切都是好好的,可现在两家却是不共戴天之仇。
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要从天宪皇帝说起,天宪年间,蛮族别林部首领的女儿嫁到了汉宫,被册立为辽贵妃。
不久后,与辽贵妃不和、已经怀了天宪皇帝的种的沈美人在宫中离奇死亡,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自己的地盘被人弄死,天宪皇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遣铁鹰卫士、刑部、大理寺三司彻查。
沈美人的死并没有证据指向辽贵妃,但铁鹰卫士仍然以辽妃作为案件突破口,谁让沈美人生前与辽贵妃不和?
可惜,没等沈美人案告破,辽贵妃所在的怡和殿失火,辽妃与怡和殿几十名宫人全部葬身火海,无一幸免。
善良单纯的辽妃没有等到三司还她清白的那天,在宫中含冤而死,年仅二十三岁;沈美人以及辽妃的死,也让天宪帝心灰意冷,不久就独自移居西苑,自此开始了修仙之旅。
次年,京师一带疯传在中原的蛮人要造反,与此同时,在左右龙武军、左右羽林军中当兵的大量蛮人被捕,遭到杀害,刑部尚书楚材与兵部尚书向天下各州发布命令,清查蛮人。
至天宪十九年,在中土遇害的蛮人达十万之巨。
后来,蛮族首领别林又给天宪帝写了几封信,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写来的信并没有回音。之后,北疆刺史府九元郡五千余蛮族士兵率先造反,放出了武装反抗汉廷暴政的第一箭,从此两家连年交兵,战事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巨大。
到了今天,蛮兵已经打到了京畿,除了天下震动之外,何谋全也很好奇,当初那些策划对蛮人实施清洗的刽子手们,可曾有一点点后悔、害怕?
扯远了,话归原题。
刘玄向何谋全详细介绍了魔剑手卷,听完以后,何谋全的心情十分复杂。
一是对朝廷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到一把剑上而感到荒唐可笑,金人兵临汴京时,宋徽宗想的不是如何排兵布阵,而是把退敌的希望抱在道士作法、六丁六甲的身上,最后落了个国破家亡皇族尽数被掳走的囚徒奴隶困境。
二是因为刘疑会殉剑,这个落落大方的公主,这个老皇帝最疼爱的女儿,这个一笑倾城的女子,等待她的是熔炉,熊熊烈火。
最后则是对魔剑威力持怀疑态度。
但这些想法何谋全不能说出来,刘玄已经点头,他再反对,无疑是自取其辱,打皇帝的脸。
“皇上,铸剑池在哪里?”有没有用,要看了以后才知道,何谋全决定自己去看看。
“怎么,你要看?”
何谋全郑重点头,沉声道:“臣想看看,这把剑是否真如传闻一般。”
“好。”刘玄同意了,整理了衣冠,然后站起身:“朕与你同去,走吧。”
何谋全看向后面一直没有说话的云懿,问道:“云懿,你要去看看么?”
“去。”
“皇上,那老臣就告退了。”邱秉真见皇帝与何谋全、云懿三人要走,向刘玄告退,离去了。
自韩貂寺离去后,刘玄任命陈洪为新的貂寺,至此,大内武宦中武功权谋仅次于韩貂寺的陈洪成为新一代大内总管,负责处理皇帝的私事、分担部分朝政,当然,主要任务还是贴身保卫刘玄。
论忠心,怕是没有人比陈洪更忠于刘玄了,即便他武功盖世。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脏活儿都是他做,皇帝不方便出面的事也都是他做,朝中、京师的大小文武官员可以说都是他陈洪的敌人。
这些人也一向敌视他,如果没有了皇帝的庇护,他是看不到第二天太阳的。
此番前去看剑,自然也是他带路。
陈洪掌灯走在前面,带着三人在结构复杂的椒房殿内左转右走,在漆黑中凭借一盏灯走了好一会儿,四人才看到前面透过巨大帘子的红光,殿内的温度急剧上升,灼热的感觉渐渐包围了四人。
峰回路转,正是椒房殿后殿,这里已经被清除了一切杂物,只堆放着一些不知名矿石、燃料,空旷的大殿中央,一座巨大的铸剑池赫然出现在何谋全眼前。
铸剑池旁边站着十几个精壮男人,光着上身,汗流浃背,正在搬运矿石、烧火,见皇帝来了,急忙跪拜,刘玄挥手示意免礼。
暗处,值守的铁鹰卫士也冒了出来,向刘玄见礼。
十几名铸剑工匠以及负责从旁协助铸剑的铁鹰卫士兵仗房的铁鹰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向刘玄叩拜。
“大家都继续。”刘玄挥手,视线在大殿中扫过,问道:“徐夫人呢?”
