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四王请命

  • 窃国
  • 一只懒狗
  • 2327字
  • 2024-08-03 19:31:21

这位姐姐发怒,甚至直呼刘玄作为一朝天子的名讳,刘玄也没有生气。

刘玄反复在寂静空旷的长乐宫大殿里踱步,走来走去,紧锁着眉头,一言不发。

风姿绰约,举手投足间尽显皇族气质风范的临江公主刘疑继续说道:“大汉江山将危,百万男儿战死疆场,一千七百二十三大小将领、官吏殉国。为天下生民,云氏七万三千四百八十六位族人全部战死,赵氏嫡长公子头颅被蛮人做成了酒具……为了国家,人人皆愿请命,为什么我们刘家不行呢?”

刘疑眼眶含泪,一字一句诉说着。

“朕没说不行。”

刘玄站住脚步,深邃的眼神望向长乐宫外,仿佛已经远望到了正在千里外向京师疾驰而来的蛮族大军,看到一队士兵死在剽悍的蛮族士兵刀下,看见数不清的百姓在冰天雪地中仓皇逃命,躲避蛮族铁骑,哭声震动原野。

大殿钟声响起,刘玄思绪戛然而止,高大的身形背对着刘仙之、刘道之四人,许久,才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朕会亲赴战场,战至一兵一卒。这样丢了江山,魂归九泉,想必父皇不会责罚与朕……”

刘仙之摇了摇头,叹息道:“刘氏自太祖高皇帝得天下至今,已逾四百年,这江山,我们已经坐得太久了;如今天怒人怨,四海沸腾,只怕不是上天示警刘氏。”

“勉强一试吧,让天下人看看,刘氏皇族不是坐以待毙的贪生怕死之徒。”刘道之拱手劝谏。

“皇上,臣请一试!” 寿王刘宇拱手请命。

晗王刘道之,均王刘仙之、寿王刘宇、临江公主刘疑先后劝谏,四王同时请命。(公主爵比王侯,与封王同级。)

刘玄终于明白,这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不是来说着图自己开心的,是真的决心已定,再难改变。

他决定点头答应,但想起眼前四人各自的身份,又陷入了沉思。

在先帝诸子中,刘道之是天宪帝长子,明华宫庄妃所生。刘仙之是二子,玉芙宫留宜夫人所生。五子刘宇,福阳宫景妃所生,刘疑为第七女,紫微宫华夫人所生。这四王的名字,仅仅只是听一下,就知道是自诩为仙人的疯狂修仙者——天宪帝亲自取的,所以极具辨识度和天宪特色。

这四人无一例外,都是正统血脉,全部符合剑卷之中对殉剑人的要求。

当然,在刘玄还在剑卷里看到,如果由皇后嫡子殉剑,事半功倍。但刘玄这位先帝嫡子已经是君临四海八荒的大汉天子,驾驭着这破败不堪的古老帝国艰难前行,一旦刘玄这位年轻的皇帝突然死了,军心民心立散,本就风雨飘摇的汉廷恐怕真的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刘玄从来没有想过铸剑,即便自己要死,也要死在国门,死在战场。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四个人都非常适合,谁去呢?

虽然临江公主刘疑态度决然,已经将性命置之度外,但刘玄还是开不了这个口,脑海里两个小人正在激烈的争吵。

这不禁使他回想起了往昔的事情,天宪帝晚年的时候,对于修仙事业已经臻至走火入魔,不仅喜怒无常,性情暴虐,而且彻底不理朝政,独自搬到了西苑万福宫居住。什么宰相、皇后、太子,根本不会主动召见,主动去的还会遭到天宪帝的怒火;独独刘疑,每次去请安,都能见到身穿道袍的天宪帝。

那个时候的臣子们,不敢打扰老皇帝的雅兴,所以也慢慢习惯把要紧的政务奏折凑到一起,等刘疑进宫时让这位公主带进去……

可以说,刘疑是最得老皇帝宠爱的子女。

但刘玄对这个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并没有多么深的姐弟感情,因为刘玄从小在椒房殿长大,刘疑则在紫微宫长大。后来先皇骤崩,归于五行,刘玄君临天下。刘疑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如今的皇帝,对自己这些兄弟姐妹颇有猜忌,所以也就很少进宫,整日在府中闭门不出。

这让本身就没有什么感情的姐弟,变得更加疏远,后来两人几乎不见面,也更加剧了这一情况。所以今日四王同时前来的时候,刘玄的第一反应是,是来逼宫的吗?

直到听这几位哥哥姐姐提出要打开历代先帝封禁的剑卷,请铸魔剑卫国的时候,刘玄都隐隐觉得他们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到了现在,刘玄心中仅剩的猜忌嘭然而散;为了祖宗基业,为了天下生民,向来与自己并不亲近的诸位兄长姐姐能摒弃前嫌,毅然慷慨献身,自己一代汉天子又为何不能真心以待?

他正了正心神,然后对刘道之等人道:“大哥,姐姐,你们真的想好了?”

“蛮人逼近京畿,退无可退,别无他法,臣等意已决!”四人齐齐拱手,齐声道。

刘玄点点头,又问道:“铸剑师可有踪迹?”

刘仙之点头“已得江湖炼剑宗师徐夫人书信,愿助朝廷一臂之力!”

“徐夫人?”刘玄口中默念,然后点了点头,无它,只因为此女盛名传遍庙堂江湖。

徐夫人之器具,取之必需百金,且无缘不赠;初,何谋全、聂氏刺客得徐夫人炼之剑,使工以药淬之。刺于卢龙前留后王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当初何谋全能单枪匹马带着聂氏刺客做掉王程,就是凭借此剑,其威力,可想而知。

另外,民间盛传徐夫人通晓大道,往往淬火使剑通灵,顺人心意。

由徐夫人铸剑,可!

刘玄又补充道:“徐夫人一人铸剑,恐时不待,朕意,以铁鹰卫士兵仗房相助,大哥、姐姐以为如何?”

刘道之欠身一拜:“谨遵皇上圣命。”

刘仙之又道:“皇上,徐夫人在信中曾说,要铸成魔剑,发挥出极致威力,当在长乐宫设炉!”

“准!”

“如此,今夜就开始。”刘疑道:“稍后,我会传书告知徐夫人,让她立刻进京。”

之后,铸剑的事宜就在紧密锣鼓中展开了。

刘道之负责全权督办铸剑事宜,铁鹰卫士负责保卫工作,铁鹰卫士兵仗房从旁协助,刘仙之、刘宇、刘疑则负责其他的大小事宜。

长乐宫后殿的杂物装饰全部被撤掉,在后殿中,安置了一个长约一丈宽四尺高六尺的熔炉,炉石燃烧,熊熊烈火,可焚日月。

只是进入后殿,就能感觉到令人窒息的灼热感。

在后面几天,京师又发生了两件不算小的事:一是三朝元老,一代权臣徐太岳于京师宰相府病逝。这位纵横捭阖威震朝野十余年的丞相,这位敢于发动政变捕杀宦官甚至弑后的权相,在弥留之际,已经失去了当初身为一代权臣的风度。

除了前去看望的朝廷百官,作为徐太岳曾经的学生,如今的皇帝——刘玄,在接到消息以后,也决定亲自赶赴徐府,见这位亦师亦敌的丞相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