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
林羽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脖子。他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密信,纸张在掌心发出轻微的脆响。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姚广孝半边脸庞。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两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不错,南昌。“姚广孝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锤,“宁王府邸所在。“
林羽的后背紧贴着软榻,冷汗已经浸透了里衣。他不过是个连乡试都未参加的秀才,如何能与藩王较劲?可眼前这玄衣和尚的眼神告诉他——这不是玩笑,更不是商量。
“大、大师,“林羽咽了口唾沫,声音发干,“晚生不过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
“你读过《春秋》。“姚广孝突然打断他,目光落在那摞书卷上。
林羽一愣:“是...晚生确实...“
“《春秋》载,郑伯克段于鄢。“姚广孝缓步走到书架前,背对着林羽,“可知其中深意?“
林羽的脑子飞速转动。这是《春秋》开篇著名的典故,讲的是郑庄公如何隐忍多年,最终一举铲除弟弟共叔段的故事。先生讲过,这故事暗含“欲擒故纵“的权谋之道。
“晚生略知一二。“他谨慎地回答,“郑伯表面纵容其弟,实则暗中布局,待其谋反证据确凿,方一举除之。“
姚广孝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善。小友既通《春秋》大义,当知圣上登基三载,为何独留宁王在南昌?“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林羽头上。他当然知道当今圣上登基后对诸王的态度——削藩、改封、收兵权。可唯独宁王朱权,虽然从大宁改封南昌,却仍保留着部分护卫,这在诸王中极为罕见。
“莫非...“林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圣上早有布局?“
姚广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宁王素有野心,当年靖难之役,圣上曾许他'中分天下'。如今圣上登基,他岂能甘心?“
林羽的手开始发抖。他终于明白自己卷入了什么样的漩涡——这是天家兄弟间的权力博弈,是足以让千万人头落地的政治风暴!
“可...为何选我?“林羽艰难地问出最关键的问题,“锦衣卫高手如云,朝中能人众多...“
“正因你是个无名小卒。“姚广孝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锦衣卫已经暴露,朝中眼线太多。而你——“他枯瘦的手指指向林羽,“一个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的穷秀才,连表舅都找不到的外乡人,谁会注意?“
林羽如遭雷击。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他父亲明明只是生意失利,母亲还在杭州老家...
“大师明鉴,“他急忙解释,“家父只是...“
“你父亲林德昌上月十七在杭州城外遇害。“姚广孝面无表情地打断他,“尸首在钱塘江边被发现,身上有十七处刀伤。你母亲闻讯病倒,三日后呕血而亡。“
林羽的世界天旋地转。他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觉得胸口像是被重锤狠狠击中,疼得喘不过气来。父亲...死了?母亲也...?
“不...不可能...“他颤抖着摇头,“家父信中说只是生意失利...“
姚广孝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到林羽面前:“这是杭州知府衙门的验尸格目,你自己看。“
林羽的手指抖得几乎拿不住纸张。上面的字迹模糊又清晰——“林德昌,年四十六,杭州丝绸商...身中十七刀...凶器似为军中制式短刀...“最后是鲜红的官印,刺目得像是血。
“谁...“林羽的眼泪终于滚落,“是谁杀了他?“
姚广孝沉默片刻,缓缓道:“宁王府的侍卫统领,赵无咎。此人擅使双刀,专为宁王处置...碍事之人。“
林羽猛地抬头,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为何?家父只是个商人!“
“你父亲偶然得知宁王府在暗中收购生铁。“姚广孝的声音低沉如闷雷,“生铁乃朝廷管制之物,私购超过百斤即是谋逆。而你父亲发现的,是三千斤。“
三千斤生铁!林羽的瞳孔骤然收缩。这足以打造上千件兵刃,组建一支小型军队!
“所以...“林羽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家父是因为...“
“他本想去报官。“姚广孝叹了口气,“可惜,杭州知府是宁王的姻亲。“
林羽的拳头攥得死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他终于明白了——父亲不是死于劫匪,而是因为发现了宁王谋反的证据!母亲也不是病故,是悲愤交加...
