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往下掉的排名,无法坦然面对的糟糕分数,生病不敢请假怕耽误课程的犹豫,就算想要站在高楼上像被猎人打中的鸟儿落到地面上,也没有想过休学或者退学。
人生好似一座被事事囚禁的阁楼,出不去,更逃不走,这段人生更不能容错,因为总会有人告诉你,“你这样做是错的,是不应该的,是会令辛苦栽培你的父母颜面尽失的……”
那花儿的健康呢?花儿开不开心,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幸福,就无人关心吗?难道花儿只有开得鲜艳漂亮,才能得到关注,得到爱吗?
我很痛苦,做题好累,题目好难,知识点晦涩难懂,问了老师两遍就不敢问了,我不是好学好问的学生,没有不耻下问的良好精神,那两次已经耗尽了我的勇气,别人一问就懂了,我的“加载器”却还在加载中,好像自己比别人笨一样,好像有不会的题目会令人感到羞耻,好像就只有我还不够努力……我从未如此怀疑过自己。
下课后我戴上帽子遮住自己通红的眼睛,还戴上了口罩,我抱着书本,潜藏在往外涌的人群里,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离开并没有让我感到舒适一分,我反而更压抑,其中一个人撞掉了我的书本,就这么走了,一句道歉都没有,我愣怔地盯着地上的几本书,缓慢地蹲下身去捡。
【陈桁时,我要自己回家,你别等我了哦。】
不能让他看到我这副狼狈的样子,我的痛苦和负能量都不许传达给他,他没有给我回复,我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打开门发现家里一片漆黑,我有些庆幸,问爸妈去了哪里,得到他们说会晚点回来的回复,我才放心地卸下力气,颓然地坐在玄关,把手机音乐声稍稍调大,崩溃地哭了出来。
我的父母很传统,小时候发现我写小说,只当我在写故事玩儿,再大一点到了初中,就对我说我写着玩玩就好,别想靠这个挣钱,哪怕我喜欢。爸爸说,我不可以当小说作者,很没前途,也很没用。妈妈说,我不可以不读书,不可以成绩差,不可以多次请假,说我要考个好高中好大学。他们为我铺好了路,让我按他们的想法去走就好,不喜欢不适应都只是一时的,能赚钱,有前途比什么都重要。
我当然明白,读书是一条艰难但也是最能让人与社会关联,靠近向往未来的道路,是普通人去看世界的“捷径”。可它也需要我付出代价,时间,金钱,我的身心健康,我真的很害怕,捡支笔的功夫就听不懂题目,我会慌张会恐惧,会把这件事放大,上升到我会落于人后。
我讨厌竞争,讨厌等级排名,讨厌考差的分数被念出来后传入耳中的唏嘘声,但我是学生,即便是被迫卷入这场竞争的,也只能把苦咽下去,毕竟世间不止我一个学生。一次高考失利,会被父母指责,会被亲戚批判,会被同学嘲笑,会没有脸面再出门。
是的,这就是竞争失败所要面对的困境,我只能拼了命埋头苦读,为了满足父母对我的期待。父母常说,“你读书不是为了我们读的,是为了你自己,为了你自己的未来”,可对读书没有丝毫兴趣的我只能像个木偶一样去听从父母的安排,因为我也知道,无论怎样,我都不能不读书,不喜欢也得不断地通过学习去丰富自身。
为什么有人觉得高考失利就像天塌了一般抱头痛哭,泪流满面,甚至想要解脱。一切都有迹可循,并不是他毁了自己,因为事实是他一直被推着往前走,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大家都从心底觉得,自己仅仅是考试失利了,没有做错事,更没有做错人,不要责怪自己,把自己关进愧疚的笼中。
