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年人躯体功能评估

躯体功能评估主要包括对老年人感觉器官和运动系统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运动功能、视力、听力、吞咽功能等状况的评估。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评估包括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能力评估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能力评估,是指对老年人穿衣、移动、洗漱、沐浴、如厕、进食、上街购物能力、外出活动能力、自行处理财务能力、家务维持能力及用药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1.BADL能力评估

包括生活自理活动和开展功能性活动的能力,可通过直接观察或间接询问的方式进行评估。BADL能力评估方法中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信度最高的是Barthel指数。

评估标准:100分,能力完好;65~95分,轻度受损;45~60分,中度受损;≤40分,重度受损。

注意事项:①在适当的时间和安全环境中进行,评估从简单、容易的项目开始,逐渐过渡到较复杂、困难的项目;②尽量以直接观察法为主,在评估一些不便完成或较难控制的动作时,可询问患者或家属;③评估患者的真实能力,应记录“患者能做什么”,只要患者无须他人帮助,即使用辅助器也可归类为自理;④评估结果反映患者24小时内完成情况。

2.IADL能力评估

社区老年人IADL能力评估多采用Lawton IADL指数量表。

评估标准:8分,能力完好;6~7分,轻度受损;3~5分,中度受损;≤2分,重度受损。

注意事项:①评估前应与评估对象充分交谈,强调评估目的;②评估时按表格逐项询问,或可根据家属、护理人员等知情人的观察确定;③如果无从了解,或从未做过的项目,另外记录;④评估应以最近1个月的表现为准。

二、平衡与步态评估

平衡与步态评估对于评估老年患者躯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和预测跌倒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平衡试验

1.并足站立

两足紧贴并行站立。

2.半足距站立

两足紧贴差半足站立。

3.全足距站立

两足前后站成一条直线,前一足的足跟紧贴后一足的足尖。

正常参考值为“站立时间均应大于10秒”,小于10秒者有跌倒的风险,应做进一步平衡、步态和跌倒风险评估。

(二)功能性的前伸测试

受试者双足分开站立与肩同宽,手臂前伸,肩前屈90°,在足不移动的情况下测量受试者前伸的最大距离。前伸距离<17.78cm(7英寸)提示跌倒风险高。

(三)5次起坐试验

要求受试者双手交叉放置胸前,从椅子(座高46cm)上站立并坐下5次,尽可能快且不用手臂支撑。本试验可反映患者的下肢肌力与关节的活动能力。

正常参考值<10秒,如≥10秒,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较大,应做进一步跌倒风险的评估。

(四)Berg平衡量表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是平衡功能评估的金标准。该量表要求受试者做出由坐到站、独立站立、独立坐下、由站到坐、床椅转移、双足并拢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弯腰拾物、转身向后看、转身1周、双足前后站立、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14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完成情况评定为0~4分,满分为56分。得分越低表明平衡功能越差,跌倒的可能性也越大。

(五)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主要用于评估老年人的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让患者坐在有硬靠背的椅子上,保持其双臂弯曲不用力。让患者从椅子上站起向前走3m、转身并回到椅子所在处、转身、然后坐回到椅子上。可使用辅助工具,但不能搀扶,可综合评估患者的下肢肌力、平衡以及步态。

(六)Tinetti量表

Tinetti量表是国际上广泛使用、信效度更高、可更好评定受试者平衡功能的量表,该量表包括平衡与步态两部分。

评估前准备:①评估环境干净、明亮,行走的路面防滑平整;②一把结实无扶手的椅子;③测评表、笔、秒表、步态带等工具;④提前告知患者穿舒适的鞋子和轻便的衣服,测评前要先将整个流程告知患者,测试时尽可能紧跟患者,以便提供必需的支持。

评估注意事项:①始终站在患者的身边,准备好随时帮助患者稳定身体,防止跌倒,一旦患者跌倒,应及时扶住他并帮助他坐在椅子上;②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使用步态带;③每个项目测评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步行辅助器。

三、老年跌倒风险评估

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跌倒干预的前提是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常用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如下:

(一)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该量表包括近3个月有无跌倒史、超过一个医学诊断、接受药物治疗、使用助行器具、步态和认知状态6个条目的评分,总分12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越高。跌倒风险评定标准:<25分为低度风险,25~45分为中度风险,>45分为高度风险。评估过程简单,完成该量表耗时2~3分钟,应用广泛。

评估注意事项:①询问跌倒史时,患者不愿叙述,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下降、精神障碍者,应询问与患者长期一起生活的家属或照护者;②询问现病史和既往史时,可按照老年常见系统疾病询问,或通过查阅患者病案,了解疾病和服药史;③行走辅具的使用,可通过观察和询问结合的方式了解。

(二)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all risk assessment tool,FRA)包括对运动、跌倒史、精神不稳定状态、自控能力、感觉障碍、睡眠状况、用药史和相关病史8个方面35个条目的评估,每个条目得分为0~3分,总分53分。分数越高,表示跌倒的风险越大。结果评定标准:1~2分为低危,3~9分为中危,10分及以上为高危。完成该量表耗时10~15分钟。

