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西市问粮
- 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 学之涯
- 2052字
- 2025-04-23 09:40:04
那老者正蹲在地上双手紧攥着着破旧的麻袋,而两眼却是眼巴巴的盯着前方。
他闻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之色,概因刘协身旁的几人皆是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但瞧着刘协只是一少年,而且气质不凡、态度温和,一丝好感涌上了心头。
他缓缓起身咧开嘴,露出两排已经所剩无几的黄牙。“这位公子……您……您有何贵干?”
刘协呵呵一笑:“老丈,是这样的,我看这粮价竟是一斗三百钱,实在是高的惊人了,可为何还有如此多的人争相购粮?”
老者闻言一愣,上下打量着刘协华贵的衣着,让一旁的穆顺和王越顿时如临大敌。
不多时,老者才迟疑的问道:“公子,恕老汉冒昧,您是哪个大族家的公子吧?”
刘协神色微怔,疑惑的问道:“老丈,您这话是何意?”
老者苦笑的摇摇头:“大族之人生来富贵,怎知我们这些底层小民的不易!”
他顿了顿,叹道:“自打黄巾贼闹事起,粮价就从没低过。去年大旱时,一石米更是要上数十万钱!”
转而,他又露出了一抹喜意:“而今,所幸天子仁德,短短数日就从几天前的数千钱降为三百钱一斗。”
他说着,再次眼巴巴的望向粮铺方向:“我们这些小民,现在不趁机多囤些,万一再涨上去,那可是要饿死人的!”
刘协听后心中恍然,他知道自黄巾之乱后,各种天灾人祸频繁发生,粮价上涨也是应有之事,可是一斗三百钱,他觉得还是有些贵了。
老者的话没有解决刘协心中的疑惑,在向老者到谢之后,他来到了粮铺前。
粮铺掌柜是个满脸油光的中年男子,见刘协驻足观望,立刻堆起笑脸上前:“这位公子,可是要买粮?咱家的粟米可是上好的河东新米,煮出来香软可口!”
刘协瞧了瞧掌柜,随后指着悬挂着的木牌,故作犹豫:“买粮?也不是不可,只是你这价钱……未免太高了些。”
掌柜听后,面上的笑容却是不减:“公子有所不知,这一斗三百钱已经是这几年的最低价了。”
“哦!”刘协应了一声,随后又指着后面排成长队的购粮者:“这么多人急着购粮,你们会不会因此涨价?”
掌柜的闻听,当即是吓了一跳,连连摆手苦笑:“公子您可别这么说,自前段时间朝廷收盐铁为官营后,大力打压粮价、平稳物价,价格怎么会再涨!况且……”
说到这,那掌柜的左右看了一眼,又小心翼翼的凑前说道:“自打平准令卫觊上任,三天两头派人暗访,逮着涨价的就往廷狱送,谁还敢啊!”
“原来是这样!”刘协轻轻点头,稍后笑着追问:“那掌柜的可知如今盐价如何?”
“盐价?”见刘协没有买粮的意愿,掌柜顿时收起了笑容,随意一指对面的盐铺,不耐的说道:“公子您看,上好的解盐,一斗也是三百钱!但若是粗盐之类,那也要二百钱!”
说完之后,掌柜甩了一下衣袖,再也不理刘协,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穆顺见状,当即气的就要发飙,却被刘协及时拦住。跟一粮铺的掌柜计较,那太有失他的身份。
“公仁,你怎么看?”刘协已经了解了粮盐物价仍然高昂的大概原因,可他又隐隐觉得并未触及到根本。
董昭听了半晌,也是一知半解,随后面露惭愧的躬身说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解惑!”
“话不可这么说!”刘协和煦的笑了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此非公仁强项,切莫如此!”
稍后,他抬头瞧了一下天色,吩咐穆顺:“先回宫吧,另外传召大司农王邑和平准令卫觊养心殿觐见!”
“唯!”穆顺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天子私访西市,一路上他都是提心吊胆,好在天子终于愿回宫了。
………
在回宫的路上,刘协虽然左右观看,但却一直沉默不语。杨修几次想开口,都被伏德用眼神制止。
回到养心殿,他简单用了一些膳食,便吩咐穆顺找来近年来安邑的物价记录。
可他看了一遍之后,却是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只是觉得物价高的离谱。
很快,得到宣诏的大司农王邑和平准令卫觊匆匆来到了养心殿。
“臣大司农王邑,拜见陛下!”
“臣平准令卫觊,拜见陛下!”
二人眼见天子刘协正专心看着案牍,小心的对视一眼后行礼拜道。
二人已经知晓了天子私访西市的事情,而且天子刚刚回宫就把他们宣了过来,那定是发现了什么事情。
二人心头惴惴,有些局促不安。二人都是刚入朝不久,而且天子虽然年少,但却是英明睿智。
片刻后,刘协放下手中的案牍,轻揉了一下太阳穴。稍后抬眼看着二人,笑道:“都起来吧!”
待王邑和卫觊起身后,他继续说道:“自朝廷实行盐铁官营以来,你们二人出力甚多,也是功不可没,朕心中自知!”
“陛下过誉了!此是陛下英明,臣等不过是奉诏行事!”王邑斟酌了一下语言回道。
刘协笑着轻轻摇头:“好了,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你们以后勿要再如此!”
“臣知错了!”王邑心头一紧,连忙躬身一拜。
“不过……”刘协话锋一转,“朕此次突然召你们来,确是有些事情要向你们了解!”
经过刚才的小插曲,王邑心里稍微轻松,但还是谨慎的答道:“请陛下示下,臣若知晓,定不敢欺瞒!”
刘协无声的笑了笑:“你们无需紧张,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想必现在你们也知道与什么有关了!”
他脸色变得严肃:“朕今日私访西市,却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经过连番整治,可粮盐物价仍是一斗高达数百钱。
此外,朕也知道,为了控制粮盐物价,朝廷投入不少粮盐进入市面。但今日朕发现,却没有达到朕的希望!”
说到这,他目光灼灼的盯着王邑和卫觊:“对此,你们有谁可为朕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