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北岸伏击

西凉军大营内突起的厮杀声,传至北边时却没有引起西凉军的警觉。

概因近万大军渡河,号角声、吵嚷声、怒骂声和跌倒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几乎淹没了南岸的异动。

即便有落后的西凉军察觉到异常,一时也难以向已抵达北岸的李傕、郭汜禀报。

此时,在北岸边的一处高坡下,聚集着数百西凉铁甲锐士,而李傕和郭汜并肩肃立在高坡上,望着源源不断的士卒登上北岸。

“老郭,还有多长时间大军才能全部渡河?”李傕皱着眉头,实在是渡河的速度太慢、太混乱。

郭汜稍一沉思,说道:“现在渡过河的大约有过六千人,剩下的估计还要半个时辰,主要是这该死的大雾,儿郎们防不胜防频繁跌倒,这才影响了速度。”

“既然这样,那就不必在此等了,我们先进大营吧!”

“也好!”郭汜咧嘴一笑,“咱正有此意,还有那些军需咱们也要挑上一挑,至于剩下的就留给高硕吧!”

稍后,李傕和郭汜联名下达军令,已经过河的西凉军全部进入北岸大营。

可是让二人疑惑的是,大营内并没有胡封留下的人来迎接,也没有人把守,反而是静悄悄一片。

“老郭,咱怎么觉得不对劲?”李傕猛然勒停战马,铁甲下的肌肉不自觉地绷紧。

他眯起眼睛四顾,手中的马鞭不自觉地敲打着腿甲。

“嗯,咱也觉得,实在是太静了,胡封留下的兵马到底哪去了?连个哨卫都没有!”郭汜同样神色凝重,右手更是按在了刀柄上。

他猛淬了一口,呢喃道:“该不会……”

“报~”押后的李傕侄子李利急匆匆的奔近,头盔已经被撞的歪斜。还未等喘好气,他焦急的禀道:“主公,南岸大营内传来厮杀声!”

“什么?”李傕和郭汜脸色骤变,二人对视一眼,均是露出了恐惧之色。

“不好,这里面定是有诈,北岸大营守军恐怕早已遭遇了毒手!”李傕脱口而出,随即大声叫道:“快!快!传令全军退出大营!退出大营!”

郭汜也是明白了过来,当即是恨恨的骂道:“这该死的高硕,竟敢背叛咱们,老子迟早灭了他的九族!”

骂归骂,郭汜的行动却不慢,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下向岸边奔去。

撤退的军令下达,那些传令兵不断的高呼不止。已经进入大营的西凉军匆匆往南撤,可黄河冰面上的西凉军却还在不断上岸。

若是没有大雾,可能还好些。可现在雾气太大,那些西凉军很难搞清楚到底什么情况。

一时之间,西凉军乱了套。叫骂、推搡,还有摔倒的惨叫,甚至有拔刀的声音,充斥在河面和北岸大营内。

李傕和郭汜急得破口大骂,指挥自己的亲卫上前声嘶力竭地呼喝,可根本不济事。

他们心里明白,若是此时有敌军突袭,近万毫无防备的西凉军,只能是被屠宰的羔羊。

大营最东边二里处的土丘上,天子刘协早已移驾至此。

雾气在他玄色大氅上凝结成一层细细的水珠,而握着缰绳的指节微微发白。

他安坐在御马上极力向西眺望,想透过重重雾气看清西凉军的乱象,可除了雾还是雾。

“陛下!”骁果校尉徐晃神情兴奋的策马奔近,“西凉军乱了!乱了!陛下,出击吧!”

徐晃说完,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子刘协。

不但如此,太尉杨彪、宗正刘艾等,皆是紧盯着刘协。甚至,还能听到急促的呼吸声。

就连一向稳如泰山的议郎董昭,也是露出了急切之色。

战机转瞬即逝,一旦让西凉军退回河面,此次伏击计划定要破产。

可是,刘协的表情却是平淡如水,目光一直凝视前方,问道:“徐晃,眭固那边如何?”

