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雨夜终章

警局的证物室里,日光灯发出轻微的嗡鸣。林夏站在长桌前,桌上摆满了从周默公寓和酒吧收集来的证物。二十个玻璃瓶整齐排列,每个瓶子里都漂浮着一段声带,像是一首无声的挽歌。

“林队,“陈明推门进来,“DNA比对结果出来了。最早的那个标本...“他顿了顿,“是1985年失踪的女歌手,苏婉。“

林夏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个泛黄的玻璃瓶。标签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致我永远的歌者,1985年4月15日“。

“苏婉是周默的第一个受害者,“陈明继续说,“也是他的...初恋。“

林夏打开周默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最早的日期是1985年4月1日:

“今天在音乐学院遇到了苏婉,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动听。她说要成为最伟大的歌唱家,但我觉得,这样美好的声音应该只属于我一个人...“

日记里夹着一张照片,是年轻的周默和苏婉的合影。照片上的苏婉笑靥如花,而周默的眼神已经带着几分偏执。

“他原本是个很有天赋的钢琴师,“林夏翻着日记,“但因为一场事故,声带受损,再也无法唱歌。这成了他的执念...“

陈明指着最后一个玻璃瓶:“这是你妹妹的...要看看吗?“

林夏摇摇头。她已经看过法医报告,知道林秋的声带被保存得最为完好。周默在日记里写道:“她的歌声最像苏婉,特别是唱《夜来香》的时候...“

突然,她的目光被日记本最后一页吸引。那里夹着一张泛黄的乐谱,是《夜来香》的手写改编版。在乐谱的空白处,写着一行小字:“最后的咏叹调,将在老地方完成。“

“老地方?“林夏皱起眉头。

陈明凑过来看:“会不会是指音乐学院?周默以前在那里任教。“

林夏猛地站起来:“快!马上联系音乐学院!“

雨夜中的音乐学院显得格外寂静。林夏带着特警队冲进老教学楼,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在顶楼的音乐厅里,他们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舞台上摆着一架老式钢琴,周围是二十把椅子,每把椅子上都放着一个玻璃瓶。钢琴上摆着一个打开的盒子,里面是一支注射器和一小瓶淡黄色的液体。

“是神经毒素,“随行的法医检查后说,“和之前死者体内发现的一样。“

林夏注意到钢琴上放着一张乐谱,正是日记本里那首改编版的《夜来香》。在乐谱的结尾处,画着一个诡异的符号:一只夜莺被钉在五线谱上。

“他在模仿这首曲子,“林夏的声音有些发抖,“每个受害者对应一个音符,最后的咏叹调...“

她的话还没说完,音乐厅的灯突然熄灭了。黑暗中传来钢琴声,是《夜来香》的旋律,但比平时更加哀婉。

“谁在那里!“特警们举起枪,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交错。

钢琴声戛然而止。当灯光重新亮起时,钢琴前空无一人,但琴键上放着一枚银戒。林夏认出来,那是周默一直戴着的戒指。

戒指内侧刻着一行小字:致我永远的歌者,1985-2025。

“他在完成最后的仪式,“林夏喃喃自语,“用死亡来完成这首'最后的咏叹调'...“

突然,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句话:“夜来香开了,歌声永存。“

林夏冲出音乐厅,在雨中仰起头。远处传来夜莺的啼鸣,混合着雨声,像是一首凄美的挽歌。二十年,二十个受害者,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但她知道,这个雨夜终章,将永远留在她的记忆里。就像那些被永远保存的歌声,在时光的长河中,成为永恒的伤痕。

警笛声划破夜空,红蓝灯光在雨幕中闪烁。林夏站在雨中,看着特警们将证物一件件搬上车。那些玻璃瓶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收队吧,“她对陈明说,“让法医把这些...这些歌声,都妥善保存。“

“林队,“陈明犹豫了一下,“你妹妹的...“

林夏摇摇头:“让她安息吧。这些歌声...就让它成为永远的谜。“

雨渐渐小了,夜来香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林夏最后看了一眼音乐学院的老楼,转身走进夜色。她知道,这个案子结束了,但那些被永远定格的歌声,将永远回荡在这个雨夜里。

就像那首未完成的《夜来香》,在时光的尽头,成为永恒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