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 学之涯
- 2270字
- 2025-04-24 09:10:57
王邑与卫觊垂首立于殿中。
“陛下!”王邑斟酌着开口,“近年来战乱频繁,各地粮产锐减,加上商贾囤积居奇,粮价确实难以回落。”
卫觊接着补充道:“臣为平准令严查哄抬物价,如今粮、盐一斗均三百钱,已是近年最低!若是再强行压价,只怕商铺无利可图......”
话到此处便戛然而止,但言外之意已然明了。
商贾无利可图,那就没有必要开铺的必要,一旦商铺关闭,更会引起价格反弹,更不利于民生和社稷稳定。
“这个朕是知晓!”刘协略一沉思,随即仍是不解的问道:“可朝廷放粮入市,难道就没有一点收获?”
王邑回道:“也不能说没有收获,起码对稳定物价是有极大的帮助。”
稍后,他苦笑一声:“只是陛下有所不知,朝廷曾经筹造的五铢钱如今已经贬值,市面的粮盐物资虽然暂时充裕,但也是难以撼动物价!”
“哦?”刘协眸光一闪,心中若有所思,抬手示意:“王卿详细道来。”
王邑整理了一下思绪,娓娓说道:“当年董卓为搜刮民财,滥铸劣质小钱取代五铢钱。
这些钱币粗制滥造,导致良币被囤积,劣币充斥市面,最终导致物价飞涨......”说着向卫觊使了个眼色。
卫觊会意,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双手奉上:“陛下请看,这便是董卓所铸小钱。”
侍立一旁的穆顺连忙接过,呈到御前。
刘协拈起,就觉得甚轻,再细细一瞧,发现这枚小钱竟没有轮廓和铭文。
他皱着眉说道:“据朕所知,所谓‘五铢钱’,那就是重量有五铢。可这枚小钱……”
“陛下明鉴!”卫觊恭维了一句,随后说道:“真正的五铢钱所含之铜是足量的,可小钱却是掺杂着大量铁、铅之类,重量不足一铢。所以五铢钱与小钱极易分辨!”
刘协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小钱:“王卿,你且继续说!”
“此外,各地诸侯私筹钱币,更使币值不一、体系混乱,加剧了五铢钱贬值。”
王邑说完,却见卫觊欲言又止。
刘协见状,轻抬一下手:“卫卿有话但说无妨。”
“谢陛下!”卫觊转而说道:“陛下,大司农所言皆是在理,但臣有不同意见!”
王邑微愣,诧异的瞥了一眼卫觊,但也没有什么其它反应。
刘协淡淡笑了笑:“既然有不同见解,那就说出来。朕不论谁对谁错,只希望能广开谏议!”
“陛下英明!”卫觊恭维了一句,随即禀道:“臣以为,自黄巾之乱以来,诸侯割据、战事频频,致使人口锐减、农田荒废。
而且,商路受阻,钱币流通不畅,这才是物价飞涨的根本原因所在!”
刘协听后,一时默然不语。卫觊所说的,他当然都知道,而且王邑之前也有提过。“那你说,朝廷应该怎么办?”
卫觊沉默片刻,稍后回道:“臣以为唯有朝廷振作、天下大势归汉,这些才能得以一一解决!”
说白了,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缓缓图谋。
刘协想了想,随后轻笑道:“你说的对,朕有些着急了!”
话锋一转,他语气变得严厉:“但朕现在有言在先,你们务必严控物价,若有人趁机囤粮意图不轨,无论是谁,决不可轻饶!”
王邑和卫觊闻听,连忙低头称是。
刘协见状,神色稍缓:“不过,现下朝廷既在安邑立足,应当筹造新的五铢钱。朕知道,对于眼下的朝廷来说,这并非易事,但却要早做准备!”
“臣明白!”王邑躬身拜道。
稍后,王邑和卫觊正要请辞离去,刘协却忽然问道:“朕在西市时,发现不少百姓争购粮盐,朕担心若是持续下去……”
“陛下宽心!”卫觊笑道,“物价突然降至最低,百姓自是要多囤些物资!待时日一长,百姓自会习以为常,就不会再做出争购囤粮之举了!”
“嗯!你说的没错!”刘协心情舒畅的笑了,“好了,你们先回吧!”
稍后,王邑和卫觊拜谢离去。
待二人走后,刘协看着御案上的劣质小钱,深深的长舒一口气。
治国不易,汉室中兴更是困难重重。大汉积病已久,要想彻底祛除,任重而道远!
可是……他怎会轻易屈服!
“陛下,校事郎史阿求见!”黄门令忽然走进殿内禀报。
“史阿?”刘协微微一怔,随即吩咐道:“宣他进来!”
不多时,史阿疾步入殿,恭敬的行了拜礼。
“起来吧!”刘协淡淡一笑,“你此时来见朕,想必是有要事,说说吧。”
可史阿却是面色凝重,起身后禀道:“陛下,白波军军帅胡才潜入安邑了!”
“胡才?”刘协的脸色渐渐严肃下来。
“在茅津渡时,护羌校尉高硕曾言,胡才在临河堡外逃脱后归降了西凉军,没想到他竟来了安邑,看来是来者不善啊!你且继续说!”
史阿面露犹豫,可迟疑了片刻还是回道:“而且……而且胡才去安集将军府,与董将军在密室内谈了许久!”
“哼!”刘协忍不住冷哼一声,眼中更是寒光乍现,“那你可探得他们说了些什么?”
“这个……臣的人无法靠近,未能探得他们的谈话!”
“算了!”刘协轻挥了一下衣袖,“既然探不了什么那就不要轻举妄动,但要继续加强监视,看看胡才都会跟任何人接触!”
说到这,刘协露出了一抹冷笑:“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朕还是太仁慈了!”
“你去吧!”刘协吩咐史阿,“切莫打草惊蛇,要是有什么事及时报朕!”
“臣领旨!”史阿躬身一礼,恭敬的退出养心殿。
殿外廊下,史阿才直起身子。只是此时他心中有些感慨,他不再为天子要监视朝臣而不满,而是觉得天子果有先见之明。
忽然,他看见卫尉王越正朝这边巡查。
“老师!”史阿连忙迎上前去行了拜礼。
王越停下脚步,打量着已经略显成熟的史阿,满意的点点头。“陛下安排的差事,做的可否顺当?”
“老师……”
“好了!”史阿还未说,王越就已经抬手打断了他,随后自嘲的笑道:“你所做的乃是秘密之事,没有陛下的允许,外人是不能知道的!老夫僭越了!不过……”
他面色一肃,语气严厉的警告:“你且记住,你所做的既能给你带来极大的权势,但也能招来巨大的危险。
你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要恪守本分,切莫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史阿闻听心头一凛,忙躬身拜道:“老师教诲,徒儿受教了!”
“行了,你且去吧,莫耽误了陛下的大事!”王越突然笑了起来,精神抖擞的继续巡视他处。