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怀医者仁心入杏林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杨建和

8月27日上午,郝平书记为我们讲授了“开学第一课”,我们如沐春风。而作为医学生,我们也有独特的“第一课”,那便是:步入杏林,当怀医者仁心。在这里,我希望分享我自己对“杏林”和“医者仁心”的理解。

我时常探寻心灵深处的幽邃,问着自己:何为医?何以为医?是面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在大灾大疫时逆行出征的勇气,抑或是与疾病不断斗争的坚韧?心灵告诉我们思索,现实给予我们答案。我想,成为一名医生,就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家父是一名外科医生,虽未成大业,但也曾多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小时候,我常常问他,为什么医生要这么卖力地救人?他总是抖一抖身上的白大褂,告诉我说,如果我穿上这身衣服,就会明白“杏林”一词的含义,也就会知道“医者仁心”的意蕴。他有一位朋友,开了一家私人医院,平日里接收患者,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因为这家医院,他的朋友日进斗金。然而,几年前,他和这位朋友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分歧,以至于后来再无联系。他告诉我,一位病人去了那家医院,240块钱的药就能使其康复,但他的那位朋友执意要开出4000元的天价药品。要知道在我的家乡——一个小县城,普通人的月收入也只有5000元左右。记得那天,父亲和他的朋友在电话里吵得激烈,接着很生气地挂断了电话。我从未见过他发如此大的火。他抚摸着我的头,告诉我:“医生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足以影响我的一生。

而就在三年前,那位曾经的朋友因为医疗骗保锒铛入狱。

在学医的道路上,家父为我上了“第一课”。医生,一定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孙思邈曾写下:“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我们作为医学生,应当懂得尊重患者、敬畏生命。在一次次抉择中,生命的光芒是我们唯一的指引,心中的正义是我们永恒的方向。最近,医药领域的反腐力度持续加大,这是民生所望,亦是大势所趋。仅仅是我的家乡宣汉,就已经有两所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被查。加强医药领域的反腐工作是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医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践行。从落马的院长、党委书记的任职单位来看,从卫生院到知名大医院均有涉及,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在184人的名单中,至少有53人来自三甲医院。我相信这些医生的专业水平都是很高的,但他们却因为克制不住自己的贪欲,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将患者当成取财的工具,最终沦为阶下囚。

如今的杏林,正斫去枯枝败叶;未来的杏林,要由我们培育出新的绿芽。

人心的贪欲所引起的风雨,扰乱了杏林中原有的宁静。当医者的大爱情怀汇聚了世间所有的感动,一点一滴勾勒出医生清晰的轮廓,杏林中的风雨定能退去。作为北大医学人,我们定要坚守住医者仁心,将厚道之精神在白大褂的一针一线中密密交织,将北医之灵魂在心灵的沃土中深深扎根,对得起“杏林”这个美好的词汇,对得起人民对医生的尊重与托付,“医”路生花,不负韶华。

《杏林谆训》中写道:“躬亲于患者,自悟医患同根,推己及人,感同身受,百问而不厌,受辱而不憎,明以原委,晓以虚实,常抱体恤之情,常怀怜悯之心。不依技谋利,不因功诱财,不巧言令色,不以亲疏论彼此,不以美丑生宠嫌。”或许,这便是对“杏林”的解答,也是对“医者仁心”的感触。愿未名湖水荡涤杏林中的尘埃,愿杏林中的花叶和果实永远温暖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