我想他们更需要做的,是去做会令自己放松的事情,一如小时候奖励勤奋的自己那般,为自己买一支冰淇淋,买一件新衣服,或是,庆祝自己即将拥有新生,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你要快乐,而不是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
说起小时候……我真心觉得那时写出来的东西真的很有灵气,很生动,长大后懂得越多,压力越大,我就再也没写出过令自己都感到满意,都忍不住赞叹的内容了。
我对不起曾经最以会写故事、会写小说为骄傲的自己,现在的我,写出来的东西像一具写满字却没有丝毫情感的空壳,就连我自己都感受不到其中的情感,大概与生俱来的感知力,在一点点被收回了。
5月26日,佳佳十八岁生日当天,她拿着蒋晌给的邀请函去了live house,被工作人员带到前排的座位坐下,这时她还不知情,蒋晌精心打扮了一番,上台表演,唱的是佳佳最爱的《夏天的风》。他借着话筒和她对暗号,“特务J小姐,十八岁生日快乐,请到短信上的地点,领取你的第二份礼物。”
我在人群后,双手抱胸,低头笑了笑,第二份礼物,是在水族馆送的,佳佳喜欢看动漫,尤其是水族馆约会的剧情,她最喜欢。我应她的要求,陪着她去,缓解她的紧张。
她正贴着玻璃,用指尖和游过的小鱼互动,还给我介绍起了它们的名字,直到蒋晌出现在她面前,我看到她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隔着玻璃,看向里面人鱼表演者打扮的蒋晌缓缓游下,出现在视线里,他贴近玻璃,手掌贴到玻璃上,像是“共鸣”的场景。
鱼儿会主动游过来粘着他,他抬起另一只手,水中竟起了一串小泡泡,鱼儿们乖巧地离开,她怔住了,紧盯着里面朝着自己微微笑着的人,宛如动漫里才会出现的角色,有摄人心魂的美丽。
鬼使神差地,她也抬起手,和他的那只手隔着玻璃贴在一起,但还没有结束,他虔诚地对着她唇瓣的位置吻了一下,手指弯曲,好像隔空扣紧了她的手一般,而后满足地笑了,他张了张嘴,对佳佳说了什么,佳佳后来告诉我,他说的是——“契约成立”。
蒋晌在她还未回过神时挥手告别,佳佳视线跟随,我录了全程,觉得这一幕像动漫的故事开端,也是他们往后人生的新的开始。具体有几份礼物,我不知道,都是什么我也不知道,都是后来佳佳分享给我听的,她很开心,我看得出来,她在“签订契约”时,也确定了自己的心。
在五月的尾巴,有一个男生就被压力压垮了,事发突然,他被连夜送往了医院救治,医生说是疲劳过度,说他需要住院,要好好休息,我是另一个晕倒的女生的陪同人,她的父母在国外参加工作会议,无法赶回来,作为第一个发现她摇摇欲坠的人,我自愿担起了照看她的工作。
那个男生的母亲一来就在护士站嚷嚷着要他出院,连他的情况都没看,没记错的话,他还在昏迷吊水。我扶着那个女生坐在病房外,那些话听得我都想进去给那人捂上耳朵。
“他肯定是装的,平日里好吃好喝的谁也没亏待他,怎么可能病了?医生,我儿子明天还得回学校学习呢,他快高考了你们知道吧,你们不能这样毁他大好前途啊,他要是不会做题了怎么办?跟不上学习进度了怎么办?谁负责?你们负责得起吗?”那位母亲越说越急,在护士站大喊大闹的,身边也没个人拦着。
我头疼地垂眸看朋友们给我发来的关心信息,回复都是问我要地址,要过来看我的情况的,我只和他们说了我在医院,就是希望他们别为了来看我浪费时间。我猜估计是他们看到我上救护车了,以为出事的是我,我赶紧给他们发了段视频证明自己没事。
陈桁时也说要过来,我斟酌片刻,发了定位给他。身边的女生醒了,我松了手让她能够自由活动,她向我道谢,我笑着点点头。
“这位女士,医院里还有其他病人,请您安静点,否则我们要叫保安了。”有一位戴眼镜的护士平静地警告她。
那位母亲无视她的警告,气势汹汹地要往病房过来,“我来看我儿子,要带他走也是天经地义的!”