四、衰弱评估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衰弱(frailty)是指“一种多因多果的医疗综合征,其特点是力量、耐受性减弱,生理功能下降,个体易损性增加,逐渐发展为依赖性增加和/或死亡”,该定义由2013年Morley JE等学者提出。

1.衰弱的基本特征

在近期的综述文献中,有专家指出衰弱不是一个综合征,而是老年人很难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易损状态;将衰弱看成一种多维储备功能衰退积累的危险状态,能够用数量衡量。衰弱老年人存在多种功能异常,功能异常越多,他们衰弱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越大。根据这个定义,衰弱是由多个系统功能衰退引起,这使机体对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如代谢、呼吸、炎症)(包括基因诱导)的损伤修复能力减弱。衰弱、多病共存和失能常在老年人群中共存并相互作用。多病共存可促进衰弱进展,衰弱也可影响多病共存,衰弱和多病共存均可导致失能,同时失能又可进一步加重衰弱和多病共存。研究发现,老年人一旦出现失能和多病共存,则很难预防或逆转衰弱。因此,衰弱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衰弱、失能和改善多病共存状态有重要意义。

2.衰弱主流的理论模型

衰弱并不是全或无的关系,衰弱的等级是有差别的。目前有两种主流的理论模型量化衰弱,即衰弱表型理论和累积健康缺陷理论,分别产生了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和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这两种主要评估工具。

(1)衰弱表型:

根据5种明确的指标进行评估:非意愿的体重减轻、疲惫、行走速度减慢、肌无力和久坐行为。表型分为三个连续时期,即健康(无上述指标)、衰弱前期(1~2项指标)和衰弱期(存在3个或以上指标)。衰弱表型主要通过探索老年人身体情况来获取不良结局的总体风险。从症状和体征上看,创建了临床前期危险性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筛选需要CGA的个体。

(2)衰弱指数:

是用一种数学的方法来检测增龄的功能衰退累积,是个体所经历的功能衰退(如体征、症状、疾病、失能)的数量和所知晓的功能衰退总数的比值(如:某人有20种功能衰退,除功能衰退总数40,衰弱指数为20/40=0.5)。衰弱指数是连续的(范围从0到1),评分越高,越有可能发展为不良健康结局。目前变量的数量无统一标准,实际应用中通常为30~70个。随着电子健康档案在高收入国家初级保健机构中的广泛应用,由电子健康档案等自动生成的电子衰弱指数(EFI)可用来识别衰弱患者。

国际老年营养学会提出FRAIL量表包括5项:①疲劳感;②耐力减退,上一层楼梯即感困难;③自由活动度下降,不能行走1个街区;④多病共存,≥5个;⑤体重下降,1年内体重下降>5.0%。这种评估方法较为简易,可能更适合进行快速临床评估。

五、肌少症评估

肌少症的定义为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肌少症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推荐社区医疗机构对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使用“筛查—评估—诊断—干预”的肌少症诊疗流程。对小腿围减小(男性<34cm、女性<33cm)的老年人群进行肌肉力量、躯体功能及肌肉量的进一步评估。评估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指标为上肢握力;膝关节屈伸力量是评估下肢肌肉力量最精确的方法,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下肢肌肉力量评估简便的替代方法。步速是评估躯体功能最简便的方式,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更全面综合评估躯体功能。四肢骨骼肌肉量是测量肌肉量的关键指标,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是测量的金标准,生物电阻抗分析(BIA)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若四肢骨骼肌肉量(ASM)减少(BIA:男性<7.0kg/m2,女性<5.7kg/m2;DXA:男性ASM<7.0kg/m2,女性ASM<5.4kg/m2),同时肌肉力量降低(最大握力:男性<28kg,女性<18kg),或躯体功能下降(5次起坐试验时间≥12秒,6m步速<1.0m/s),即可诊断为肌少症。

六、视力与听力障碍评估

视力障碍评估:可使用斯内伦(Snellen)视力表,也可用简便筛检方法检查,要求受试者阅读床边的报纸标题和文字,进行简单的初评;建议询问视力障碍病史,评估双眼视力障碍情况,询问有无配镜史;在CGA中只是初筛有无视力障碍,评估是否会增加跌倒等老年综合征发生的风险;需要明确引起视力障碍的疾病时,可进一步专科诊治。

听力障碍评估:检查前排除耳垢阻塞或中耳炎;用听力简易评估法;建议询问听力障碍病史,评估双耳听力障碍情况,询问有无佩戴助听器;需要明确引起听力障碍的病因时,可进一步专科诊治。

七、口腔问题与吞咽功能评估

口腔问题评估:检查患者牙齿脱落、义齿的情况;检查缺牙情况,评估义齿佩戴的舒适性;评估是否影响进食;口腔问题评估重点在于是否影响进食、情绪、营养摄入等;若需要明确口腔疾病状况,建议口腔科进一步诊治。

吞咽功能评估:对于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非常重要,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洼田饮水试验、医疗床旁吞咽评估量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