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戚夫人被杀

第69章 戚夫人被杀

却说陈平与周勃奉诏往斩樊哙, 两人在途中边走边合计。陈平说:“樊哙乃枭雄之将,现握兵权,若是不肯奉诏造起反来,我二人岂不是白白送死?纵使樊哙俯首听命,可他是吕后妹夫,眼下皇帝病得这么厉害,万一皇帝死了怎么办?到时吕后还不是归罪我们。”

周勃一听没了主张,便问陈平道:“要么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也不能放,万一皇上不死呢?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周勃认为这个主意不错。

此时樊哙统领大兵定了燕地十八县,驻扎蓟南。陈平与周勃行到蓟南,离军十里停住不进,下令随从人等就地筑成一坛,却遣人持节前往军中,命樊哙到来受诏。樊哙觉得高祖使者自己不到军中,却在远地筑坛召他受诏,不知道什么意思。樊哙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不料台后忽然转出周勃,当即下令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接着又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行不数日,路人传说高祖驾崩。陈平庆幸自己没将樊哙斩首,于是立即赶回长安。

陈平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道:“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他押解回来了。”这话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吕后听说樊哙没死,又见陈平泪流满面,便安慰道:“君可暂行回家歇息。不宜过于劳苦。”陈平趁机请求留在长安,吕后也就答应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陈平不杀樊哙,再次保全了自己。

却说惠帝五岁时被高祖立为太子,到了九岁,高祖即皇帝位,又立为皇太子,如今高祖驾崩,年已一十七岁,嗣立为帝。惠帝天性宽仁谨慎,但未免过于柔弱,国事多由吕后专断。吕后为人妒忌,心又狠毒,看着高祖留下的一班嫔妃,就如眼中钉一样十分痛恨。尤其戚夫人恃宠谋易太子,吕后最为切齿,如今得志,便欲将一肚皮怨恨尽数发泄。

等到高祖丧葬事毕,吕后下令将高祖嫔妃都囚入永巷。妃嫔中有生皇子封为国王者,也不得随子赴国,只有薄姬平日无宠少得进见,其子刘恒现为代王,吕后独许其回代,薄姬因此得为代王太后。

其她妃嫔都被囚入永巷,衣食粗恶不免饥寒,回想平日吃的都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珠玉锦绣,如今繁华过眼往事成空,一个个花容惨淡长吁短叹。

戚夫人本是吕后第一冤家,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唯一靠山,她向吕太后请求三尺白绫,但是吕雉拒绝了。她不可能这么便宜了她。她要折磨戚夫人,要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据说有这么一件事,在和项羽争霸时,刘邦曾经两天没有入睡,吕后和樊哙用尽了所有的办法,都无法让刘邦从地图边挪动脚步,吕后不得以只好求助戚夫人。戚夫人不进军帐,只在自己的营房中轻声唱了几句歌词,刘邦就像个绳牵木偶一样循声而往,最后在戚夫人那里足足歇息了一天一夜。这件事给了吕后非常大的打击,戚夫人也为自己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吕后令人将她漂亮的秀发一根一根扯下来,然后用铁链拴住脖子,穿上粗笨的囚衣,让她天天捣米。戚夫人自小娇生惯养,只知道吹弹歌舞,如今却要她做此苦工。为了防止她自杀,吕后派人二十四小时把守。

戚夫人没日没夜地捣米,一边捣米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这首《舂歌》形式灵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一个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可以与《垓下歌》、《大风歌》媲美的千古绝唱。

吕后所派监舂之人听到戚夫人歌词中含有怨恨,不敢隐瞒,便来告知吕后。吕后一听大怒道:“贱人还想倚靠她的儿子!我如今先把她的儿子杀了,然后再来慢慢处治她。”于是遣使前往赵国,召赵王如意来京。

一次往返,赵王不至,二次往返,赵王仍然不至。吕太后越加动怒,问明使人,原来是赵相周昌一人阻往。周昌对朝使说:“当初高皇帝将赵王嘱咐与臣,命臣尽心保护。今赵王年纪尚少,窃闻太后怨恨戚夫人,欲召赵王进京杀害,臣不敢听王应召。且赵王有病不能奉诏。”使者只得依言回报。吕后见三次召他不来,又闻周昌许多言语,愈加愤怒。于是想出一条调虎离山的法儿,先召周昌,再召赵王。

周昌有两个儿子,一名周宣,一名周义。周义与如意同岁,相貌也相仿。周昌前往长安之前,千叮万嘱长子周宣一定要保护如意安全。如果太后征召赵王,就让周义假冒赵王前往。太后很少见过如意,周义入朝一定不会引起怀疑。

及周昌进谒太后,太后怒叱道:“你不知我怨恨戚氏么?为何不使赵王前来?”周昌直言作答道:“正因为太后怨恨戚氏,我才不肯让他进京。先帝以赵王托臣,臣在赵一日,应该保护一日;况赵王系嗣皇帝少弟,为先帝所钟爱。臣之前力保嗣皇帝,得蒙先帝信任,无非望臣再保赵王,免致兄弟相戕,若太后怀有私怨,臣不敢参预!臣唯知先帝遗命!”吕太后无言可驳,叫他退出,但不肯再令往赵。一面派使者飞召赵王。周宣早就做好安排,让弟弟周义跟随来使入朝,自己伪装成行商,提前两天抵达长安。

到了长安,周宣按照父亲的嘱咐先去找右丞相王陵,请王陵将周昌的机密信件交给惠帝。

惠帝看了周昌的信后,知道将要入朝的不是赵王而是周义!惠帝心地善良,更感念周昌忠义,因此亲自到霸水迎接周义,对外宣称入朝的便是赵王。为了防止别人认出周义不是如意,更为了防备母后加害,惠帝与周义形影不离。

俗语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惠帝爱护周义格外注意,但百密也有一疏。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着隆冬要去射猎,天气尚早,周义还卧着未醒,惠帝不忍唤起,且以为稍离半日谅也无妨,于是决然外出。待至射猎归来,周义已七窍流血呜呼毕命!惠帝抱定尸首大哭一场。后来暗地调查,或云鸩死或云扼死,想要究明主使,无非就是太后娘娘。儿子不能罪及母亲,惠帝只好付诸一叹!

周义死后,吕太后只道是刘如意已亡,于是开始变本加利地折磨戚夫人。吕雉先命人将她的手脚砍断,又刺穿其耳膜,再把她的眼珠子挖出来,接着强迫她喝下哑药,让她连哀嚎之声都无法发出。吕雉称其为“人彘”,也就是猪的意思,其实杀猪也没有这样残忍。做完这一切,吕雉拍了拍手,命人把惨不忍睹的戚夫人扔进茅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