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见面,格外亲热,何况还是曾经的上司。
“大学士,您回来啦!”小军头语气兴奋,老远就带人迎了上来。
“侥幸逃了一命,回来了。”
何谋全话中带着惆怅,短短一年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如今还能见到这些兵,心里也感慨万分,随后便指着身后的将士,示意这小军头检查。
“大人这是折煞小的了,您就不用检查了,邱老先生在长辛店等您呢!”小军头脸上带着焦急,催促何谋全出发。
何谋全没有犹豫,带着忠义营七千兵马入站,经过小半天跋涉,进入了长辛店镇。长辛店镇再向北十里,就是神京东华门,如此算是真正进入了京师外围。
如在易县所见景象,常新店镇业已全面戒严,到处都是往来的士兵。
随处可见京兆尹、五城兵马司、户部等各部门的官员、衙役和一些小吏,几大部门正联合组织附近各县百姓有序撤进京师避难。
逃亡的百姓拖家带口,驱猪赶牛,看起来显得惊恐而慌乱,没办法,听说吃人肉的蛮兵已经打进了京畿,肯定要早早逃进皇城,躲到天子脚下避难。
不止普通的佃户和自耕农,京师周边各县的乡绅地主豪强,也带着家当在往皇城赶。
宽阔的平原上,全是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准确来说,应该把“如”去掉,因为现在蛮兵真真切切就在三百里之外的通州,随时准备杀来京师!
不过各地勤王兵马的到来,以及何谋全大军抵达的消息,也让京师附近驻防的部队为之精神大振。杨和遇刺身亡后,何谋全暂代五边总督府督师,率军打退了高黄二贼,歼灭流寇近二十万的捷报早已经被八百里加急快马传到京师,附近的部队也有所耳闻,大喜之余,也很惊讶。
这位昔日的逃犯如今以凯旋之态返京,自然引得士气大振,因为朝廷兵马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大胜仗了。
每天传来的消息都是,哪里又民变了,某某又战败了……
户部湟水北州清吏司主事、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左侍郎邱秉真拖着老迈的身躯,率领部分朝官及下属部僚,早早赶到了常新店,代表朝廷及天子迎接何谋全凯旋归来。
老远看着何谋全麾下这七千多虎视眈眈、凶狠残暴的骄兵悍将秩序井然的开进常新店小镇,邱秉真的心情除了开心,也有一丝复杂的意味。
倒徐失败后,徐太岳在宫中大开杀戒,刘玄自感失势,决意派人出去联络勤王兵马,但反复考虑仍没有决断好人选。
于是他向刘玄进言,韩令孜阴狠,戾气太盛,难以号令正道之师;陈长廷铁鹰卫士出身,仇敌遍布天下;至于其他的人,虽有才能,但不算大才,难成大事,唯独何谋全身份干净,文武全才,可成大事。
刘玄本就有意,加上他这番进言,终于确定了西出的领头人选,至此也才有了后面何谋全一路西逃的故事。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位以文才闻名京畿的少年郎摇身一变成了可以改变大势的人物。
挥手平定西州孟关数千乱兵哗变,长安战役罗家沟战斗中与鞑子力战一夜,杀敌上万,在晋阳一番策划,先斩后奏杀死晋阳副总兵万成策、五边总督杨和。
武定会战亲自率兵征讨,于勉县击溃贼王高迎风之子高成,杀敌三万有余。于三屯窄大败高信一,杀死近五万,重伤贼将高信一本人,斩杀流寇头目龙可、黑心虎等人。于前原卫大败高进,歼灭流寇主力十余万。
恶狼岭战斗,击溃高迎风大军,重伤高迎风本人,引发流寇内乱。
短短十余天,就将已成死局的武定起死回生。
现在在这个少年郎麾下,有数千武功高强、残暴凶狠,经过千锤百炼的强兵,有武定节度使洪承武、副使左光先的支持,有晋阳诸营统兵官的效忠,甚至连宣武云氏嫡女这等高贵人物都对他死心塌地。
更离谱的是,连他仇人的女儿都对他心有所属!
周延益小女周沐沐奉父命去晋阳诛杀何谋全,晋阳城下一战,周沐沐大败何谋全,本可以将其斩杀,但不知何故却没有动手,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谈起了往事。
人没杀成,倒跟何谋全郎情妾意了起来,听说周沐沐都已经不回周延益身边了,跟何谋全已经有了夫妻之实……
这少年郎现在交好五边各路将领,京师禁军中颇多猛将也与其有旧,不仅手握忠义营这等强兵,还得了云氏嫡女、周家小女这等武功登峰造极的高手的心。
百姓视他为救星,军卒把他当做战神,江湖上将他比作窃国大盗、朝廷屠刀。
福者?祸者?
邱秉真心情复杂,但也谈不上后悔,只是默默想到,如果当初没有自己那番进言,如今的他会是什么样子?大汉社稷又是什么样子?
呵呵,世人都说朝廷气数将尽,但围三缺一,总有一线生机,或许这小子就是“气数”、“变数”,也许朝廷的走向会在未来系在这小子手里。
话说回来,现在皇上都信他,自己又在这杞人忧天作甚呢?
退一步说,何谋全现在也算刚刚起家,初显本事而已,虽然有些手段,但还远远没到不可制的地步,如果真让老夫发现其有什么异心,哼哼。
但凡只要有一点苗头,老夫也会果断动手,绝不会放任你行窃国之事,更不会允许你做一个妄图噬主的贼人!
就在邱秉真胡思乱想走神之际,前方不远处缓缓走来三匹健马,马背之上也正是风尘仆仆的何谋全、陈长廷、韩令孜三人。
“邱侍郎,好久不见啊!您老可安好?”何谋全老远就冲着邱秉真拱手。
“来了?”邱秉真回过神来,细看了一眼,正是何谋全,急忙回道:“老夫奉皇上之命,在此迎接你凯旋呐!”
