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报

《北京大学校报》的前身为《北京大学日刊》(以下简称《日刊》 ) , 《日刊》创刊于1917年11月16日, 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

1916年12月, 蔡元培执掌北大。为及时传布学校规章制度及学术交流信息, 校方决定创办《日刊》。 《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学说, 介绍进步师生、社团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写作的《庶民的胜利》、毛泽东起草的《问题研究会章程》等均发表在《日刊》上, 对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及平民教育讲演团的章程、通告、会议记录等, 《日刊》均有记载。大师名家蔡元培、章太炎、梁漱溟、马叙伦、蒋梦麟、胡适、鲁迅、刘半农、马寅初等人的学术札记、演讲也都刊登在《日刊》上。《日刊》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资料。

1932年9月, 《日刊》改名为《北京大学周刊》 , 后又陆续更名为《北京大学旬刊》 《北京大学半月刊》等。 1952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校报于1953年10月1日以《北京大学校刊》为报名出刊, 以毛泽东题写的“北京大学”校徽字体为刊头。 1966年8月, 毛泽东为校报题写刊名“新北大”, 《新北大》发行至1978年2月。 1978年3月, 《北京大学校刊》复刊。 2001年, 按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要求, 《北京大学校刊》报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报》, 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百年校报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生动的反映, 为北大校史、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 校报与时俱进, 于1998年上线了北大校报电子版, 于2016 年推出了北大校报官方微信, 传播形态更为丰富立体。

校报编辑部师生赴狼牙山团建(摄于2006年4月)

校报原副主编赵维平与担任学生编辑11年的姚骏合影(摄于2008年7月)

学生记者在评报(摄于2007年4月)

校报作者王曙光教授在编辑部为自己的新书签名(摄于2008年5月)

校报时任主编魏国英主持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年会(摄于2009年1月)

校报老友相聚,从右到左依次为:王曙光、张黎明、赵学文、魏国英、王达敏、姚骏、田畅、李彤(摄于2018年1月)

《北京大学校报》创刊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合影(摄于2018年1月)

校报编辑部师生赴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摄于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