“草民不知……”有工匠回答。
“皇上,民女来了。”极具穿透力的女声响起,何谋全望去,右边黑暗处一道人影款款而来,身形有致,风姿绰约,脸上带着面纱,平添几分神秘。
正是何谋全的老相识、盛名满江湖的炼器宗师—徐夫人。
徐夫人,云州浔阳人士,本名不知,年龄不知,约莫三十,乃当地炼剑世家的继承人,技艺精湛,在铸剑炼制器具一道上已经炉火纯青,堪称一代宗师、
想得到她亲手铸造的剑,没有白银万两是不行的,当初,卢龙节度使王程叛乱,朝廷下诏讨伐,时在兵部驾部司任职的何谋全奉命先行,去的时候带的兵器就是徐夫人亲手打造的匕首。
匕首本利,吹毛短发,又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何谋全与聂氏刺客以此刺于王程,王程当即毙命,随后卢龙平定。
何谋全跟她算不上很熟,只是说过几句话,但何谋全知道徐夫人向来不关心朝政,生活在御剑山庄这么多年,也几乎是避世隐居。
这次,她怎么会进京,还主动对朝廷施以援手?此中恐有文章。
“朕来看看,看看这剑怎么样了。”刘玄在徐夫人以及一众铁鹰卫士、工匠的陪同下,带着何谋全与云懿靠近了铸剑池。
走近了细细一打量,左边熔炉直径约七尺(一米八九左右),高九尺,实在是个庞然大物,这熔炉类似丹炉,专职炼化矿石和那块天石。
右边的铸剑池,长约一丈,高四尺、高六尺,里面堆满了燃烧的炉石,铸剑池通红,升腾的青红火焰时不时跳动一下,吞噬着周围的空气,高温使得周围的空气都在跳动扭曲。
熊熊烈火,升高了整座大殿的温度。
何谋全只是一靠近,便感觉浑身灼热,仿佛整个人就要被蒸发、燃烧起来一样,粗略估计,这温度不低于八百度,真不知道是怎么达到的。
不过好在旁边铸造了一座高台,通过台阶站上去,可以居高临下看整个铸剑池,同时还可以避免高温的烘烤灼烧。
不过即便是这样,何谋全还是被热得浑身冒汗。但为了一窥魔剑真容,他也只能强忍着脸上的灼热刺痛和流淌的汗水。
站在台上,望着铸剑池,一把长约八尺、宽约两掌的剑赫然插在铸剑池中央,已经成形了。
剑身呈血红色,剑身周边为黑色,周身散发着邪恶,只是看一眼,就能感觉到其中流露煞气和杀气。
这熊熊烈火,竟然不能炼化它,甚至还让他越来越坚韧、锋利。
刘玄望着这把剑,眼神里流露出期待:“徐夫人,此剑还需要淬炼多久?”
“回皇上,一共需要淬炼三十一次,现在已经淬炼了二十次,还需要淬炼十一次,大概二十天左右。”
“淬炼完毕后,当天完成殉剑,再将殉剑之人的灵魂与剑祭炼七天七夜,使其融合,就可以出炉了。”
“这么说,朕还得等一个月?”刘玄的语气有些不满。
徐夫人点头,拱手道:“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所以皇上务必坚守一月。”
“好。”刘玄沉默了很久,终于还是点头道:“朕就再给你一个月!”
“另外,殉剑之人,皇上可确定下来了?”
魔剑的铸成在她看来只是时间问题,她有绝对把握炼成,但此剑的成功与否,决定因素在于殉剑之人,不是皇室正统血统的话,没用,不是处子处女之人,也没用。
殉剑之人必须是皇室正统,必须是处子,必须是心在社稷、爱着这个国家的人,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便铸成了,也是一把灾剑。
到现在为止,皇帝仍然没有确定殉剑之人,还在犹豫中,这不禁让她有些焦急。
刘玄倒是不以为然,淡淡道:“不是还有一个月么,时间到了,朕会给你一个人。”
临江公主虽然早就自请殉剑,但刘玄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因为他作为皇帝要是说出口了,就是金口玉言,不可更改。
他只要没说,事情就有转圜的余地,或许到时候可以寻到其他人。
她毕竟是父皇最疼爱的女儿,她毕竟是朕的长姐,她还没有嫁人,还没有好好看这个世界,朕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