“我要报仇。“他抬起头,眼中是从未有过的决绝,“大师要我做什么?“
姚广孝审视着他,突然问道:“你可会下棋?“
林羽一怔:“略...略通一二。“
“人生如棋。“姚广孝走向窗边,望着外面的暴雨,“宁王以为自己是执棋者,却不知圣上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而你——“他转身直视林羽,“将成为那颗关键的棋子。“
林羽深吸一口气:“请大师明示。“
“锦衣卫百户周淮安——就是被你救下那人——本是宁王府侍卫。“姚广孝缓缓道来,“三年前被咱家暗中收买,成为埋在宁王身边的钉子。上月他传回密报,宁王计划在中秋节起事。“
中秋节?林羽心中一惊。那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
“周淮安冒险带出的这份密信,“姚广孝指了指林羽手中的纸,“详细记录了宁王勾结的将领名单和兵力部署。但最关键的部分——起事的具体时间和联络暗号,被血水浸透了。“
林羽急忙展开密信,果然看到下半截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有几个断断续续的字能辨认:“八月...子时...火起为号...“
“所以需要有人潜入宁王府,“林羽突然明白了,“找到完整的计划?“
姚广孝赞许地点头:“聪明。但锦衣卫已经暴露,咱家的人也被盯上了。需要一个全新的面孔,一个宁王绝对想不到的人。“
“可我如何能进宁王府?“林羽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里戒备森严...“
“下个月初五,宁王四十寿辰。“姚广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广招江南才子入府赋诗助兴。以你的才学,通过初选不难。“
林羽的脑子飞速运转。确实,他虽然功名不高,但诗才在杭州一带小有名气。若能混入贺寿的才子中...
“进去之后呢?“他追问道。
姚广孝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通体碧绿,雕着精美的莲花纹:“找到宁王府的幕僚季明德,将此物给他看。他会告诉你下一步。“
林羽接过玉佩,入手温润,显然是上等和田玉。他小心地收进怀中,又问:“这季明德是...“
“也是咱家的人。“姚广孝淡淡道,“在宁王府潜伏十年了。“
林羽倒吸一口凉气。十年前,当今圣上还是燕王,姚广孝就已经开始在宁王身边布局了?这是何等深远的谋划!
“记住,“姚广孝突然严肃起来,“一旦进入宁王府,你只能相信季明德一人。其他任何人——包括看似忠厚的仆役、楚楚可怜的婢女,都可能是宁王的眼线。“
林羽郑重点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若...若我失败了呢?“
姚广孝沉默片刻,缓缓道:“周淮安被捕后,被宁王的人活活剥皮,却始终没有供出同党。“
林羽的血液瞬间凝固。剥皮...他看向角落里奄奄一息的锦衣卫百户,那人裸露的手腕上果然有可怕的伤痕...
“当然,“姚广孝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你若成功,圣上不会亏待功臣。一个进士功名,一任知府官职,都不是问题。“
恩威并施,林羽心中了然。但他已经别无选择——无论是为父母报仇,还是保全自身性命,这趟南昌之行都势在必行。
“晚生明白了。“他深施一礼,“何时动身?“
“明日一早。“姚广孝拍了拍手,门外立刻走进一名侍卫,“带林公子去更衣休息,准备行装。“
林羽起身时,目光扫过那摞《春秋》,犹豫了一下:“大师,这些书...“
“带上吧。“姚广孝微微一笑,“《春秋》大义,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
林羽抱起书卷,跟着侍卫走向门外。就在他即将踏出门槛时,姚广孝突然又叫住他:“林公子。“
林羽转身:“大师还有何吩咐?“
姚广孝的目光深不可测:“记住,从此刻起,你已是死过一次的人。在南昌,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林羽郑重点头,心中却涌起一阵寒意。他隐约感到,姚广孝话中有话,这趟南昌之行,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万分。
侍卫带他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间精致的厢房。屋内已经备好了热水和新衣。林羽脱下湿透的粗布长衫,发现身上不知何时已经多了几处淤青——那是拖拽周淮安时留下的。
热水冲刷着身体,林羽的思绪却无法平静。短短几个时辰,他的世界天翻地覆。父母双亡,自己从一个为生计发愁的秀才,变成了卷入皇权争斗的密探。而这一切,都始于那场梅雨中的偶遇...
是巧合吗?林羽突然打了个寒战。姚广孝为何会恰好出现在那条巷子附近?周淮安为何偏偏向他求救?这一切,是否早就在那黑衣宰相的算计之中?
换上崭新的绸缎长衫,林羽站在铜镜前,几乎认不出自己。镜中人眼神锐利,面容坚毅,哪里还有半分那个雨中狼狈的书生模样?
“林公子,“侍卫在门外恭敬道,“晚膳已备好,大师请您过去。“
林羽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单纯的读书人林羽了。他是一枚棋子,一枚被放在帝国棋盘最危险位置的棋子。
而棋局的胜负,不仅关系着他的生死,更关系着大明江山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