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藏粮于地”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
- 汪希成 谢小蓉 范丹 胥镤 谢冬梅等
- 742字
- 2025-06-26 18:06:52
第一章 “藏粮于地”战略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内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气候变化无常、地区冲突加剧、粮食武器化金融化趋势明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粮食安全是一个由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粮食进出口、粮食应急保障等环节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粮食流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粮食进出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粮食应急保障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气候变化无常、地区冲突加剧、粮食武器化金融化趋势明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粮食安全是一个由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粮食进出口、粮食应急保障等环节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粮食流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粮食进出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粮食应急保障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