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内容、逻辑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书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政治关联董事普遍存在的现实及相关文献的空白,以资源依赖理论、管制理论及公司治理中董事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旨在探索几方面的内容:其一,从风险规避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聘任政治关联董事的动机;其二,以“18号文”的出台为契机,从这一外生事件及由此引致的政治关联董事的政策性辞职出发,以公司价值的市场表现探索公司聘任政治关联董事的后果;其三,从异地、权力中心角度探讨政治关联董事的聘任来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从我国的现实背景及相关文献背景出发引出本书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意义、可能的贡献及创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同时,本章也对全书所依托的重要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包括资源依赖理论、管制理论等以及政治关联、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董事会规模、结构与董事聘任、董事辞职问题相关研究,制度、风险与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第二章为制度背景分析。每一个现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制度背景因素,我国政治关联董事的普遍存在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因素密不可分。在本章中,我们对我国相关制度背景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阐述,从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形成、中央与地方行政、财政分权、我国政府官员晋升制度、资本市场建立及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官员在企业兼职任职相关规范等多方面的制度发展进行阐述,旨在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和制度基础。

第三章旨在从市场风险角度探索上市公司聘任政治关联董事的动机,以及行业特征(公司所属行业是否属于管制行业)对这种动机的影响作用。本章中,我们以2001年至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CSMAR金融研究数据库和人物特征数据库中上市公司高管的简历,以及2013年10月30日中央组织部颁布的禁止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的“18号文”,手工整理和区分了样本公司董事会在任董事的政治经历的信息,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第四章旨在从公司价值表现探索聘任政治关联董事的经济后果。以“18号文”的出台为契机,我们从Wind数据库手工收集了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10月30日沪深两市所有辞职董事的辞职公告,并结合辞职董事的简历手工整理了所有辞职董事的政治关联情况,从“18号文”颁布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关联董事大规模辞职所引起的公司价值表现来探索政治关联董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以辞职董事的来源地特征为视角,探索上市公司寻求政治关联董事的来源。承袭前章的研究,本章继续以“18号文”的出台为契机,手工收集了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10月30日沪深两市所有辞职董事的辞职公告,结合辞职董事的简历手工整理了所有辞职董事时任工作地点[7]信息,逐一判断辞职董事是不是异地董事、是不是来自权力中心(北京)的董事,从异地、权力中心这些特征与董事政治关联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探索上市公司寻求政治关联董事的来源途径。

第六章为本书的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总结了前述章节中得出的一系列实证结论,以此为基础对投资者决策、企业经营和政府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在总结本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二 逻辑架构

本书的逻辑架构见图1-1。

图1-1 本书逻辑架构

三 研究方法

本书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范式进行研究。其中,规范分析以已有文献与经典理论为基础,对本书研究问题进行逻辑论证与阐述;实证分析则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多元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Matching Score)、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变化模型(Change Model)及工具变量法(2SLS)等统计研究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