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限定

从京郊别院里出来时,于波看了眼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于波是一个人独居,没有人会过问他夜不归宿。他站在空地上吹了一会风,夜晚的冷风能帮他清醒一点。

于波裹着大衣蹲在地上,他注意到地上有一些剩下的烟头,可能是刚才的医生们留下的。他没有抽烟的习惯,但这时候他突然想喝点酒了。有时候,单凭人的精神,不足以扛过很多东西。

于波告诉负责护送他的协警,把他送回学校就可以。他打算在教职工宿舍度过今晚。如果今晚将会发生些什么的话,学校里是能最快得到救助的地方。但今晚能发生什么事呢?跟往常任何一个夜晚相比,今晚究竟能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呢?

协警按照嘱托,把于波送到京州大学门口。前后仅仅离开几个小时,于波就感觉这里有种说不出的陌生。在走进门的时候,他看到门厅最前面种了一颗银杏,他以前从来没注意过那里种了一颗树。

这里是他每天上班地方,他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熟悉。或许,人没有想象中得了解这个世界。于波突然意识到,刚才横生的未知事件,让他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他立刻摇摇头,有这种念头这是很可怕的。

于波回到职工楼宿舍,在门口惊醒了宿管张姐,于波借口说是家里门锁坏了,要在学院宿舍住一晚。张姐热心地递给他一壶热水,叮嘱他已经很晚了,要早点歇息,两个人简单道了晚安。

这简单的对话,让于波重新感到了踏实,眼前琐碎的生活,才是正常运行的世界。他突然觉得,或许刚才经历的事情,只是一场缥缈的幻想。想到这里,于波连忙打电话给一个医院产科的朋友,对方尽管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帮他重新确认了:自7月16日起,他们医院里确实没有新的孕检登记。

于波失神地挂断电话,他很快认清了现实:这寻常的生活,很快就要终结了。而很多人还在睡梦里,丝毫没有察觉。

于波关上宿舍室的灯,才注意到对面宿舍的灯还亮着,那是郝方平的房间。反正一时半会也睡不着,于波披了件大衣出去了。他记得郝方平当时的反应,他想找郝方平聊一聊。

郝方平的门半开着,于波顺着门缝往里看,郝方平伏在案桌上,面前摆着一堆凌乱的试管,他趴着一动不动。果然,郝方平从别院回来后,也没有回家,同样回到了学校。于波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郝方平眯着眼,抬头看到于波,然后沉沉地晃了晃脑袋,他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睡过去了。

于波径直走进来,他注意到房间里很混乱,很多废弃的试管没有收拾干净,随意摆放在桌台上,有的甚至滚到了地上。零乱的稿纸扔得到处都是,有的被团成一团,有的上面划着密密麻麻的黑线。于波很快闻到一股怪味,不远处的窗台边,摞着一堆吃剩的餐盒,其中还有明显的酒精味道。

印象中郝方平对居住环境的卫生要求极高,他房间里绝对不能接受有任何异味。于波实在难以想象,他的宿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于波走近了才闻到,刚才的酒味是郝方平身上发出来的,他手边不远处,还有一瓶剩不到一半的酒。

郝方平揽起酒瓶,朝于波晃了晃:“来两口?这些天我要靠这玩意才能睡着。”

于波摇摇头:“我明天还有课。”

郝方平微醺的脸上浮出勉强的笑意:“上课?以后都不用上课了。”

于波隐隐感觉到,一个优秀的人放弃了自律的习惯,说明对他来说,努力已经不重要了。他看着郝方平:“刚才的会诊,我也在。”

郝方平点点头:“噢。”

“你没看到我,我在后排。”

“我看到了。”

“嗯?”于波有些意外。

郝方平快速眨了眨眼睛,显得清醒一些:“那个纪录片就是我上报的,本来今晚我是不用去的,但待在这里也没什么用,还是去听了,结果也还是没什么用。”

于波回想到那段诡异的视频,立刻问:“是你先发现的?

