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武圣之威,风雨渐歇
- 长生武道:从形意拳肝成活体天灾
- 贰林
- 2209字
- 2025-05-01 00:39:20
话一出口,便如春雷破冻,穿风裂浪。
自长空之上,滚入琅琊城中每一个人耳底,砸得心弦俱是一震。
众人听得愣神,那些方才尚在激战中挣扎的将士,那些跪倒哭喊的难民,也都微微一滞。
原来这满城血火、海兽肆潮,竟非天灾异变。
而是一场……刻意为之的试探?
可那操盘之人,还藏在更深处,未肯露面。
武圣轻轻一摆衣袖,声音不高,却叫人心底发烫:
“既想看,那便看个够罢。”
他仍立于半空,负手垂眸,身影如炬,神色漠然。
可这一刻,巨怪止吼,波涛止涌,连海风都像怯了一怯。
下一瞬,武圣抬手。
那一掌,既无光芒闪耀,也无宏大招式,仅是极简极静的一按。
掌心空无一物,却又仿佛藏了整个天地的规则与呼吸。
隐约有光,从他掌中浮现,无声无形,像是某种久远已失传的道纹,在空气中轻轻晃了一晃。
“去。”
他轻喝一字。
掌未及地,虚空先碎。
那一掌下落无声,却叫空间扭曲,潮声尽寂,万籁无音。
下一刻,巨怪惨嚎!
它那庞大如山的身躯,仿佛遭无形重锤狠狠砸中。
鳞甲飞裂,骨肉崩塌,墨绿之血喷涌而出,腥风翻卷,遮天蔽日。
但这一击,并未就此作罢。
那掌中之力,在击中海怪后,竟化为一道无形的洪流,未散,未溃,反倒愈发精纯,愈发凌厉。
携带着无可抵御的意志,沿海底深渊,径直碾向某一处不知名的远海深处。
姜仁身在水下,凭超凡感知,竟隐隐“看见”。
那道力量,正撕破重重黑暗,穿透深海迷障,直取一股阴冷而幽深的波动。
那波动,非物,非形,更像是一缕遥远意志的投影,正冷冷注视着战场。
藏在海怪之后,牵引妖潮如指挥傀儡。
“嘶!”
极远的海底深处,传来一道尖锐至极、古老而愤怒的嘶鸣。
那并非兽吼,更非语言,而是某种存在在受到重创后的本能挣扎。
可惜,它反应慢了半息。
那一道洪流,横压而下,如同擎天之手,势如破竹,将其击溃碾碎。
虚空震荡,水流逆卷,某个遥远的意志,就此悄无声息。
场中所有高手,此刻俱是瞠目结舌,眼中浮现敬畏。
那才是真正的武圣。
不是头衔,不是称呼,而是凡人之巅,神魔之下,一人横天的不世存在。
那一掌落下,巨怪狂啸。
声如破钟带哀鸣,痛里藏着怯,怒中夹着惧。
它不再逞威,只见那庞然之躯猛地一缩,收鳍敛须,遁入深海,连个浪花也不敢溅出。
而那笼罩天地的妖氛,也似被阳光一扫,层层退散。
快得叫人怀疑方才那场惊天动地,只是一场幻梦。
危机,解了。
无数人这才敢喘气,仿佛此刻才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有人抬头看天,有人放声痛哭,还有人跪倒在地,哑着嗓子喊出了积压许久的两个字:
“武圣!!”
一人一掌,退巨怪,震幕后,荡清妖氛,重还朗朗乾坤。
武圣之威,神鬼皆避。
阳光再次洒落在琅琊城上,宛若天恩重临。
幸存者们仿佛从地狱爬回阳间,纷纷跪地膜拜。
有人感激,有人崇拜,有人泪如雨下,只当这天底下再无第二个“神明”能护他们如斯。
可海下,仍有人未动。
那是姜仁。
他正拖着一名重伤水手向礁边游去,浑身血水,气喘如牛。
他没跪,也没哭,甚至没说话。
但他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那天上曾站过人的地方,神情复杂。
他当然知道,刚才那一掌,是何等手段,是何等代价。
那一掌落下时,他的超凡感知也悄然铺开,在水下勾勒出与众人不同的图景。
那看似如日中天的力量背后,隐藏的却是气机紊乱、筋脉崩溃,宛如崖边残烛,风吹一线。
那一刻爆发得越绚烂,背后的崩塌就越彻骨。
姜仁甚至“听到”了某些骨骼碎裂的细响,像是某处深藏不露的根基,在硬撑中碎开。
这并非巅峰出手,而是强行燃尽的背水一击。
不是天塌地陷,而是人到无路,扛出最后一口气。
一人敌潮,非因余裕,而是不得不然。
也因此,武圣自始至终未与任何人说话,未回拜,未停留,只是身影一晃,便如风中火光,消弭在天际。
走得匆忙,走得急切,仿佛再多留半息,便要被这天地拖住性命。
众人以为神明现世。
却不知,那位所谓“神明”,不过是个强行不倒的老人,一脚踩在生死线,一口气赌天下。
海面之上,只余众人高呼膜拜,传唱神威。
海面之下,却是姜仁孤身,在腥血之中搜寻伤者残躯,一点点将生还者拖上岸边。
天光渐亮,海怪远遁,幕后意志消散,神明归隐,故事似乎圆满。
可姜仁心头,却只余一片沉默。
他望着水面那渐渐平静的波纹,眼中没有欢喜,只有一种说不出的……敬意,和忧虑。
这世间的神,多半是强者不肯倒下时,被人强行称颂的名字罢了。
而那位武圣,的确是神。
只是他这神,怕是……撑不了太久了。
武圣与海怪如雷霆对撞,似闪电划破苍穹,照得人心胆俱裂,却也只是一瞬的辉煌。
风平浪静之后,天未亮,海未干,琅琊城依旧是一副满目疮痍的模样。
城墙倾颓如折骨,码头残船沉没,血水与海水混流成红。
海岸线像是被巨爪撕过,遍地焦黑破碎,尸骸横陈。
潮退之后,留下的不止是滩涂上的断木,更是满城的惊魂未定。
灾虽止,事未了。
镇海司、钦海司两方很快忙碌开来,统计损耗,收殓尸体,安抚民众,重修防线。
街头巷尾,一夜之间由哭嚎转为锤凿声,人间烟火气,在废墟中重新冒头。
海中,姜仁还在救人。
他拖起重伤的石定山,一路潜行于水下断桅残舰之间,将诸多伤者一一送回岸边,水中力竭,岸上不歇。
待得城中局势稍稳,他却并未久留,而是悄然离去,折返回苍青岭卫所。
协同刘一彪等几位队正,清点伤亡,安置伤者,分拨抚恤。
忙碌数日,才将卫所一众人等,从泥沼中拉回能自保的线。
直到确认防御重筑,士气勉强归位,姜仁方才放下心头重石。
数日后,调令传来。
整顿战报,移交职责,将一身疲惫打理得井井有条,便独自上路,回归琅琊。
彼时天已放晴,春潮尚未退净。
城门之外,泥水未干,百姓衣袂斑斑,仍在重修倒塌的坊屋。
姜仁没有多看,径直进了镇海司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