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发展研究报告(2018)
- 邱鸣 梁虹主编
- 1334字
- 2025-04-07 16:47:13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家及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文化不仅代表着北京的城市形象,也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北京与其他国家城市之间、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交往的重要载体。推动北京对外文化传播有助于让世界了解悠久灿烂的京味文化、提高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北京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首都北京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服务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北京文化的对外传播。2017年北京市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1.2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9.2%。其中,进口额为29.1亿美元,增长5.8%;出口额为22.1亿美元,增长14%。从具体分类看,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0.4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2.8%,进口额为14.1亿美元,增长2.5%,出口额为16.3亿美元,增长23.5%;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0.8亿美元,增长4.3%,进口额为15亿美元,增长9.1%,出口额为5.8亿美元,下降6.2%。此外,动漫游戏出口、图书版权输出和电影出口以及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位居全国前列,并打造出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文化交流品牌。总体来看,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力在逐年提升。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16~2017年度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总报告部分主要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等有关文化与国际交往建设文件进行解读,对2017年北京对外文化传播成就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当前北京对外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分报告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分别为北京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北京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北京新闻出版业的对外传播以及北京民间外交中的对外文化传播。
本报告由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年度报告”研究小组完成。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于2015年7月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该基地是依托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研究基地利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得天独厚的语言教学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整合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俄语系、德语系、法意语系、西葡语系、阿拉伯语系、朝鲜语系、翻译学院、中欧语系、文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跨文化研究院等相关院(系)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力量,涉及语言学、文学、哲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宗旨,以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调查研究为重点,关注新形势下北京文化对外传播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北京对外文化传播领域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为推进北京文化的海外传播和为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提供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
本报告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北京文化“走出去”的全局性认识、系统性研究以及战略性思考,从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高度出发深入思考北京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帮助北京市更好地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应对挑战、直面困难,明确北京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