郝方平昂头指了眼墙边的日历,七月十六日那天被画上了个红圈:“大概两周前,我在试管里引导体外受精,结果莫名其妙无法结合在一起。我开始没有太在意,以为是精子活性问题,就换了一组生殖细胞继续实验,结果还是没能成功。连续换了多组之后,我意识到不对劲,然后用显微镜微摄记录下了那段视频。”

“它们完全无法结合吗?”于波难以置信地问。

郝方平扭头指向他前面的试管:“算上刚才这次,从那天开始,我已经重复一百二十三次了。”他凝重地看着于波,实验结果明显写在他脸上——全部无法结合。

于波敏锐地看着郝方平:“中间那层隔离屏障,里面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

郝方平摇摇头:“就是字面意思,什么都没有,空白的。”

于波疑惑地问:“那精子却穿不过去?”

“应该说,除了精子,其他都能穿过去。”

“其他?什么意思?”于波皱着眉头。

“我用其他人体细胞做过实验,比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甚至巨噬细胞,它们可以无障碍接触卵巢。”

“对它们不存在隔离?”

“没错,包括植物细胞以及动物细胞,也都不存在屏障,我甚至注入了猴子的性细胞。”

“结果呢?”

郝主任灌了一口酒:“那是一道只对人类精子存在的屏障。”

“限定的屏障!”于波惊讶地说。尽管不明白生育隔离的存在机制,但竟然能做到精准地限定隔离,这比他预想地更加离奇。

那并不简单只是一堵墙,而是一个对足球百分百防守的守门员。

郝方平继续说:“我把情况上报给学院后,很快国安部门就插手了。”他无奈地垂了一口气,“没想到,我们落后这么多,境外的生物武器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境外?”于波疑惑地问,然后他立刻明白了,郝方平还不知道所有信息,他以为这是境外势力的干预。在第一印象里,人类的敌人永远是其他人类,千百年来的习惯一直是这样。

“军方都参与了,是不是要打仗了?”郝方平接着说。

“打仗?”那敌人是谁呢?于波默默地想着这个问题。

郝方平又闷了一口酒,摇摇头:“算了,跟我没关系了。”他无力地垂着肩膀,身体顺着醉意滑到地上。

京州大学附属医院夜晚的走廊里,经常躺着各种遭不住打击的醉汉,多半是付不起家人医药费的中年男人,眼前的郝教授看起来跟他们没什么两样。郝方平从未这么狼狈过,他的人生路径原本清晰可循,如果没有这场意外,明年他应该就能进入医学院理事会,再往后过几年,副院长也是有机会的。在现在社会的评价体系里,他绝对是一个成功人士。

而现如今,由于横生的未知因素出现,一切都变得不可预计了。

于波突然觉得,未知这两个字是如此可怕,未知意味着安定的秩序不存在了。在不可控的无序里,个人的生活极其脆弱,群体的社会也极其脆弱。在未知中,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认清现实。现在的人类世界就像是立在冰面上的一座城堡,平稳是暂时的假象,冰面的裂痕已经清晰可见,并不断蔓延靠近,但城堡中大部分人还都在沉睡——很快,所有人会在大梦中突然惊醒,瞬间坠落进无底的冰窟里。

到那个时候……于波不敢想下去了。

“还有酒吗?”于波突然问。

郝方平惺忪的脸上地浮出笑容,把酒瓶递了过去:“撑不住了吧。”

于波接过酒瓶,仰头一股脑喝了两口,嗓心传来火辣辣的刺痛,这股热浪压过了身上所有的感觉。

郝方平站起来拍着于波的肩膀,平静地看着他:“小波,给你一个忠告。”

于波擦了擦嘴角:“嗯?”

“囤些粮食。”

“囤粮食?”

“你们这辈人,没有经历过混乱,其实只有一句话:人只要饿不死,总能等到出路。”郝方平露出了一个悲惨的笑容。于波从这个笑容里感觉到,郝主任比他年长的那十年里,是另一个时代的生活经验。

郝方平捂着脑袋,歪歪斜斜地躺倒角落的行军床上,他醉意朦胧地闭着眼睛,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以后没有以后了?这怎么可能呢?以后没有以后了?……”

于波把郝方平安顿好后,他也回到休息室。他疲惫地躺到床上,刚才的酒意涌了上来,他的脸在发热,手指有些麻痹,周围的世界开始旋转,但他的脑袋是清醒的。于波私下里喜欢喝酒,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能让他觉得短暂地脱离现实世界,一切规则与秩序都不存在。

酒精,能让他短暂地杀死自己。所以于波喜欢喝酒。在微醺的醉意之中,于波沉沉地睡去了。一切都等醒来再说吧,他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