我看着那位母亲脱离护士们的阻拦,冲进病房要把人带走,头发乱糟糟的,最后一丝体面都不在了。所有人都在帮忙劝,我站在门边看着被吵醒的人,他的脸很红,满是窘迫和无奈,“儿子!跟妈回家!这些医生要把你留在这里,想多赚点钱,你快点跟我走,咱家没多的钱让你住院,你知道的吧?”
眼看他就要乖乖拔针,我焦急地开口,“别,别啊!”反应过来就在他面前了,自觉自己又要多管闲事了,我索性管到底,张开双臂挡在他面前,抿了抿唇,“阿姨,他这样擅自拔针是会有危险的,您也不想让您儿子的手受伤吧?会影响到写字的哦!”
说这个,肯定能直戳她的心。不过就算她没有动容的想法,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她挣开一位护士,用力推了她一把,把人推得踉跄几步,她命令道:“那你去!我要带我儿子走!”
“等等,”那位护士姐姐也不情不愿的,我想再争取一下,“阿姨,现在天这么黑,您把他带回家也读不了书上不了学啊,不如等输完液再带他走?这钱花都花了,不得花完啊。”
“说这么多,你以为你是谁啊!”她憎恶地上下打量我,抬起双腿狠狠踢了几脚空气,要不是有人拉着,她早已接近我,不入耳的话就这么说了出来,“乳臭未干的臭丫头,到这儿教我做起事儿来了,我呸!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该不会就是你影响我儿子的学习成绩吧,你个狐媚子,上学都不安分。”
这骂得也太脏了,我可从来没被人这么诋毁过,正要反驳,身后病床上的男生大着胆子说了句话,“好了!妈!别这么说人家,她和我没有关系!我跟你回去,你别闹了……”
护士姐姐怕他乱拔针,赶紧上去帮他拔,他妈妈被最后那句话刺痛,一股劲儿挣脱开所有人,越过我,一耳光扇到那个男生脸上。
我愣了一下,快速反应过来,转过身去挡住他母亲,转头看他的情况,他没有血色的脸立刻红了起来,可见力气之大。
他母亲气得手指都在抖,怒不可遏地指着他,表情都跟着扭曲起来,“好啊你,你真出息了李庭,谁允许你这么无法无天地冲我发火?你脾气挺大啊,平时一声不吭的,深藏不露嘛,为了个外人你敢这么对我!我生你养你是让你这么忤逆我的吗?啊!”
无论在哪里都不缺爱看热闹的人,余光瞥见门口成堆围上来看的人,甚至还有不顾人隐私录视频的,我暗自无语。
“阿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骂您的孩子,令您很解气吗?李庭的成绩一直在我们班里甚至全校都是名列前茅的,您还想让他怎样才满意呢?高三生就不配住院不配睡好觉吗?”
李庭的声音随后响起,他忍耐了很久,很久,我能够清晰地听到他话语里的埋怨和不甘,“事到如今,你还以为,我是突然脾气不好的吗?妈!我真的很累!你的期望太高了,我要多努力才能摸到边缘,才能令你满意?优秀的孩子才能做你的孩子是吗!我还不够优秀吗?整墙的奖状,放不下的奖杯奖牌,你还想让我怎样?为了你所谓的‘争光’‘有面儿’,我到了现在还天天都是学习学习,我没有朋友没有娱乐,真的已经受够了……”
李庭的母亲怔在原地,难以置信地紧盯着他,他与我擦肩,和我说了句“对不起”以及“谢谢”,就逃出了这里。
我的目光落在了门口,本来是在看李庭的背影,视线却被一抹身影吸引了——陈桁时来接我了。
这场闹剧仍未结束,或者说,这世上各处,可能都会发生这样的闹剧,我想起李庭开学时的自我介绍,其中有一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意思是庭院内没有世俗烦琐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他说他渴望毕业后有属于自己的“静室”,他不怕孤寂,也无需伴侣,他想要自由,想过闲适的日子,而不是被困在常常漏雨的四角庭院里受寒风洗礼,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愿君日后得偿所愿,得一静室,永遮风雨,此生再无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