何谋全拍着马快步赶到,而后翻身下马,走到邱秉真跟前拱手行礼:“何某何德何能,竟劳邱老先生亲迎?实在是罪过,小子这番赔礼了!”
“呵呵……”邱秉真淡淡一笑,乐呵呵道:“你这小子,说哪里话?你在五边大破高迎风,为朝廷立下了旷世功勋,便是皇上不说,老夫也得来看看呐。”
何谋全风轻云淡,“赖将士用命,谋全不敢居功。”
“邱老先生,久违了。”两人说话末了,陈长廷也走到近前,朝邱秉真拱手行礼问好。
陈长廷地位虽是刘玄心腹、铁鹰卫士指挥使,但对邱秉真这位帝师还是充满了敬意。
邱秉真富有才华,文武双全,是个出将入相的大才,虽是一介文人,早年却也多次领兵出征,后来秦贯弄权,他对朝局失望,便回了乡里修书讲学。直到前年,才被天宪帝启用,征为吏部侍郎、东宫舍人,教导刘玄治国理政。
刘玄即位后,又加封了他,至现在,邱秉真可以说是刘玄在朝中最信任的大臣。
陈长廷安能不敬?
“陈使……”邱秉真回了一礼,算是和陈长廷打了招呼,然后目光又看向了韩令孜,苦涩道:“韩貂寺,你也老了不少啊。”
韩令孜满是皱纹的脸抽了抽,嘴角扬了扬,“咱家老了,不中用了,只盼着能为皇上多做些事。”
“邱侍郎,近来可好?”
“不好哦。”邱秉真指了指自己的头发,笑道:“我现在腿脚痛,行走不便,也命不久矣了,不像你们这些习武之人刚强。”
匆匆聊了几句,和三人叙了叙旧,邱秉真从怀里掏出圣旨,朝何谋全道:“皇上有旨,先接旨吧。”
何谋全整理衣冠,然后下跪,面色严肃道:“臣何谋全接旨。”
“奉天承运大皇帝,制曰:“武英殿大学士、钦差西州、五边行走办事大臣何谋全,忠良克谨,神武善战,为朝廷出生入死,舍生忘命,是为朝纲百官楷模。今于五边大破高迎风,剿灭流寇二十万,又立新勋,故加其为太子少保,授一品灵州侯,赐金千两,银万两,绸缎五百匹,另赏侯府一座。特宣此旨,以示朕心!”
何谋全一字一句听完,叩首谢恩:“臣何谋全谢吾皇隆恩,恭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品灵州侯,有封地,有爵位,妥妥的封侯之赏,没有半点水分。太子太保虽然是名誉官职,但想拿到,也是很难的。
这也意味着从现在起,他也是朝廷重臣了,是可以在大朝会上发言的。
邱秉真将这份圣旨交给何谋全后,又问道:“云氏后人何在?”
何谋全不明所以,“哪个云氏后人?”
邱秉真想都没想,“还能有谁?嫡女—懿。”
“您老稍候,我且去叫她。”何谋全收好圣旨,朝云懿寻了去。
镇子不大,云懿又很显眼,走了不远就看到了她,何谋全急忙走上去,拉着她的手就走,“跟我走。”
云懿被他拉着往前走,不知道要做什么,便问道:“去哪儿?”
“邱侍郎要见你,想必是皇上有旨意。”
……
两人很快赶到,饶是见了无数郎才貌女的邱秉真,见到云懿的第一眼,也不禁连连称赞。
“好啊,好,好!”邱秉真大笑,老迈的脸上堆满了快意与笑容,自顾自道:“这气度,这长相,果然是云王后人!苍天有眼呐,竟能让朝廷找到云王后人……”
邱秉真感慨万分,眼眶含泪。
“老先生,这……”云懿不知何故,又见邱秉真手舞足蹈,又笑又哭,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
邱秉真高兴了好一阵,情绪才缓和下来,他收了收心,又从怀里掏出圣旨,对云懿道:“懿,皇上有旨,请接旨。”
云懿犹豫了一会儿,打理了衣冠头发,跪地接旨。
因为按大汉太祖皇帝遗制,九门阀嫡传后人的地位是与皇太子一个级别的。两百年前,武帝削阀,九王只剩四王。
这四王就包括云家,可以说,四大门阀是为朝廷流了很多血的,燕云赵氏的大公子与蛮人作战,战死沙场,头颅都被蛮人做成了酒具。
宣武云氏镇压各路反军,与黄温等流寇作战,二十万余私兵丧失殆尽,族中数万男丁血染沙场,到了天宪年,更是被黄贼屠了满门。
云氏上下,不论男女老少,可谓满门忠烈。
“奉天承运大皇帝,制曰,四百年前,天下大乱,太祖高皇帝八百骑起兵,云氏先祖云真率部数万响应,鏖战十余年,方有今日四百年大汉。黄贼作乱,云州、徽州民变四起,云氏更是为朝廷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悲哉,哀哉?
云氏覆灭,朕苦寻后裔云氏无果,痛断肝肠!今闻云氏嫡女懿者尚且在世,朕心甚悦,可谓上天有心!朕又闻云氏懿者征战五边,攻城夺寨,万军之中取贼将首级,威震五边,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此忠肝义胆,不禁使朕泪目。
故今授云氏嫡女懿者一品通州侯,赐千金万银,绸缎一千匹,侯府一座,另诏令其择日进宫见朕。
有旨一封,以示朕怀,钦此。”
“臣云懿叩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