“回陛下,眭固在解决那些留守北岸大营的西凉军后,就率弓箭手隐藏在大营里,如今只待陛下一声令下!”

刘协微微颔首,左手不禁加了些力道,死死攥紧剑柄,压抑住内心的躁动:“既如此,那就行动吧!”

“诺!”徐晃大声应命,随即派出数骑持军令向西奔去。

按照计划,在西凉军渡河前,张杨领河内兵马隐藏在大营北侧;右贤王去卑率麾下匈奴轻骑驻扎大营西侧;而安集将军董承带着千余骑兵在大营东侧严阵以待。

至于骁果军,则是留在天子身边,做总预备队。

进攻的军令下达,北岸大营内外四支兵马突然发起了对西凉军的攻击。

隐藏大营内的眭固率先冲出,不但纵火烧大营,而且一阵阵箭雨倾泻而下。这让西凉军顷刻间死伤一片,使得局势更加混乱。

”老李,怎么办?”郭汜猝不及防,不知被从哪冒出来的箭雨射中了肩膀,此时正痛的咬牙切齿。

李傕使劲的睁大眼睛,竭力想看清周围战况,但却是一无所获。

偶尔跑来几名走投无路的西凉乱兵,却被亲卫毫不犹豫的举刀砍杀。

就在此时,从东、西、北三面传来震天的呐喊声,而且脚下的地面在微微颤抖。

张杨持一柄大刀单骑绝尘,麾下数千马步军从雾气中冲出,从北面直接杀入大营。

东西两侧,去卑急于在大汉天子面前立功,董承却是要宣泄被西凉军连番追击的憋屈和仇恨。

二人亲率骑兵也是纵马杀入,铁蹄滚滚之下,西凉军死伤惨重。

而眭固,也已放下弓箭,手持大刀不顾身后的部众,在西凉军中横冲直撞,杀的是酣畅淋漓。

“骑兵!”郭汜惊呼一声,随即焦急的叫道,“这定是匈奴轻骑和董承麾下的骑兵!老李,事已不可为,快走吧!”

李傕面色惨白,他没想到一招不慎,近万西凉雄兵竟到了如此危局。

他不甘,他愤怒,他想奋力一搏,可西凉军本就军纪散漫,如今大雾之中更是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令难以传达,他已无力回天。

“主公!撤吧,只要撤回关中,咱们还有数万兵马,到时联络诸羌、诸氐,再聚大军前来复仇!”李利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跺着脚不停催促。

“天子有令,莫走了李傕、郭汜,擒此二贼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董承纵马疾驰,领着麾下骑兵直接贯穿西凉军,然后迅速转道向南。

不巧之下竟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大喜之下他当即高喝不止。

他身后跟随的骑兵,还有已经汇集而来的匈奴轻骑和河内兵马闻言,无不是奋勇争先。

李傕和郭汜的压力骤然巨增,不待李傕有所反应,郭汜当即大声叫道:“伍习,速领兵马断后!”

“诺!”伍习心中不愿,可他不敢违抗军令,大手一挥,高叫着领本部兵马返身杀去。

“老李,现在该怎么办?速做决断!”郭汜跌跌撞撞的靠近,急声厉吼。

李傕终究是一时枭雄,环顾四周,他转眼间他就做出了决定。

随即他朝郭汜大声叫道:“老李,东、西、北三面皆有朝廷兵马围堵,南岸有高硕叛乱,说不定早已占据了大营。咱们唯有逃到河面去,才有生还的机会!”

“那还犹豫什么!速走!”郭汜说完,也不顾李傕催马继续向岸边冲去。

可是西凉军早已大乱,他们不断的被乱兵冲撞。李傕见状,再次叫道:“李利,速领亲军开路,敢阻拦者,一律诛杀!”

“诺!”李利大声应命,领着数百亲军冲在最前,逢人便砍,很快便杀出了一条血路。

李傕和郭汜一逃,西凉军更无指挥。

这个时候,饶是西凉军再善战,可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他们已无招架之力。

纵使西凉军中有一些凶悍之辈奋起反抗,也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最终遭受被屠杀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